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作业指导书编号:1 目的规定过程审核的审核要求和方法,以确保审核过程的有效性2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制造过程的审核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确定过程审核的日程安排,指定审核组长。
3.2 企管科负责组织过程审核,并对审核不符合项进行纠正的跟踪验证。
3.3 制造过程的相关部门配合进行过程审核。
4 引用文件4.1 公司程序文件《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2 WDA.6汽车工业质量管理《过程审核》5 作业要求5.1 过程审核的时机a) 计划内内审(包括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的同步要求;b) 第三方(认证机构)验证/或认证需要(提供制造过程的评价结果);c) 第二方(顾客)对产品抱怨,要求验证和评定制造过程;d) 产品审核中发现的无法确认的重大缺陷,需要验证制造过程的有效性;e) 过程能力C PK/P PK失控、质量特性值(QKZ)低于控制要求、质量成本难以减低时,应组织过程审核。
5.2 过程审核的应用5.2.1 过程审核可以按年度与体系审核、产品审核同步进行,由企管科编制年度审核计划,规定审核的时间、方法、内容和要求。
5.2.2 过程审核也可以按整个质量控制环对有关部门对营销、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仓储过程进行审核。
5.3 审核准备5.3.1 确定审核的过程范围及相互接口a) 把过程划分成工序,对过程进行明确的定义;b) 确定影响过程的参数,从“6M”(人、机器、原材料、方法、环境及管理)进行确定;c) 利用统计技术方法,例如因果图,尽可能的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细化,并依此编制《过程审核提问表》,以便审核员在现场审核是按照审核提问表有目的的进行提问。
d) 过程审核应该准备以下文件,作为审核的依据:――作业指导书及检验指导书――过程指导文件――生产工艺文件及检验计划。
e) 作为过程审核的其他信息来源还包括:――标准、规范、目标值(PPM)、程序文件、FMEA、缺陷目录、上次审核结果、进货检验、供方行为状态、平面图、绩效数据比较、顾客/员工调查、服务质量及售后服务质量的反馈。
5.3.2把过程划分成工序,过程接口,按流程图形成过程审核的途径。
5.3.3按上述工序以及工序的接口的划分编制《过程审核检查表》,作为过程审核的依据。
5.3.4由企管科根据审核时机编制《过程审核计划》,内容应包括:a) 审核目的;b) 被审核的部门和过程;c) 过程审核检查表;d) 审核的时间安排;e) 审核员;f) 报告撰写人和发放范围;g) 纠正措施的跟踪与责任。
5.3.5 分管的副总经理负责对《过程审核计划》进行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过程审核计划》的实施。
5.4 审核组的组成5.4.1 管理者代表根据审核的时机和要求,指定审核组长,由具有审核资格的内审员组成产品审核组。
5.4.2 企管科是过程审核的组织实施部门,与制造过程有关的部门做好审核准备。
5.5 审核的实施5.5.1 企管科于审核前7天通知下达产品审核通知。
5.5.2 审核前召开首次会议,首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必须进行签到。
5.5.3 首次回上由组织者讲清楚审核的目的、时间安排、审核的顺序、陪同人员的安排、评分定级方法,并澄清所有尚未清楚的问题。
5.5.4 按照《过程审核提问表》进行提问,对被审核部门进行过程的审核,并记录发现的优点和不足,填写《现场审核记录》5.5.5 在审核中如发现严重缺陷,必须与过程负责人共同制定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现场纠正。
5.5.6为了避免末次会议上发生冲突,必须尽量在现场澄清不明之处并达成一致意见。
5.6 评分核定级 5.6.1并且没有特别的风险。
5.6.2 审核结束,由审核组汇总计算过程符合率,过程要素符合率E E 的计算公式如下:E E %=各相关问题满分的总和总和各相关问题实际得分的╳100%5.6.3 审核结果的综合评分把产品组各生产工序的得分汇总起来(平均值E PG ),然后计算总符合率,总符合率的计算公式为:E PG %=E 1+E 2+………En/被评定工序的数量%例如,产品组A 由工序1和工序2加工而成,则计算时取E 1 + E 2 ,被评定工序的数量取2,;产品组B 由工序1、2、3加工而成,则计算时取E 1 + E 2 + E 3 ,被评定工序的数量取3。
5.6.3.3 整个过程的总符合率计算方法如下:E P(%)=E DE+E PE+E Z+E PG+E K/被评定过程要素的数量(%)5.6.3.4 作为对整个过程评定的补充,应另外对“生产”要素中的分要5.6.3.5情况,指出不足,并作为纠正的依据。
5.6.4 过程审核定级5.6.4.15.6.4.2要素上符合率只达到75%以下,则必须从A级降到AB级或从AB降到B级。
