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幸福其实是下对了抉择,下对抉择人生才会幸福。
六方面:择偶(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择业(入对行业,跟对主管才能事业有成);择食(身体健康才会幸福);择友(交对朋友很重要,家庭才会幸福,出外靠朋友);教育(轻重缓急,至要莫若教子,身教)。
择念,思想观念
西方企业由全面品质(产品)管制到全面道德伦理管理发展。
教育不是金钱万能,不是理论越多。
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做善也。
例子(生日感恩孝顺,饭前祈祷文)
孝才幸福。
施比受幸福。
第二集
理智、智慧——判断力——抉择
家庭是教付出、感恩、认知尽本分、懂得尽孝道的地方。
中国文化经历几千年印证,圣贤智慧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抉择当中择念最重要,因为思想决定——行为决定——习惯决定——性格决定——命运人与人冲突的根源在思想,因为现在人思想普遍是自我为中心(即自私)(受功利主义、欲望、物质的影响)——(损人利己)竞争——斗争——战争——末日
解决21世纪的问题要用孔孟学说(核心仁爱)和大乘佛法(核心慈悲)。
西方圣者(核心博爱)
仁爱——互助——互爱——大同
奢侈——物质的奴隶天堂——战场——坟墓
生涯规划(仁爱):从小培福、积福——年轻造福——老年享福
从自身做起,一定可以影响周围和社会
福田心耕
第三集
读书志在圣贤,道德学问奉献社会,仁爱,处处为别人着想。
人生格局的经营,垂范后世还是不饿死就行?
仁慈的根本是孝。
《孝经》中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名为悖德。
不学孝道,恩义、道义的人生态度没有办法形成。
长利害(好恶),离婚率上升,带来犯罪率。
《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论语》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学贵立志。
学贵力行。
佛即觉悟的人,有智慧的人,即明白道理的人。
学佛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道:辶即实践。
道,首先实践。
道是做到的意思。
教育要慎于始。
第四集
《三字经》说,小学终,至四书。
学要重视次序。
学一句做一句。
林则徐在《十无益》中说,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学习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一门即道德。
认识超越时空的大自然运行法则,此之谓道。
教导人类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不违
越地做人,此之谓德。
伦常大道,五伦关系即是道。
《中庸》中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五伦:君臣(义,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父子(亲)夫妇(室);兄弟(和睦)、朋友夫妇关系慎于始。
相识(冷静、观察)——相知(了解)——相惜(珍惜)——相爱——结婚(经营)
爱,即心受,即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在哪里。
五方面判断爱: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言语是正直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喜欢读圣贤书。
爱的经营,至要莫如教子。
夫妻伦叫“夫妇有别”,别在责任不同。
代理父母安亲班佣人隔代电视电脑
第五集
因+ 缘= 果
财布施努力贵人机会财富
内财(劳力、经验)
外财(金钱、财物)
夫三义:恩义(对父母孝顺)情义(对妻子,不忘家庭恩情)道义(教育好孩子)妻四德:妇德、妇言、妇工、妇容夫也要有这四德
教孩子要恩威并济
一门深入,要解行相应。
长时熏修,长是时时刻刻。
修正想法、看法、说法、做法。
一早一晚读遍《弟子规》,三个月后道德和学问有很大进步。
学习的态度:1、立志2、力行3、次序4、一门深入,长时熏习
弟子规:弟子指圣贤的学生。
规,夫见,即大丈夫的规范。
第六集
太王的大儿子是泰伯,太王的二儿子是仲雍,太王的三儿子是王季。
王季的儿子是周文王。
周文王有儿子周武王、周公。
信:人+言
孔夫子的教诲重视四个学问:一、德行二、言语三、政事四、文学
大道至简,孝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
《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
现代孩子有哪些行为要赶快修正:顶撞父母。
懒惰。
叛逆。
自私。
没责任心。
生活没规律。
叛逆的根源是孩子没有接受传统文化和圣贤教育,不是接受孝悌的教导,对父母没有孝心和恭敬心,就会在言语行为上产生冒犯。
父母要孝顺,也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自私的根源是全家服务小孩,百依百顺,使小孩成为小皇帝公主,觉得自己最重要,只想到自己,别人都是服务自己,脾气也坏。
第七集
惜劳知感恩。
百善孝为先。
孝为百善之首。
孝心开了,百善自然就开了。
要体会父母的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就会知道要孝顺和孝敬。
弟子规做到一条就是尽一分孝心。
父母呼,应勿缓。
是孩子对父母说话反应的态度要恭敬,是恭敬心。
跟父母言语也要恭敬,怡吾色,柔吾声。
命、教、责,都是恭敬。
恭敬师长、长辈、领导、对人对事恭敬,对物品恭敬
父母命,行勿懒。
对父母的命令要守信用做到,要言行一致。
更孝的是父母没有命令就发现父母的需求。
心行一如
第八集
学习的态度重在坚持、力行。
滴水穿石。
父母教,须敬听。
对师长教诲也是要恭敬听从,老实去做,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
虔诚恭敬谦卑,能屈能伸。
恭敬听从父母的教诲才能获得父母的尊重和信任。
父母责,须顺承。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对父母教诲责罚,对的要立即改正,错的要顺势而为。
发一次脾气,身体三天才能恢复要学习颜渊,对父母的责罚做到不二过。
冬则温,夏则清(jing)。
黄香存心是本质,实质是时时能看到父母的需要。
冬温夏清是形式。
养父母之身(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应该去关怀,沟通健康观念);养父母之心(德行让父母安心放心。
视思敏,听思聪,明了父母的需求,让父母感到欢喜、自由);养父母之志(父母的心愿,对社会有贡献服务人,让父母欣慰)。
第九集
晨则省,昏则定。
一天念两次父母,两次给父母问安,让父母放心。
出必告(gu),反必面。
出去一定要跟父母打招呼,回来也是。
德行、言语要让父母和关心我们的人放心。
居有常,业无变。
生活要有规律,有固定的读书习惯。
业:学业、事业、家业。
夫妻相处重在心态,只看对方优点不看对方缺点,多欣赏称赞,不搞冷漠,家庭融洽,让父母放心。
遵守四摄法一定能与人相处融洽。
一、布施。
俗称多请客,多送礼。
二、爱语。
肯定,安慰的话。
三、利行。
时时处处想着如何方便对方、利益对方。
四、同事。
建立共同的正确观念,共同经营好家业,教育好孩子。
第十集
事虽小,勿擅为。
安全、守规矩、文明方面。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物虽小,勿私藏。
一瓜一果之弗贪,一丝一毫之不苟。
任何一个东西都是有主人的。
孝廉。
1、孝,德之本;廉,做事之本。
勿私藏首先就是要不贪,养廉洁之心。
2、有时候自己的东西也不要占为己有,自己享受,要培养慷慨的态度,懂得付出和分享,否则会心胸狭窄。
3、不要公家的东西私用。
因为公家的东西是几亿人纳税的共有物,用了会欠很多债。
以上是要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好的用心。
亲所好,力为具。
欲望是深渊。
忙(心死,看不到父母需求)——盲(眼看不到)——茫(茫然)不要求世俗所谓的名利和富贵。
富:知足者。
贵:人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