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下奶妙法

下奶妙法

通过你的描述,你应该混合喂养。

一般母乳喂养的孩子提倡按需喂养,他要就应该喂。

一般来说,一个月的宝宝一天吃七次奶,每次90至140毫升都属正常,大便有奶瓣不多是正常的,因为宝宝太小不能都消化,大点会好的。

每次喂奶乳房都应该排空,通过喂的时间可判断,大约每次一边喂20分钟就排空了,也可看是否挤不出乳汁来判断,若没排空应该挤出以利于分泌乳汁,这样乳汁会越来越多的。

孩子排出嗝后仍吐奶,如果吐的奶很少,那是吃进气体过多;如果大口吐奶就证明奶喝多了。

你的宝宝一个月才长了一斤一两多,我儿子是那时吃母乳一满月时长了一斤八两,还有你宝宝的大便次数和颜色,及他一、两个小时就饿哭,这都表明你的奶有些不足,应该适当喝些下奶汤,另外用奶瓶喂的宝宝的确会比吃母乳的宝宝容易吐奶,你一定在喂过奶后给他拍一拍嗝。

我当时也是奶水不足喝了通草猪蹄汤就好多了。

猪蹄可以在超市里买到,通草可以在药房里买到。

方法是:猪蹄一只,通草5克在沙锅里煮沸后小火文煮大概一个小时,就可以了,一般煮一次可以吃两天,一次一碗,一天二次,吃3-5天。

下奶的方法有哪些乳母的乳汁如不足,就要采取下奶的方法使乳汁量增多。

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乳汁不足,首先都要鼓励乳母,使其对母乳喂养充满信心,情绪乐观,虽然奶量少、也要坚持按时喂奶;饮食起居安排得当,不要过度劳累,睡眠应充足;饮食要富于营养,多喝些鸡汤、鱼汤、排骨汤、鲫鱼或猪蹄汤;口服多种维生素;同时配合中西药物或针灸治疗。

(1)常用中药方剂为:王不留行9克,穿山甲12克,漏芦9克,木通9克,当归9克,炙黄芪15克,党参2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也可将中药与猪蹄l对一起炖服。

(2)西药可服甲状腺素0.03克,每日2-3次,连服5天。

(3)针刺穴位可采用外关、少泽、足三里、合谷,艾灸膻中穴。

每次哺乳时,双侧乳汁都要吸净,有剩余的也要全部挤出,这样可以多分泌乳汁。

如果母亲的乳腺发育很差,即使采用上述各种方法,也不会有多大效果,但这毕竟属于少数。

中医将缺乳的原因归结为两大类:一是气血虚亏。

主要是乳汁的生成不足,表现为乳汁少而清稀,乳房从未胀痛。

此症可用神芪四物汤方剂:熟地15克、白芍12克、当归9克、川芎6克、党参9克、黄芪9克、王不留行9克、通草9克;四碗水煲成一碗,一天一剂,5剂起。

或服用成品:生乳灵、催乳丸等。

二是肝郁气滞。

主要是乳汁分泌障碍,表现为乳汁流通不畅,或乳房曾有胀痛而硬,此症可用下乳涌泉散:当归9克、川芎6克、瓜娄15克、柴胡9克、穿山甲9克、王不留行9克、通草3克、桔梗3克(此药剂也有成药),服次药剂后再喝一碗鲫鱼汤送下。

此外,食补方法中也可加入中药,如:一个猪蹄入通草3钱或当归5钱顿烂;鲫鱼入通草3钱或2根丝瓜顿汤......须注意的是,汤、肉都要吃。

常用中药方剂为:王不留行9克,穿山甲12克,漏芦9克,木通9克,当归9克,炙黄芪15克,党参2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也可将中药与猪蹄l对一起炖服。