5.6.4.3 若有的提问得分为零,而不符合要求可能会给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则可把被审核方从A级降到AB级或从AB级降到B级,在特别情况下,也可以降到C级(但必须说明降级的原因)。
5.6.5 末次会议5.6.5.1由审核人员总结审核所发现的情况,包括好的方面和不足之处。
5.6.5.2 审核员对审核结果进行解释,指出缺陷和改进的潜力,说明得出审核结果的理由,必要时应书面确定紧急措施。
5.6.5.3 确定纠正措施完成的期限和被审核部门的责任及追溯的要求。
5.7 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的验证5.7.1 纠正措施的制定5.7.1.1被审核方负责制定《纠正措施处理单》,为使过程有能力受控,应优先采取技术上/组织上的措施,以实现过程的强制改进。
5.7.1.2 《纠正措施处理单》应明确排除过程缺陷的活动、注明负责人、完成日期。
5.7.2 有效性验证5.7.2.1 企管科必须对纠正预防进行有效性验证,验证的方法包括:――抽检――产品审核――过程审核――机器和过程能力调查5.7.2.2 过程负责人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跟踪。
5.8 过程审核报告5.8.1 审核员用审核报告的形式来记录过程审核的结果。
填写《过程审核报告》。
5.8.2 《过程审核报告》应包括:a)过程负责人/参加审核的人员;b)过程描述(范围),例如:设备、工艺、产品、采购等;c)审核原因;d)结果描述(产品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程度);f)降级标准并说明理由;g)措施完成的期限;h)评分和定级;i)说明。
5.8.3 审核报告应突出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并将纠正的结果进行长期的再评定。
5.8.4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5.8.5 审核报告应由管理者代表确定其分发范围,并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发文登记。
5.8.6《审核报告》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归档。
6相关文件6.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6.2 VDA.6汽车工业质量管理《过程审核》第一版6.3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4 文件控制程序7 质量记录7.1《过程审核提问表》7.2《过程审核计划》7.3《签到表》7.4《现场审核记录》7.5《纠正措施处理单》表1 过程审核提问表表2 过程审核计划表2现场审核记录表山东莱州金泉摇臂有限公司过程审核报告(年度第次)报告号:表3-1 过程审核报告(1)表3-2 过程审核报告(2)表3-3过程审核报告(3)表3-4 过程审核报告(4)表3-5 过程审核报告(5)表3-6《提问评分一览表》的解释1.A.产品诞生过程针对新产品和过程进行的评定(若有类似的批量生产,则可以与B一起进行,否则分开进行),提问表的结构按项目时间顺序进行。
对审核时项目所达到的状态进行评定。
若有多个产品也可以一次进行评定。
1.1 A1-2/A3-4产品开发/过程开发不管产品开发已结束还是尚未进行(如:在第二供应商处),都可以对过程开发进行评定。
2.B批量生产在产品/过程开发结束后进行评定(若存在着一个类似的生产状态,则与A“产品诞生过程”一起进行――作为补充)。
只对批量生产进行评定,则必须落实产品/过程开发时所制定的措施。
2.1B6生产(重点,如:人员/素质――垂直方向评分),这些重点栏目是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接口,对其进行补充的评定(1.1,1.2,1.3,……,4.4,4.5,4.6)。
2.2B6生产(工序,如:冲压、锻打、热处理、机加工等――水平方向评分),确定每道工序并对其进行评定(E1,E2,E3,……,En)。
2.3B6生产(与质量管理体系对照进行评定),通过对各工序进行垂直评定,有可能发现落实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问题,可计算得出与质量管理体系对照的平均符合率(E U1,E U2,E U3,E U4)。
3.B6 要素中按产品组计算符合率E PG(产品组/工序)每个产品组的符合率,根据所及到的工序进行计算(如,产品组A只有锻打工序,产品组B有锻打、热处理两道工序,产品组C有锻打、热处理、机加工及装配四道工序),每一个产品组为一个组合,计算其符合率E PG。
4.其产品组过程审核的总符合率根据各要素的符合率计算:如E DE+E PE+E Z+E PG+E K或E DE至E K,总评价结果填写在表3.1《过程审核报告(1)》总评定第一页上。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