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题
古典诗文
12-23 1456
古典诗词鉴赏专题训练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燕诗
粱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敖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
顾,随风四傲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匆悲,
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惫,令日尔应知。
① 按照诗人对自己诗歌的,这是一首“讽喻诗”,请你谈谈这首诗歌“讽喻”(规劝)的是什么。
(4分)
答.
②赏析“青虫不易捕……一一刷毛衣”这10个诗句。
(4分)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8分)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诗中“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与杜甫《兵车行》中的“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都写到了古战场,两相比较
(1)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共同之处?
(2)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3、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双调]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
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1)这支小令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写景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每小题4分)
东岗晚步
李弥逊
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
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
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
(1)这首诗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⑴从诗中“柳深青”、“柳絮飞”可以看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⑵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
请结合诗内容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分)
答: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陕西省2012学年高三专题测试卷--诗歌鉴赏参考解答
1、①答:规劝年轻人要记住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辛苦。
(4分,酌情给分)
②答:这10个诗句刻画双燕为了抚育子女而辛苦操劳,为了孩子们能不挨饿而不知疲倦地劳作,甚至消瘦了自己的身体。
还写了双燕为了孩子今后能独立生活,负担起了教育的责任。
诗人恰到好处地用物类比人,字字写燕,却字字都在写入,起到了很好的感染和教化作用。
(内容解说2分,技巧评说2分。
酌情给分)
2、(1)都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的同情、感慨。
(4分,意思对即可。
)(2)王诗--通过对塞外古战场黄尘、白骨、蓬蒿等具体现实景象的描绘,寓情于景。
/使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自然。
杜诗--“君不见”三字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表现出青海古战场情景:“无人收”则直抒胸臆,渲泄出怨愤之情。
/使用反问的语气,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
(4分。
答出其中一个角度即可。
)
3、(1)④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秀丽。
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
②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
“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魇脊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
(2)动静结合。
江中流水生烟,岸上山岚耸翠,一动一静;画檐、荷花安静恬淡,而涉鸥在舞。
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驶来.酒旗在迎风招展,于宁静中显出一派生机。
4、参考答案(1)勾画了一幅诗人在清新而饶有生气的乡村傍晚中扶杖散步的图景,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
(2)尾联写自怜白头,回首中原战鼓,深感发白身闲,表现了心系国事,为无法挽救国家命运而感慨无穷。
[解析这是一首具有浓厚乡间气息的诗歌,诗人形象很鲜明,表现了他扶杖散步的情景。
这与陶潜的田园诗有相通之处。
后两句是对上文的折,面对着这些美好的景色,又联想到国家的危难,诗人怎能不发出感慨呢?]
5、(8分)
⑴惆怅、伤感(3分)
⑵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
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
(5分)
6、(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
(意思对即可)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
(意思的即可)
(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
(其他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