我还在里面加了黄豆,我觉得效果更好。

这些中药一般的药店都有卖的。

下奶妙方法首先,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合理。

必须吃含足够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奶制品、肉类、鱼类以及蔬菜、水果和奖果。

如果在奶前10--15分钟,能喝一杯加奶的茶水、酸奶、糖渍果品或蔷薇花,奶水就会增多。

其次,也可以服用催奶的特效药。

使用烟酸有一定作用。

1日2--3次,每次40--50毫克,喂奶前10--15分钟服用。

一般服用两周,泌奶就调整过来了。

最好是服用10以上天的维生素E,1日2次,每次10--15毫克。

服用胡萝卜、蒲公英、牛至以及莴苣、土茴香、和兰芹、茴芹、香种子制作的饮料。

这些饮料能催奶。

制作这些饮料并不复杂。

胡萝卜汁。

1日2--3次,每次一杯。

为使味美些,可加1勺奶、乳或其他任何汁料。

胡萝卜加奶汁。

1杯奶或炼乳2--3勺擦碎的胡萝卜末。

过滤一次。

1日2--3次,每次1杯。

蒲公英叶汁。

将新鲜的蒲公英叶清洗,放在冷水浸泡,然而用肉机绞碎。

用纱布拧出汁来,根据口味加点盐,30--40分钟后就可饮用。

1日1--2次,每次半杯。

也可以往蒲公英汁里加糖、蜂密、糖和柠檬汁。

叶莴苣种子饮料。

用瓷钵研磨克种子,加1杯开水,放置3小时。

过滤一下,1日2--3次,每次1杯。

菏兰芹饮料。

和兰芹种子15分钟,加1升热水,添加切成片的柠(或者2克柠檬酸),100克糖,要用文火煮7--10分钟。

放凉,再过滤一下。

1日2--3次,每次半勺炼乳加菏兰芹。

2杯炼乳和2勺菏兰芹种子置于陶器皿(耐火瓦罐)里,盖上盖,放进烤箱30--40分钟,用文火焖。

放凉,一日2次,每次半杯。

土茄香种子浸液。

用1杯开水浸泡1勺种子,盖上盖,放2小时。

过滤一下。

或者1日2次,每次半杯,或者1日6次,每次1勺(视情况而定)。

茴芹浸液。

两茶勺种子用1杯开水浸泡,放置1小时,过滤一下。

放凉。

1日3--4次,每次2勺茴芹、茴香和牛至饮料。

用研钵研磨茴芹和茴香种子,同牛至拌在一起(总共10克),加上1杯开水,放置2小时,然后过滤一下。

1日2次,每次半杯。

如果奶水越来越少,为此着急,此时服用汤汁或者缬草浸液和益母草浸液就能安定神经系统。

如果早产,需要奶水,服用泽鲁卡尔制剂很有效。

它能产生催奶的激乳素。

注意,服用泽鲁卡尔,往往出现虚弱或嗜睡现象。

但是,这种现象很快就会过去。

血压偏高的妇女不宜服用。

正常母乳喂养20分钟应该能坚持2-3个小时,但婴儿因吃母乳较费劲,所以吃吃停停,有时妈妈以为宝宝睡着了,就停止喂奶了,其实宝宝只是太累了。

因为没吃饱,半个小时就要吃也正常。

要让宝宝多吸吮乳汁才会越来越多,为了宝宝安睡,晚间添加奶粉也可,逐渐加量,每次加30毫升,最多不超过120毫升。

大便次数虽然偏少,但也正常。

我没有排空奶,坚持喝骨头汤、鲫鱼汤,奶下得挺好。

吃完要拍嗝,因吃奶会吸入气体,即使拍出嗝,宝宝仍有吐奶得可能,但一定要拍。

一、汤水方法催奶1、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用猪蹄汤送服。

2、猪蹄1对,茭白15克,通草10克,煨汤或煮熟吃。

3、花生米炖猪蹄或炖猪肚,或用花生米与大米同煮粥。

4、冬瓜皮煮鲢鱼。

5、红小豆煮粥,加红糖。

6、鲜鲤鱼汤或用鲤鱼与大米同煮粥吃。

7、黄花菜煨猪蹄或黄花菜炖老母鸡汤。

8、鲜虾、鲜木瓜煮鱼汤。

9、黄花菜30克,黄豆200克,猪蹄1只,清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每日1次,连用5日.10、豆腐150克,红糖50克,米酒50克,先将豆腐、红糖加适量水煮,待红糖溶化后,倒入米酒煮片刻,吃豆腐喝汤,1次食完,连食5天。

[em02]二、中药类方法催奶1、丝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猪蹄煮汤。

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当归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与丝瓜子3克炖猪蹄,饮汤吃肉,效果极明显。

2、党参、黄芪30g,当归、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陈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芦各10g,主治产后缺乳〔催奶〕乳汁缺少。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一般服药2-3剂,效佳。

3、猪蹄2只,炒川芎、当归、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

将猪蹄洗净,加水煮烂捞出,再在汤中加入上述药物,煎好去渣服用。

4.催奶方法:孕妇催奶方法及原则猪蹄2只,王不留行、穿山甲各9克。

一起炖汤食用。

5、猪蹄4只或蹄膀1只,通草2克。

一起加水充分煎煮,食肉喝汤。

6、花生猪蹄汤:猪蹄2个,花生150克,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猪蹄除去蹄甲和毛后洗净,和花生一起放入炖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炖熟,加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评价」花生性味甘平,入肺脾经,其功能益气、养血、和胃。

