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

专题02 声现象(原卷版)

专题02 声现象1.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评价目标和评价水平标准要求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规律总结1: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注意:是发声停止,不是声音停止——两者有区别)。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称为声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3.声速。

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种类有关。

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注意:人耳能辨别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0.1S 或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规律总结2:了解声音的三特性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影响音调的因素有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频率: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赫兹,符号HZ。

(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低;(3)短而细的弦,发声的音调高;(4)绷紧的弦,发声的音调高;(5)一般来说,女士的音调高于男士的音调;小孩的音调高于成人的音调。

“这首歌太高,我唱不上去”、“她是唱女高音的”、“脆如银铃”都是描述音调的。

注意:超声波与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20-20000Hz。

大象可以用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发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影响响度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与听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距发声体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越小。

“震耳欲聋”、“低声细语”、“声如洪钟”、“引吭高歌”、“不敢高声语、都是描述响度的。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

影响银色的因素有: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相同。

“闻其声,知其人”、“悦耳动听”描述的是音色。

用音色可以辨别发声的物体是什么,辨别物体是否损坏。

规律总结3:能举例说明声音有哪些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比如:回声测距,B超,听音乐。

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了解并记住):(1)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2)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3)医生用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肺的工作状况;(4)医生用B超为孕妇作常规检查;(5)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6)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7)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和鱼群位置。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比如:超声波除结石,超声波清洁牙齿。

实例(了解并记住):(1)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出去人体内的结石。

3.超声波的应用。

(1)由于超声波定向性好,传播距离远。

声呐就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2)由于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B超就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3)由于超声波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测速器就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规律总结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等级。

0dB是指刚刚引起人的听觉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的响度不能超过90dB。

人们以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2.噪声的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和学习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3)控制噪声的途径有:a.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控制.b.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接收处控制.【例题1】(2018•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题2】(2019山西)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只能传递超声波。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例题3】(2018福建)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

甲乙相比( )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 频率/Hz甲70 1100乙110 700A.乙音调较高B.甲响度较大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动幅度较大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动次数较少【例题4】(2019湖南湘潭)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

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例题5】(2018牡丹江)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有的反映出了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

其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甲乙丙丁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纳.B.家用声波清洗机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C.把脉(切脉)——利用声音音色诊病的最早的例子.D.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例题6】(2019湖南省邵阳)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例题7】(2018•山东枣庄)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减小噪声污染B.减小大气污染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例题8】(2019四川南充)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019年题组】一、填空题1.(2019四川自贡)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

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2.(2019湖南株洲)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3.(2019四川泸州)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小轿车倒车雷达的探头是利用______传感器工作的(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

二、选择题4.(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B.“教学楼内请轻声慢行”,其中“轻声”是指声音的音调C.倒车雷达利用了次声波传递信息D.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5.(2019四川自贡)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这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A.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响度大小D.乐音三要素6.(2019山东枣庄)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通过声音的音调可辨别乐器的种类。

D.考场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阻断噪声传播。

三、实验题7.(2019云南)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1)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丘乓球也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2)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3)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有关。

8.(2019湖北荆州)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编号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1 1.50 21312 31.00 2.00 12843 48.50 2.50 656(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cm.(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能/不能);理由:.(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实验方案:;判断方法:.四、综合计算题9.(2019苏州)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求海水深度。

【2018年题组】一、填空题1.(2018海南)中考前夕,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减弱噪声的。

调小音量也减小了声音的。

2.(2018•济宁)同学们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有下面两种看法,请根据你的知识,对每种看法作出评论。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评论:。

(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评论:。

二、选择题3.(2018江西)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减弱。

则()A.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该实验也能说明真空能传声。

D.根据这个实验,用理想推理法可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4.(2018湖北武汉)如图,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A.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2018天津)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6.(2018•济宁)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7.(2018南宁)小华在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两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