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清华考博辅导: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9所开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的大学参与了2018-2019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大学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清华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安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上海交通大学。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

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在博士招生方面,划分为七个研究方向: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研究方向:01 工程热物理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为资格审查加综合考核形式,由笔试+专业面试。

其中,综合考核内容为:综合考核时间、地点:预计在2018年9月15日-17日进行,公开招考博士生的外语考试时间、地点:2018年9月15日上午10:00-12:00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6C202,综合考核面试地点为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北楼,面试具体时间、地点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主页--招生就业--研究生栏目下发布的通知为准;考核形式及考核项目:(一)本科直博本科直博综合考核形式为面试;1.本校本院推免研究生综合成绩计算方法;①综合成绩=面试成绩(满分100分,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②面试成绩由各考试组综合以下各项内容给出(参见本院推研信息表):标准化学分绩分档注1总学分及修课情况(包括修课的系统性)科技创新与实践(包括SRT、科创、大赛等)注2专题实验与生产实习情况注2公益服务(包括社会工作、志愿公益、社会实践等)注2体育及锻炼情况其它能体现考生素质的信息注1:标准化学分绩不同于学校现行学分绩,它的计算方法是将每门课航院同学的平均分映射为80分,将第一名成绩映射为100分,0分映射为0分,高于和低于平均分的成绩分别线性映射至80-100分和0-80分。

注2:各项分为A、B、C、D四等。

这些内容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和教学办共同组织提前实施。

2.本校外系交叉推免直博生综合成绩以面试成绩为主;3.外校本科直博生的成绩计算以面试成绩为主,各校成绩计算的标准不同,因此参考各校的成绩及排名;4.关于校内本院军工定向生申请推免定向生直博、直硕名额应先经定向生综合考核获得定向生推免名额后再参加各系所的面试考核;未获定向生推免名额的其他定向生也可申请参加各系所面试考核,需用各系所或录取导师的名额进行拟录取。

综合考核成绩评定:院各系/所/中心组织至少五名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教师组成考核小组,其中至少有2人具有正高职称,综合考核形式为面试,考核内容为专业知识、对所从事学科前沿了解程度、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潜力、基本素养、学术志趣等。

每位考核专家根据考核情况填写《清华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面试评分表》,对每位考生进行无记名打分,去掉最高分及最低分进行算术平均。

(二)公开招考博士生、硕博连读综合考核由笔试(外语)和面试两部分组成,综合考核成绩满分500分;(注:最终系统中综合考核成绩将按要求换算成百分制成绩)笔试:外语。

笔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分。

面试:每位考生不少于30分钟,满分100*4分。

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等。

综合考核成绩评定:院各系/所/中心组织至少五名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生指导资格的专家组成考核小组,其中至少有2人具有正高职称,除考核外语水平外还需进行面试,考核内容为专业知识、对所从事学科前沿了解程度、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学术潜力、基本素养、学术志趣等。

每位考核专家根据考核情况填写《清华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面试评分表》,对每位考生进行无记名打分,去掉最高分及最低分进行算术平均。

三、时间安排1.博士生申请在每年的8-9月和11月。

2.直博生(包括夏令营拟录取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及部分9月份招收普博生的院系8-9月申请,9月中下旬考试录取,见当年招生简章及目录、招生说明、直博直硕招生要求。

其他类别的考生11月份申请,来年3月份考试,见每年的对外招生目录(10月底上网)。

3.9月份考试由院系组织,持身份证参加考试,无需下载准考证。

3月份由学校组织考试,3月初网上下载准考证,以准考证上考试科目、时间、地点为准。

4.成绩公布约在考试后20天左右,用自己的ID号查询。

5.拟录取结果5月份向院系查询。

6.5月中下旬调档签协议。

7.6月底或7月初,档案审查无误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网研院普通招考博士生报名申请时间为2018年11月1日-11月30日。

其他院系报名申请时间为2018年8月24日-9月7日,综合考核时间为2018年9月中下旬,院系如在九月完成招生计划将不再组织后期招生,部分院系九月如未完成招生计划将组织十一月报名。