猪蹄补血通乳,主治产妇产后乳汁缺乏。

7、黄芪炖鸡汤「原料」黄芪50克,枸杞15克,红枣10个,母鸡1只(1000克左右),生姜2片,盐、米酒适量。

「做法」黄芪、枸杞、姜片放滤袋内,母鸡洗净,氽烫、冲凉、切块,与红枣一起放锅内。

加入清水,小火炖焖1小时后加盐、米酒即可食用。

「评价」黄芪可补气健脾、益肺止汗,民间常用于治疗产后乳汁缺少,又可补虚固表,治疗产后虚汗症。

母鸡性味甘温,能温中健脾、补益气血。

此汤适用产后体虚、面色萎黄、乳汁过少、易出虚汗等症。

需要注意的是,黄芪炖鸡汤宜在产后5~7天后食用。

8、猪蹄通草汤:「原料」猪蹄2只,通草6克,葱白3根。

「做法」将以上3味共同加水煮汤。

「评价」通草有清热通乳的功能。

此汤每日分3次服,连服3日,适用于产后缺乳。

赤豆鲤鱼汤原料:鲤鱼1条(重约500克),赤小豆50克。

做法: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清洗干净,切成三四块;赤小豆淘洗干净,浸泡2小时。

将泡涨的赤小豆用清水煮至七成熟,加入鲤鱼块,用文火煮至烂熟,不加调料,食肉饮汤。

功效:产前安胎消肿,产后通乳下奶。

主要用于产后乳少症。

花生猪蹄汤原料:花生米200克,新鲜猪蹄2只,黄酒、葱、姜、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蹄净毛,刮洗净,用刀劈开,斩成块下锅,加足水,放人花生米和调料,水沸后用小火炖2小时至猪蹄烂熟。

功效:滋阴补血,通乳下奶。

主要用于产后血虚乳少症宜食物品——猪蹄:性平,味甘咸,有补血和通乳的作用。

早在《名医别录》中即有“猪蹄下乳汁”的记载羊肉:若在冬天的产妇无乳,宜吃羊肉,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暖御寒,又能增加乳汁分泌。

鲫鱼:民间习惯用于产妇无奶者。

《食物中药与便方》中亦有介绍:“产妇乳汁缺少:鲜活鲫鱼一尾,约90-120克,与猪蹄爪一个同煮,连汤食之。

每日一次,连吃2-3天。

”鲇鱼:性温,味甘,有滋阴补虚,开胃通乳的作用,适宜产后体虚,气血不足而缺乳者。

鲤鱼:明李时珍就曾说过:鲤鱼“下乳汁”,最好在煮鲤鱼汤时,加入葱白3-5茎,可更增加下乳效果。

番薯藤:即山芋藤。

有通乳作用。

《四川中药志》云:“通乳汁,治妇人乳汁不通。

”南瓜子:据《中医杂志》1966年第三期中报道:对于产后乳汁缺乏者,单用生南瓜子,每次15-20克,去壳取仁,用干净纱布包裹捣成泥状,然后加入开水适量和匀后服下。

早晚空腹各服1次,一般连吃3-5天即可见效。

黑芝麻:性平,味甘,能补益肝肾,益气养血,《本草纲目》中曾介绍:“治妇人乳少:芝麻炒研,入盐少许食之。

”豌豆:有和中下气的作用,适宜肝郁气滞而乳汁不通的产妇食用。

《日用本草》云:“豌豆,煮食下乳汁。

”花生:适宜产后体虚乳汁不足者服食。

《陆川本草》介绍:“治乳汁少:花生米三两,猪脚一只,共炖服。

”赤小豆:能和血、消肿、通乳,适宜乳汁缺乏或乳汁不下者食用。

《产书方》亦载:“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饮”。

萝卜缨:又称萝卜叶。

有消食、理气的作用,适宜气血郁滞而乳汁不通的产妇。

茭白:有通乳下奶的作用,据《湖南药物志》载:“催乳:茭白15克至50克,通草10克,猪脚煮食。

”莴苣:能疗乳汁不通,对乳汁缺乏或有乳而不畅通者宜食。

《本草纲目》中就有对“莴苣通乳汁”的记载。

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营养价值极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