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与评价实习——监测与评价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对凌地区水资源(渭河,渭惠渠、高干渠,饮用水)进行资料收集及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对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分析及评价。
2.对凌地区灌溉水源和饮用水现状监测,得到相关数据,使农民了解其农业及生活用水质量。
3.为评价陵地区水质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二、调查研究
1.基础资料的收集
(1)凌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及水源方面;
(2)凌河流沿岸人口分布、污染源及其排污状况;
(3)凌河流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农业用水和饮用水;
(4)凌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2.实地调查
(1)凌灌溉水源的河宽、水深和沿岸排污等方面的情况;
(2)凌饮用水水源分布及利用现状,附近的交通情况;
(3)社会环境状况。
三、确定监测对象
通过对凌地区的资料收集及现状调查,确定监测对象为渭河水(地表水)、后河(地表水)、灌溉水(渭惠渠和高干渠)及饮用水(井水或自来水),其中饮用水按三级阶地划分:
(1)地表水调查:
(2)灌溉水:
(3)饮用水调查:
容村庄饮用水源
一级阶地五星村等井水、自来水
二级阶地陵角村等井水、自来水
三级阶地三合村等井水、自来水
黄土台塬沟村等井水、自来水
四、布设监测网点
以调研资料为依据,按照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方法,布设监测网点如下:
(一)地表水
渭河:
从河流的上游(揉谷乡)到下游(水运中心)依次设置四个采样点:分别为渭河三、渭河二、渭河一、水运。
后河:
从河流的上游(五泉镇)到下游(沟村)依次设置四个采样点:分别为卧龙寺、帅家村、家村、沟村。
(二)地下水
自来水:在农户家取样
水井:在每个村随机选取水井取样
(三)灌溉水
渭惠渠灌溉水:
从河流的上游(凌边界)到下游(南校北门)依次设置七个采样点:
边界上(对照断面)、边界中(控制断面)、边界下(污染源下游500m)、织布厂上(污染源上游500m)、织布厂中(控制断面)、织布厂下(污染源下游500m)、南校北门(消减断面)。
高干渠灌溉水:
从河流的上游(玉佛寺)到下游(南卜村)依次设置三个采样点:
分别为玉佛寺、陵角村、南卜村。
五、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
1、时间:2011.12.19——2011.12.21
2、频率:1次
六、采样和保存方法
(一)水样采集
1.采样器及盛水容器
(1)深水采样器
(2)聚乙烯塑料桶
2.采样方法的选择
地表水的采集:
涉水采样:较浅的小的河和靠近岸边采样点可涉水采样,但是要避免搅动沉积物而是水样受到污染。
采集的水样是瞬时水样。
灌溉水的采集:
在渠边向中心采集,水浅时可涉水采集,采样应该从下游向上游采集。
地下水的采集(井水):
如自来水的采集方式。
(二)水样的保存与运输
1、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2、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盖盖紧。
同一采样点的水样应做好记录,并在桶上作以相应的编号。
3、运输时应检查所有水样是否已全部装车,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震动、碰撞,导致损失和玷污。
水样交实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
(三)水的采集测定指标以及保存剂
注:*表示应尽量作现场测定; **低温(0℃~4℃)避光保存;
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Ⅰ: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三次,蒸馏水一次;
Ⅱ: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 HNO 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一次。
七、选定分析项目以及分析方法
(一)地表水各项指标分析方法采用《地面水环境标准》(GB 3838—2002)
(二)地下水各项指标分析方法
地下水主要测定的是井水,只做硝酸盐的测定
(三)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八、水质采样记录表
表一
表二
表三
九、制定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按《环境监测技术规(地表水和废水部门)》第六章和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环监测字(1991)第043号)执行。
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
十、水质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地下水与灌溉水评价程序与地表水相似。
依据的标准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四)《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五)《黄河流(段)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