考试时间安排: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2019年公开招考博士生需参加资格审查及外语考试,安排如下:资格审查时间、地点:9月15日上午9:00-10:00,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6C202;外语考试时间、地点:9月15日上午10:00-12:00,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6C202;四、申请材料1)清华大学2019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网上报名后打印);2)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原件(须授课单位盖章);3)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不用提交此材料);4)两封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职称为副教授(或相当职称)或以上的专家的推荐信;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往届生)或论文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应届生);6)根据招生专业目录上拟报考导师的研究方向,撰写一份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必须和导师联系后撰写,且不少于2000字);7)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或其它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成绩单复印件;8)其它能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包括发表论文、专利或论文正式录用函的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硕士以来个人学习和工作简历等。

注:①若申请材料不全,申请将不予受理;②请尽可能提供详细材料,供面试专家和招生小组评分使用;③面试时需提供所提交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

一旦发现造假行为,将取消其面试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五、考博分数2019年公开招考博士生拟录取人数为33人,分值为68-86分;其中:建筑学专业17个,分值为68-86分加权系数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外语口语5%、基础外语15%、专业理论20%、综合面试60%。

六、导师介绍郑泉水1989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

2009年起担任清华学堂钱学森班创办首席教授;2010年起担任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创办主任。

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曾任中国力学学会旗舰杂志《力学学报》和ActaMechanicaSinica主编、中国力学学会学会副理事长。

曾担任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办院长、清华大学-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XIN中心创办主任。

郑泉水目前的兴趣集中在结构超滑(近零摩擦、零磨损)、极端疏水、和人工智能张量底层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技术开发,以及拔尖创新型学生的培养。

尤其是他在结构超滑领域突破性工作,被评价为“立刻将这个现象的研究从学术兴趣转化到实际应用”,“极大地影响和推进我们的摩擦学领域”。

在这些领域,他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次(2004,2017,均为第一获奖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一等奖各一次(2005,2018)。

所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三名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1.结构超滑摩擦和磨损涉及力学、材料、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和机械、能源、环境、医疗等工程技术,对经济和人类社会影响巨大。

据统计,全球约25%的一次性能源浪费在摩擦过程中,80%的机械部件损坏来自于磨损(单此一项就导致工业化国家经济损失约占GDP的5%~7%)。

对未来影响更大的是,摩擦磨损使得许多梦寐以求、潜力无限的高端技术无法实现。

2.极端疏水结构超滑的深层物理机制,源于范德华固体介质界面间的极低相互作用以及其界面的光滑。

有没有可能在固-液界面间也形成极低的粘附呢?现实中我们常见的是,尽管风声呼呼,下雨天高速行驶汽车玻璃上的小水滴却很难被吹走;而在自然界,小水滴却不仅能在荷叶表面上滚来滚去,还能同时带走荷叶表面上的脏物,这是因为荷叶和水滴接触区固-液界面间存在着极低的粘附!这个所谓的荷叶效应,称作为超疏水(Superhydrophobicity),其机理的揭示是1997年人们首次观察到了荷叶表面的微纳结构,使得水滴仅仅能接触到很小比例的表面面积。

3.人工智能张量底层技术从1985年开始的十多年间,郑泉水投入了主要研究精力用于高阶张量及非线性、各向异性张量函数的研究[11],建立了现代张量函数表示理论[12],构筑了其作为材料本构方程不变性研究的一个关键理论基础。

这项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用来建立了50多种非线性本构方程。

自2000年后,郑泉水的主要研究精力转向了结构超滑和极端疏水领域,搁置了看上去一时还难有直接的关键技术应用的高阶张量等理论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最近数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了一个突然间好像到处可用的阶段,而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无不涉及十分复杂的高阶张量[20]。

自2017年开始,郑泉水课题组开始与人工智能企业合作,进行高阶张量理论应用于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的探索。

郑丽丽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背景1980-1985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热物理工程系,学士1985-1988年中国科技大学热物理工程系,硕士1990-1994年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博士研究领域湍流燃烧,晶体生长,热等离子态喷涂,计算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研究概况从事多尺度、多相流、化学反应、磁电及热流间复杂强耦合作用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包括(1)超音速湍流燃烧理论与数值模拟;(2)高速火焰和热等离子体喷涂机理和过程优化模拟与实验;(3)材料制备及晶体生长实验和理论;(4)电磁场对材料制作过程和材料微结构形成的影响;(5)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应用与开发;(6)生物流体力学与脑积水病变机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