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地形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东北平原
地势特征
由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组
华北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成,海拔
500米以下。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南丘陵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 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 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 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 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 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 等。
沿海大
陆架是大 陆向海洋 的自然延 伸部分。
渤海全部 黄海全部
东海大部
南海一部分
领海: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的海域; 专属经济区:包括领海共200海里。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第一阶 梯 我国 第二阶 主要 梯 地形 分布 高原为主: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横断山脉
为什么西南地区泥石流最频繁?
1、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 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 2、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3、地形起伏,重力作用明显 4、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 到破坏
中 国 地 形
地形多种多样 地 形 山区面积广大 的 特 地势西高东低 征 呈阶梯状分布
主要山脉 地 形 的 分 布 四大高原
破坏、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 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 滑坡和泥石流 造成人员伤亡 多发区: 山区----多地震地区(川、滇、黔 接壤地带) 原因: 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 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 暴雨集中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质 灾害 破坏生产、生活设施 地震 人员 伤亡 疫病 蔓延
横断山
2000米下降到1000米;
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 形典型,地表崎岖,峰 岭众多;有许多“坝 子”(小盆地)。
青藏高原
四 大 高 原
雪山连绵,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
地面坦荡,戈壁、沙漠广布
黄土高原
黄土深厚,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
峰岭众多,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
(三) 四大盆地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 平均海拔 以高原为主 1000~2000 米 (青藏高原) 以高原盆地
为主
地形概况
地势特征
由青藏高
昆仑山 祁连山
原和柴达
木盆地组 成,海拔 4000米以 上。 第一级阶梯
横断山3000米等高线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地势特征 由三大盆 地、三大 高原组成, 海拔 1000~ 2000米
高原、盆地为主: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准噶尔盆地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第三阶 梯
平原、丘陵为主: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
思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的分布状况 对气 候、河流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地,
形成丰富降水。
使得大河东流,沟通东西交通
加强了内地和沿海的联系。
在阶梯过渡处,河流切穿山脉形成峡谷,形成了丰富的
水力资源。
2.地形多样,山区广。
多样的地形为农林牧副渔 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区面积广大,导致耕地资
源不足,不利于发展耕作业。
山区面积广大,在林、牧、矿、旅游等方面有优势。
① 南方北方的界线 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的地方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⑤ 亚热带长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 和小麦杂粮的界线 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黄土高原的南界
山脉走向
山脉名称 天山 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北侧是准噶尔盆地,南侧是塔里木盆地 北侧是内蒙古高原,南侧是黄土高原 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 北侧是黄土高原,南侧是四川盆地,黄河 和长江的分水岭
东西 走向
南岭
东 北— 西南 走向
北侧是江南丘陵,南侧是两广丘陵,湖南、 江西和广东的省界 ;也是长江与珠江的分 水岭 大兴安岭 西侧是内蒙古高原,东侧是东北平原 太行山 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山西 和河北的省界 巫山 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裂
火灾、海啸、滑坡
人类破坏植被 工程活动
地质灾害的防御
1、建立灾情预警系统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建筑抗震强度增加;护坡工程;植树 4、加强宣传
我 国 的 地 质 灾 害
四、我国的地质灾害
• 1、地震
西北--新疆、 甘肃和宁夏
华北--太行山沿 线和京津唐地区
西南--青藏高原 和川滇两省西部
东南--台湾、 福建沿海
我国这四个多震区处于亚欧板快、太平洋板 快和印度洋板快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2、我国火山的分布
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 海南岛等地。
3、滑坡和泥石流
(1)发生区域: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 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 (2)主要分布区:西部--青藏高原边缘 山区; 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的交 替处。
昆仑山
2.准噶尔盆地
内部有戈壁沙漠;西
阿尔泰山
部有山口,降水稍多
于塔里木盆地;边缘 有绿洲。
天 山
3.柴达木盆地
位于青藏高原上,四 周高山环绕;典型的 内陆荒漠盆地;东部 多沼泽、盐湖。因为 资源丰富又聚宝盆之 称
阿尔金山 祁连山
昆仑山
4.四川盆地
四周被山岭和高原 环绕;内部多低山、 丘陵,西北部有成 都平原;土壤肥沃, 水热丰富,“天府 之国”。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 拉山——冈底斯山
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
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 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 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界限: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 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
主要名山
风景名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岳:南—湖南衡山;北—山西恒山;中—河南 嵩山;东—山东泰山;西—陕西华山。 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 峨嵋山;山西五台山。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 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二)四大高原
四 大 高 原
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
确定四大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四 大 盆 地
准噶尔盆地中的风蚀城堡
四 大 盆 地
柴达木盆地
四 大 盆 地
四川盆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四 大 盆 地
1.塔里木盆地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
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 是我国海拔最低点 天 山
地;周围高山环绕,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
祁连山
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
玛干大沙漠;边缘有 绿洲分布。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 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
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⑤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 的地方 ⑥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
对我国地形状况的评价
重点:
1.评价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该部分知识常作为综合题的背景与高中地理知识相结合。
一、地形概况
特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级)
1000米—2000米 >4000米 500米以下
中国三级阶梯分布图
第一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 第三级阶梯
平均海拔500米 以下,以平原、 丘陵为主
课堂小结
地 形 评 价
地势评价 山区评价
地质灾害
四大盆地
三 大 平 原
东 北 平 原
华 北 平 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确定三大平原的位置
三 大 平 原
东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华北平原
三 大 平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大平原
准噶尔 盆地 塔里木 盆地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柴达木 盆地 黄土 高原
东北 平原 三江 平原 华北 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四川 盆地 云贵 高原
邛崃山 大娄山
大巴山
巫 山
2、盆地
(四)三大平原
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众 多东流入海的江河所携带 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一 条依山连海、纵贯南北的 平原带。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 沃,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 也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 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2%。
除三大平原外,还零星分布着一些面积 较少的平原,如:四川的成都平原,广东 的珠江三角洲,台湾的台西平原等。
(1)青藏高原上主要的农业区有哪些?其 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2.内蒙古高原
我国第二大高原; 长期遭受风力作用, 地势坦荡;沙漠广 布。
祁连山 长 城 大兴安岭 国境
3.黄土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
古长城
的黄土分布区;
表面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祁连山东端
太行山
秦岭
四川盆地
4.云贵高原
地势西高东低,从海拔
主 要 丘 陵
辽东丘陵
主 要 丘 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