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政策概述
我国的生态补偿政策仍很不完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没有得到重视,现有的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缺乏对生态补偿的明确规定,国家重要生态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生态税费制度尚未建立,扶贫工作与生态补偿脱节等。
生态补偿涉及到公共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关系复杂,头绪繁多,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基础薄弱,需要深化认识。
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技术方法;生态环境税费政策制订和实践;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体制;生态保护的市场化政策和产业化政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补偿机制;自然资源核算和绿色GDP核算等。
要特别注意结合我国国情,分地区、分类型进行研究。
国家环保总局指出加强部门合作,共同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整体,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近几年的事实已经说明,大范围生态补偿机制不可能由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建立起来,只有建立部门联系、下上联动的综合机制,生态补偿政策才能奏效。
要加强国际合作。
世界银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扶贫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区域环境保护、自然灾害控制、生态保护的公共参与、生态建设补偿政策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很多项目,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为我们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们应该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增加合作项目,改进合作方式,丰富合作内容,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促进我国生态补偿的研究与实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