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检查讲解ppt课件
2.补呼气容积(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VR ):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男性1603±492ml、 正常女性1126±338ml。
3.补吸气容积(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VR ):
平静呼气末再用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
正常值:男性4217 ±690ml;
女性3105 ±452ml。
实测值/预计值<80%为异常(预计值即同年 龄、同性别、同身高正常人测定的参考 值),60~79%为轻度降低,40 ~59%为中 度降低, <40%为重度降低。
临床意义:肺活量表示肺最大扩张和最大收 缩幅度。肺活量减低提示有限制性通气障 碍亦可提示有严重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5.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 最大吸气后所呼出的最
大气量,右肺肺活量占全肺肺活量 的55%、左肺肺活量45%。
VC=IC+ERV
测定方法:
(1)一次慢呼气肺活量:平静吸气末作最 大吸气后,再进行最大缓慢呼气至残气 位时所呼出的全部气量。
(2)一次吸气肺活量:平静呼气末作最大 缓慢呼气达残气容积位后,进行一次最 大吸气达肺总量位时所吸入的全部气量。
肺功能具有巨大代偿能力,若部位局限, 肺功能可以正常。因此必须结合病史、 体检及其他检查资料综合判断。
第一节 肺容积检查
• 根据肺和胸部扩张与回缩程度,肺内容积 气量产生的相应改变,分为四种基础肺容 积(basal lung volume)和四种基础肺容 量(basal lung capacity)
6.残气量(residual volume ): 最大呼气后仍残留于肺内的气量。
正常成人:男性:1615±397ml 女性:1245±336ml
6.肺总量(todal lung capacity TLC):
深吸气后肺内所含全部气量。 TLC=VC+RC
男性 5766±782 ml; 女性 4353±644 ml 肺总量的减少见于限制性肺疾病;增加主 要见于阻塞性肺气肿,因为残气量增加 了。
第二节 通气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随呼 吸运动出入肺的气量和流速,又称动态 肺容积。
凡是影响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 流速的生理、病理因素,均可影响通气 量。
(一)肺通气量
1.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VE):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出入肺内的气量。 VT×RR/min = VE 正常值:男性 6663±200 ml 女性 4217±160 ml。
当呼气肌和吸气肌功能减弱时,ERV和IRV减少。
3.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 IC ):
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 气量。正常IC应占肺活量的2/3或4/5,约为补 呼气容积的2倍。
IC=VT+IRV
正常男性2617 ± 548ml;女性1970 ± 381
影响IC的主要因素是吸气肌, 其次是胸廓、肺活动度降低与肺组织弹性 回缩力提高和气道阻塞。
• FRC和RV均不能用肺量计直接测的,而需 应用气体分析间接测算,要求测定气体不 能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一般常用氦(He)、 氮(N2)气。
临床意义: 功能残气和残气:
增多,提示肺内充气过度,见于阻塞性肺 气肿和气道部分阻塞;
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肺疾病和急 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总量:
减少,见于限制性肺疾病; 增加,主要见于阻塞性肺气肿。 一般认为正常RV/TLC≤35%,>40%示有肺气肿。
平静呼吸的潮气容积中,25%来自肋间肌的收缩, 75%来自膈肌升降运动完成。 >10L/ min提示通气过度,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3L/min提示通气不足,可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2.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MV):
是以最快呼吸频率和尽可能深的呼吸幅度最大 自主努力重复呼吸1分钟所得的通气量。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胸廓畸形、广泛胸膜 增厚、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弥漫性肺间 质纤维化、腹腔巨大肿瘤等,以及严重的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
5.功能残气量(functiongal residual capacity FRC): 平静呼气后残留于肺内的气量即 补呼气量加残气量(RV)。
正常成人:男性:3112±611ml 女性:2348±479ml
通气储量%=
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 最大通气量
测定方法:受检者取立位, 上鼻夹,含口片与肺量计相连,平静 呼吸5次后测定肺活量。测得值须以体 温、大气压、饱和水蒸汽压进行校正。
1.潮气容积(tidal volume TV ):
一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的 气量,正常成人约500ml。
影响VT的主要因素是呼吸肌 的功能,尤其是膈肌的运动,其次是 性别、年龄、身高与呼吸习惯(形 式)。
肺容积:指安静状态下,一次呼吸 所出现的呼吸气量变化,不受时间限制,理论 上具有静态解剖学意义: 包括潮气容积、补 吸气容积、补呼气容积和残气容积。这四种容 积彼此互不重叠。
肺容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础 肺容积组成。四种基础肺容量包括深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肺活量、肺总量。
临床上残气量、肺总量需先测定出 功能残气量后通过计算求得,而其他各项均可 直接测定。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Lung function)
受检者呼吸生理功能的基本状况作 质与量的评价
1.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
2.观察肺功能损害的可复性
3.对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明确诊断、 指导治疗、判断疗效
4.疾病的康复,劳动力鉴定
5.评估胸腹大手术的耐受性等。
肺功能具有巨大代偿能力,需结合 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判断。
正常值:男性 104±2.71 L
女性 82.5±2.17 L
通常根据实测值占预计值%进行判断,低于预 计值的80%为异常。
临床意义: :
(1)MVV降低:见于①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
减退②呼吸肌力降低和呼吸功能不全③胸廓、 胸膜、弥慢性肺间质疾病与大面积肺实质疾 病。
(2) 通气储备功能的考核:胸部手术术前评 价与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