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的目地:
(一):将团体心理辅导和班集体建设结合起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创造良好
的人际关系;
(二):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
(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同学关系;
(四):促进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同步和谐发展。
三、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理论研究基础薄弱是我国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而和谐本季文化建设更是没有完整的文献和资料
反映。
2、对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因素有了初步认识,因此形成了对班级和谐文化建设的原则,意识到了班主任
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
在提出对班级文化进行整体设计的同时,又认识到了在具体操作中选择突
破口的重要意义。
开始主意将各层次的班级文化要素构建与班级的育人目标相结合。
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
整体思路:
整体研究,全员参与。
在具体研究中,从常规管理入手,关注细节,注意引领将班级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互相促进、家校联合、师生共建。
主要观点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倡导和谐社会,并且要发展成世界地区性和谐,这个大背景是很有
创新意义的;是世界和平新理念的延伸和深入,我们学校已经步入和谐校园的行列,教师更需紧随时代步
伐,同过班级文化建设再次走出自己的创新之路。
课题研究将教师和学生、家庭和学校、教学和班级文化建设、学校和社会文化建设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
体系。
使研究有根可探、有本可循、有源可依。
让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每一名教师都参与到和谐班
级文化建设的创新。
通过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初步建立一个适合农村学校创建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之有
效的操作体系。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因为本课题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过程。
它注重行动上研究的观察,做好学生在班级中,以及班
级在校园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在行动中注重反思,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数据资料的收集、统计、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列出统计表说明结果,并且在研究中要求家庭与社会的同时进行。
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
们将运用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式去了解班级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学生的精神风
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作合理的诊断与评价。
创新之处
1、家长、教师统统参与。
2、总结出设和农村学校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与经验。
王宪印同志在县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立项中,参与了编号为115002 的《解决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实验
研究》课题研究。
与二00 七年九月经县科学规划办组织专家验收合格。
在研究期间,王宪印同志又是、参与了关于师生关系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期中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利用诗教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一文在哈尔滨市《班主任》杯研讨会上,获得三等奖。
《建设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认识》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业研究会上被评为优秀科
研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戴联荣薛晓阳《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9
谌启标王晞等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易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校长阅刊2007,( 3): 79—— 80
王芳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辽宁教育2006.( 11) 28—— 29
2001 李永生和谐班级的建设——班级中的交往与互动广东教育出版社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2
冒荣徐金明《教师管理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