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兔同笼问题的练习课教学设计(精品课)

鸡兔同笼问题的练习课教学设计(精品课)

鸡兔同笼问题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116、117页第1~7题。

教学目标:
1、复习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多种方法,分析比较各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代数法和假设法的一般性。

2、通过不同的练习,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从而让学生更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假设法和代数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几种方法,并通过比较发现它们的特点和适当性。

1、列表法:适合数据较小的问题;
2、假设法;一般都适合,数量关系比较容易理解;
3、代数法;一般都适合,理解起来教抽象;
4、抬腿法;只使用于两种动物的腿数相差“2”的这种情况,有局限性;
二、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模型。

1、出示第116页第1题:自行车和三轮车共10辆,总共有26个轮子。

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
(1)探讨用假设法解决:
①学生小组探讨;
②小组汇报探讨结果;
③集体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用假设法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

(2)学生独立用代数法解决;
2、第2题:这道题是体育活动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解答时要让学生明确篮球比赛中的得分规则及本题条件,并注意识别本题的无关信息“我投了15个球”。

3、用假设法完成第3题。

三、练习
1、完成第4题:第4题是知识抢答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如果用“假设法”解决,要注意答对一题比答错一题要多得10+6=16分,而不是10-6=4分。

答错一题则比答对一题要少得16分。

2、第5题:六年级同学分组参加课外兴趣小组。

科技类每5人一组,艺术类3人一组,共有37名学生报名,正好分成9个组。

参加科技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1)学生独立完成;(2)互相交流;(3)学生汇报;(4)评讲。

科技类:(5×9-37)÷(5-3)=4(组) 5×4=20(人)艺术类: 9-4=5(组) 3×5=15(人)可能有些学生没有做最后一步,教学时要特别强调。

3、完成第6题:第6题是一个游戏活动,和鸡兔同笼问题很相似。

实际操作准备5分和2分的硬币的教具。

(1)先让学生填一填表格第一栏,并说一说用什么方法。

(2)教师出示第二、三栏,说一说用什么方法。

提问:第三栏用列举法好吗?为什么?
(3)小组活动:放手让学生实践活动。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课本第117页第7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