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一、知识讲解(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与表现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下图),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①山体所在纬度——同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仅1 200米。

②坡向——同一山体,同类自然带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4)不是任何一个山地都具有垂直分异规律并不是所有的山地都具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只有山地达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足以引起自然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

因此山地自然带的发育往往与该山地所处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

(二)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

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

一般来说:1.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第(1)题,图中磷的累积量在4 000米到4 500米处最大,结合该山地理位置,该高度植被最可能是高山草甸带。

故选A项。

第(2)题,由图可知,2 000米到3 000米处,磷的累积量相对较少;相对磷高累积区,海拔低,气温高,不利于累积,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说明磷的累积量与生物生产量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C项正确;地表径流小,有利于磷的积累,所以D项错误。

答案(1)A(2)C2.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2)阿尔泰山南坡()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解析此题组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及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掌握能力。

由材料信息可知,教授站在高山草甸带;阿尔泰山的南坡主要为针叶林;山上也存在山地牧场;根据“花草相映”可判断此时应为夏季;阿尔泰山南坡的降水主要为来自大西洋的西风。

答案(1)B(2)D3.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

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

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

完成下题。

太白山()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解析考查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规律。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植被的变化特点。

太白山是秦岭主峰,秦岭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故太白山北麓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错;据“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知,“山的中腰”处降水多,B错;山的中腰处与山麓相比气温低,为针叶林带,C正确;“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知,“大稀大矮”为高山灌木,D错误。

综上所述,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三、跟踪训练贡嘠山(29°35′N,101°52′E)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康定木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每年3—4月先开花后长叶,7—9月结果。

下图示意贡嘠山垂直自然带谱(单位:m)。

据此完成1—3题。

1.贡嘎山东坡自然带的基带为A.稀树灌丛带B.常绿阔叶林带C.针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2.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高度B.坡度C.纬度D.相对高度3.近距离观赏康定木兰的最佳区域是A.针阔叶混交林带B.针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灌丛草甸带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

据此完成4—5题。

4.该山脉南坡为A.背风坡、阳坡B.迎风坡、阴坡C.迎风坡、阳坡D.背风坡、阴坡5.该山A.山麓自然植被根系浅,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B.山麓自然植被在欧洲西部广泛分布C.山麓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南坡林线上限比北坡高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

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

读图回答6—7题。

6.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A.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B.底层树皮减少水分蒸发C.根深利于吸收深处地下水D.树干高有利于抵抗强风7.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A.贺兰山西坡B.长白山西北坡C.南岭北坡D.武夷山东南坡下图为世界某山地西坡不同高度植被分布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8—9题。

8.该山地可能位于A.阿尔卑斯山脉B.安第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D.大兴安岭9.在2000米至3000米高度针叶林面积占比增加表明A.土壤水分含量提高B.热量条件趋于改善C.风力强度逐渐减小D.光照强度逐渐提高1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一般低纬度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多于高纬地区。

山地坡地的面积大小也会影响生物的数量,从而对物种的丰富度产生影响。

某地理科考队调查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物种丰富度,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积和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图(如下图)。

(1)描述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围,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太白山3500—3700米海拔段物种丰富度低的原因。

(4)调查还发现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比北坡多,试从气候条件分析其成因。

【答案】1.B2.D3.A【解析】本题组以贡嘎山为载体,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基带是指一个地区的水平自然带,根据贡嘠山的经纬度(29°35′N,101°52′E)可判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所以,贡嘎山的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2.读图可知,贡嘎山西侧自然带谱比较简单,而东侧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东西两侧山坡主要的差异是西坡相对高度5000多米,东坡相对高度6000多米,东坡相对高度大,自然带谱复杂,故D项正确。

同一座山,海拔没有差异,A项错误;坡度对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没有影响,B项错误;东西两侧山坡纬度没有差异,C项错误。

3.康定木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位于灌丛草甸带,要远距离观赏康定木兰应该位于与之有一定间隔的疏草寒漠带或针阔混交林带。

故选A。

【答案】4.C5.D【解析】4.据图气温和降水量分布特点可知,同海拔高度南坡降水量大于北坡,因此南坡为迎风坡;同海拔高度南坡气温大于北坡,因此南坡为阳坡。

故选C。

5.由上题可知,南坡水热条件好于北坡,因此南坡林线上限比北坡高,D正确。

该地的7月温度高于1月,根据1月份山麓最低温度高于零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出现在冬季(1月),说明雨热不同期,因此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根系发达,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A、C错误。

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误。

故选D。

【答案】6.A7.B【解析】6.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A对。

植物是蒸腾作用,底层树皮减少水分蒸腾,B错;根深利于抵抗大风天气,C错;树干低,有利于抵抗强风,D错。

故选A.7.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长白山西北坡,水分条件、温度条件适宜,B对。

贺兰山西坡是沙漠,不适宜森林生长,A错;南岭北坡、武夷山东南坡都是水热资源丰富区,不适宜云杉林生长,C、D错。

故选B。

【答案】8.B9.A【解析】8.读图可知,图示山脉基带以荒漠为主,说明降水较少,海拔为1700米左右,说明该山脉的山麓地区位于高原上,阿尔卑斯山脉山麓地区为平原,海拔低,基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错。

永久冰川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说明该地位于热带,安第斯山脉低纬地区西侧地区位于信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基带为荒漠,B对。

喜马拉雅山为东西走向,南坡基带为热带季雨林,C错。

大兴安岭基带西侧为草原,东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错。

故选B。

9.在2000米至3000米高度针叶林面积占比增加,是由于气温降低,蒸发量小,土壤水分含量较高,A对。

热量条件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变差,B错。

风力大小与植被类型无关,C 错。

无法判断光照强度是否提高,D错。

故选A。

10.【答案】(1)(呈单峰曲线变化,)海拔1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米以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

依据:图中坡地面积最大的海拔范围为1800~2200米,说明该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

(3)该海拔段坡地面积小,海拔高,水热条件较差,能适宜生长的物种数量少,物种的种类也少。

(4)南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光热条件好;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因此自然带数量较多。

北坡为阴坡,受冬季风影响大,光热条件较差;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自然带数量较少。

【解析】(1)读图,点线表示物种丰富度,太白山区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呈单峰曲线变化。

海拔1300米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米以下物种丰富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300米以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