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系统系统需求分析报告编写者:王崇艳、李智芳、曹莉英、万辉、何金山目录1. 概况 (2)1.1背景 (2)1.2系统目标 (2)2需求分析 (3)2.1使用范围 (3)2.2功能要求 (3)2.2.1 模块功能 (3)2.2.2 业务模式 (3)2.3 信息采集与各部门的使用权限 (4)2.4 用户平台要求 (4)2.5.性能需求 (5)3.软件系统逻辑模型 (5)4系统特点 (10)4.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 (10)4.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 (10)4.3 数据完成的时间性, (10)4.4 数据安全性 (10)4.5职员信息的统计分析及信息变动的自动处理 (11)5数据调查及分析 (11)5.1原始数据 (11)1. 概况1.1背景人事管理系统就是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活动。
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细条人与事的配合,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挖掘人的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应该具备MIS的各项特征,而且还要考虑人为的因素,在研发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的行为,需要领导的亲自参加。
作为电子商务的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这种类型的MIS系统,了解企业人事管理的方案。
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人事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认识操作的合理化和电子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将人事管理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借此达到增强企业和单位整体竞争的目的。
总的来说,人事管理系统主要提供人事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人员档案的管理、培训管理、职称的评定、奖惩的管理以及人员的调动管理等。
1.2系统目标我们要求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
完成人事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提供人事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人事操作的合理化和电子化,在提供工作效率的同时,将人事管理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借此达到增强企业和单位整体竞争力的目的,包括人员档案管理、培训管理、职称评定、奖惩管理积极人员调动管理等。
另外,在设计出功能强大的软件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并且还要力求做到通过使用本系统,尽量使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自动化和规范化,从而达到提高企、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目的。
同时也希望此次工程加强我们自身的团体协作意识,加深程序设计思想,同时要学习工程设计思想,在技术和软件工程思想上同时得到锻炼和提高。
2需求分析编写说明:我公司需要一个专门的系统提供人事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认识操作的合理化和电子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将人事管理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结合,借此达到增强公司的整体竞争的目的。
2.1使用范围1.1 我们要求管理层的人员能够查询和管理基本的员工信息。
1.2按公司内部人事管理等相关文件完成公司员工状况的系统管理。
1.3 系统需包括人员档案管理、培训管理、职称评定、奖惩管理及人员调动管理等功能。
方便管理层记录和查询人事信息及普通员工了解自身的资料。
2.2功能要求2.2.1 模块功能·人员档案管理:员工的一般情况;·培训管理:员工的培训计划;·职称评定:员工的职称评定情况;·奖惩管理:员工的获奖,惩罚处分等情况。
2.2.2 业务模式本系统是运行在Win98 、Win2000、WindowsNT等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多台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主要业务流程如下:·人员档案管理,首先由管理员添加人员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身份证号、部门、职务、公积金号码等;提交后,系统把员工的基本信息添加到数据库保存。
管理员后期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更改,更改后覆盖原来的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
管理员可人员档案信息进行增加、删除和查询。
