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15年车险费率改革推进情况及对车险市场的影响

14、15年车险费率改革推进情况及对车险市场的影响

14、15年车险费率改革推进情况及对车险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和投保率的不断提高,商业车险业务规模稳步扩大,风险保障能力逐步增强,理赔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旧有的商业车险已经不能满足现行的车险市场,推行车险费率改革势在必行,其原因则是车险业务成本的增加。

当前的车险收费标准与风险程度不匹配,对险企以及车主都有失公平。

此外,车险一旦真正实现费率市场化,好车主的保费将被降下来,因为车主这一部分不出险或出险很少;而常出险的车主,今后的保费就可能很贵了,每出一次险保费可能就会大幅上升。

1.2014年车险费率改革推进情况
一直以来,我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因种种原因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4年上半年,中国太保机动车保险业务的综合成本率已攀升至100%,这意味着太保车险业务面临亏损压力。

人保财险上半年综合成本率为94.4%,其中,车险业务的承保利润为3.7%;平安产险的综合成本率亦为94.4%。

而在2013年,45家公布了车险保费的险企的车险保费收入共计5577.8亿元,赔付支出2663.8亿元,承保利润为-16.5亿元。

除去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3家盈利的上市险企外,其余42家公布了车险承保利润的险企,其车险业务亏损总额达63.5亿元。

各家险企车险亏损的厉害程度使得车险的费改再次提上日程。

2014年7月,保监会内部下发的中国保监会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就指出,当时的商业车险市场存在体制机制问题,商业车险产品和服务,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不相适应。

相关业内人士也指出,商业车险基本到了全行业亏损,不得不改革的地步,因此,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应该会于2014年下半年启动,届时,车险公司的管理将更加精细化,并且车险公司会针对客户推出一些创新型险种。

根据《指导意见》,本次车险费率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

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体,创新型条款为补充,建立标准化、个性化并存的商业车险条款体系。

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市场化为导向,赋予并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的自主权。

以动态监管为重点,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加强和改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的监管。

此外,《指导意见》称,保险监管机构将根据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和保险市场的成熟程度,逐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商业车险费率厘定的自主权,最终形成高度市场化的商业车险费率形成机制。

相较以往,此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思路有所调整。

在定价机制这一改革的核心问题上,
监管层有意放开之前的门槛限制,尽可能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参与进来,同时将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按车型定价模式正式推入市场,用“零整比”的定价方式取代目前国内以新车购置价等因素为核心的定价方式,以便让消费者和保险公司都能享有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这样改革实施之后会加剧市场竞争,加大公司的经营差距,经营效率高的公司市场份额增加,行业的运行成本降低,提高行业效率。

同时一些保险公司可能出现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情况,但也为一批中小保险公司崛起提供了机遇。

2.2015年车险费率改革现状
2015年2月3日,中国保监会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三方面政策措施:1、建立以行业示范条款为主、公司创新型条款为辅的条款管理制度;2、建立市场化的费率形成机制;3、加强和改善商车条款费率监管。

概括而言,此次改革,实际上是把商业车险的产品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把产品的选择权交给广大消费者、车主,这样可以激发保险公司发展创新的活力。

保监会是在总结经验基础之上,让费率改革与风险更加匹配,让低风险车主享受更多的费率优惠,同时拓宽车险保障的范围,切实解决一些条款当中不完善的地方,如高保低赔向实保实赔转变,代位赔偿取代无责不赔,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使车主享受更多的优惠。

从2015年4月开始,车险费率改革在黑龙江、山东、广西、重庆、陕西、青岛6省市试点,费率有所降低。

从结果来看,车险费改调整了基准保费计算方法,同时增加了费率调整系数。

费率调整系数考虑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渠道和核保系数。

从目前来看,试点从定价放开角度和区域推进层次来看均是分层的,预期负面影响有限。

据长江证券统计,此次试点区域市场份额合计约16.8%;试点区域分公司合计保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5%左右。

值得注意的时,在中银国际魏涛看来,这一改革在初期可能会造成市场竞争加剧、费率降低,带来一个改革的阵痛期,但长期是一定可以促进市场的繁荣。

在这一阵痛期中,在市场占主体地位的大型公司会凭借自身资本实力、销售费用的优势进一步获益。

3.车险费率改革对车险市场的影响
对市场份额的影响:费率市场化使得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呈现两极分化,市场集中度提高。

大型保险公司由于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市场份额会增加,使得车险市场集中度随之提高。

从长期来看,市场份额会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目前的垄断竞争局面会维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对险企利润的影响:费率市场化后,利润的获得将成为一项系统工程,成为险企主要的
关注点。

从总体来看,各保险主体的盈利能力,将在市场化改革中接受严峻考验。

从短期来看,各险企都将面临利润空间压缩的巨大挑战;长期来看,自主定价和管控风险的能力不同,将使各险企的盈利能力出现重大分化。

对险种渠道的影响:本轮费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一个实质的影响是,电网销渠道将失去价格优势。

现在电网销渠道有一个额外的15%的折扣。

但是按照新的费率体系,每个渠道原则上来说都可以按照自主渠道系数设置这个折扣,这样一来电网销渠道可能就失去价格的比较优势,这对大公司来说将造成较大的冲击。

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扩大财险公司定价的自主权,打破此前存在的商业车险费率畸高现象。

保险公司有一定的浮动下调的权利,在设计费率的时候可以更加灵活。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目前现行的车险收费标准,受新车购置价等因素等影响较大,相同售价车辆的保费基本相同。

而此次车险费改调整了基准保费计算方法,同时增加了费率调整系数。

所以改革后,相同售价的车辆,车险费用也是不同的。

而且,由于以前车险保费定价里,很多车的零部件原厂价格畸高,即零整比系数较高,比如差不多价位的奥迪A4L和奔驰C级,由于后者零整比较高,所以基础保费可能也会相差很多。

对广大车主的影响:由于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多创新型条款,针对于市场上不同车型系列将会有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车险产品,消费者将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需求更加灵活的进行选择。

同时,由于消费者自主选择产品的权利加大,在车险费改的初期,各大保险公司可能会降低费率来强占客户。

但由于各公司费率的差异和车主选择产品的不同,车险价格可升可降。

对于低风险的车主,将会享受更多的优惠,其车辆保费也将大幅下降,而常出险的车主,每出一次险保费可能就会有上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