·培训管理是管理员对员工或者部分员工进行某项培训,并记录这些培训信息,由系统添加待选择的培训人员,再在待选择的培训人员中选择参加培训的人员,记录培训人员的信息,包括员工编号、姓名,培训内容、培训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培训结果等,提交后信息记录在培训管理表中。
管理员可对评定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职称评定模块可添加记录职称的评定情况,生产职称评定表,表单的信息包括员工编号、职称名称、评定日期、评定方式、职称英语、职称计算机等级等并生成职称评定表。
管理员可对评定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奖惩管理模块是对员工表现出色或者犯了某种过失的记录,其记录的信息包括员工的编号,职称,奖惩情况、原因,奖惩等信息。
添加提交信息后生产职称评定表。
管理员可对评定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人员调动模块对人员调动进行记录,记录信息包括调动前的部门和职务,调动后的部门和职务等。
信息提交后可生成人员调动表。
管理员可对评定的信息进行查询,更新和删除操作。
2.3 信息采集与各部门的使用权限每季度对公司的人事情况进行统计,并由人事部门录入本系统。
为了信息的安全和数据的权威性,对于系统信息的使用权限和责任规定如下:数据收集前的系统权限注:0、登录,修改,处理权。
?、查询权2.4 用户平台要求系统主要使用于公司的局域网,Win98、Win2000 、WinNT等环境下,Java 连接数据库,本系统需要DBMS放人事管理数据库。
可进行查询,修改、处理等。
服务器端要求图2-4-1客户端要求2.5.性能需求(1)时间特性的要求:1)普遍情况下:●搜索时间最大不超过5秒●平均时间在1~3秒以内2)1860前台(业务知识库):●知识文档的搜索不超过1秒●知识文档的搜索与打开合计时间不超过3秒●平均在1秒内(2)系统容量要求●静态用户(注册用户):3500以上●动态用户(在线用户):1500以上●并发数:500以上(3)用户界面要求: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3.软件系统逻辑模型(1)活动者(Actors)本系统主要包括如下的活动者:人事系统管理员、职员、部门管理员,高层领导如图2-3-1所示。
每个活动者的职责描述见表2-3-7。
人事系统管理员职员部门管理员高层领导图2-3-1系统活动者(2)功能结构该系统包括员工档案管理、员工培训管理、员工评定管理、员工奖惩管理、员工调动管理等功能。
如图2-3-2所示图2-3-3系统功能结构(3)数据流程图图2-3-4第1层数据流程图图2-3-5第1层数据流程图图2-3-6第2层数据流程图图2-3-7整体数据流程图(4)数据字典人事管理系统中每个模块所涉及到的数据字典:职工基本信息:名字:人员档案别名:员工的基本信息描述:公司的每一个员工都有自己不同的编号,能够让别人快速的识别和查询信息定义:员工姓名+员工编号(R001—R250)+出生年月(****/**/**)+所在地+所在部门+部门编号(D1—D12)人员的培训:人员的调动:名字:人员调动别名:人员调动的信息描述:每个员工都有可能面临着升迁和调动工作岗位的机会,员工的信息可能还被更改定义:员工姓名+员工编号(R001—R250)+原在部门+现在部门+职务员工调动数据流:数据流编号:D01~05数据流名称:员工调动信息数据流来源:员工所在原部门数据流去向:员工现在所在的部门数据流组成:员工姓名+员工编号(R001—R250)+原在部门+现在部门+职务职称评定信息:名字:职称评定别名:人员职称评定的信息描述:每个员工都有自己不同的角色,产生不同的职称,与工资的评定相关联定义:员工姓名+员工编号(R001—R250)+所在部门+职称奖惩管理信息:名字:奖惩管理别名:员工的奖惩信息描述:每个员工都有自己不同的水平,对公司有不同的贡献,因而产生不同的效益定义:员工姓名+员工编号(R001—R250)+奖励的级别+职称4系统特点4.1 网络环境下的多用户系统在上述已有的硬件环境下,信息由各管理员在规定的权限下在各自的工作站上录入,信息上网后各职员可查询,调用,达到信息共享。
4.2 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a.录入数据采用表格方式,限制录入数据类型及取值范围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
b.系统具有部分修改功能,例如职员的调动,奖惩评定,职员的系统备有的修改功能均可反悔4.3 数据完成的时间性,如职工信息的录入,仅当部门管理员录入对应的模块进程,系统的管理员分发部门的管理员任务安排之后(即权限的授予),各系方可录入成绩。
4.4 数据安全性本系统采用二级安全保障第一级:依赖于网络本身对用户使用权限的规定。
第二级:在程序模块中通过使用密码控制功能对用户使用权限加以限制。
4.5职员信息的统计分析及信息变动的自动处理本系统按人事管理条例设计了若干个软件处理模块:1、可按某员工某年某月,做出怎样的成绩,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自动生成该职员的职称评定标准。
2、可按某职员在公司期间累计培训的次数,自动生成该职员是否能调动部门和工作的升迁。
3、可按某职员的意愿,如果想离开公司,自动删除该员工的信息。
5数据调查及分析5.1原始数据编写说明:本节描述原始数据调查的结果,列出数据清单。
原始数据的描述:数据名称: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简述:系统中保留多个部门的职员的信息,但随时可以查询,输出。
来源:每年各部门的录入信息去处:部门的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职工组成:存储信息用库有职工的基本信息表,员工调动表,奖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