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讲解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讲解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篇一:高中政治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和规范一、政治主观性试题学生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1、基础知识未落实:①概念界定不清——判断失误;②观点理解不透——迁移失败;③知识表述不全——要点失缺;④人文通识不广——思维失活。
2、常规能力未到位:①无法提炼有效信息——茫然失措,切题困难;②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思路不清,运用失当;③没有结合热点分析——东拉西扯,要点不明;④难以形成稳定观点——观点游离,点睛缺失。
3、解题技巧未掌握:①命题特点不清——定位不准;②问题要求不明——破题不易;③答题过程不白——思路不顺;④答题套路不熟——得分不高。
4、思维、答案有欠缺:①术语不准,辞不达意;②层次不清,逻辑混乱;③答案不全,丢三落四;④主次不分,详略不当;⑤不分段落,一逗到底;⑥书写潦草,难以评判。
二、主观题的类型(一)“是什么”类的设问除了“是什么”还有“体现”和“反映”等设问方式。
(二)“为什么”类的设问除了“为什么”还有“原因”、“依据”、“意义”、“影响”等设问方式。
(三)“怎样做”类的设问除了“怎样做”,还有“如何”、“建议”、“对策”、“启示”等设问方式。
(四)此外,“理解”、“认识”等设问出现时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方面考虑,但是否要从这三方面组织答案,要视具体试题而定。
三、主观题解题的技巧和规范总的来说,主观题解题要做到“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根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系实际要对齐,列出提纲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
”(一)审题:审题过程“六部曲”(看、抓、悟、联、列、思)1、看:看什么——看设问;2、抓:抓什么——抓住材料和设问的关键词、中心意思;怎么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导法”来抓;3、悟:悟什么——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怎么悟——从题目的材料出发,去思考该题所处的时政背景,从而判断出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考查什么知识内容);4、联:联什么——紧扣题目、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怎么联——准确完整地联想相应的知识网和相关热点背景;5、列:列什么——列出答题纲要(即如何组织答案);怎么列——按照前面的四部曲的内容,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内容按先后依次有序地列出答案要点;6、思:思什么——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怎么思——倒推重审题,注意题目的分值(看分作答)。
(二)答题:组织答案要注意要点、语言、结构、条理、详略、内容、书写等几个方面。
1、组织答案必须分段、分点、标序号,以要点的形式展现出来。
2、答案语言要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术语;表述要严密,严禁使用“文学化”和“生活化”的语言答题。
3、逻辑严密,表述必须简练。
注意语句冗长,画蛇添足的答案不容易得分。
4、每个要点必须按照“知识点+材料分析”的结构按顺序组织的。
5、要注意看分答题,即根据每题的分数确定回答几个要点。
一般来说,每题答案要点数不超过4个,每个要点分数通常设置为2分或3分;如果你对答案无把握,可以多写1至2个要点,但要点数一般不能超过5个。
6、在答题时要把与设问联系最紧密的最有把握的答案要点放在最前面,把没有把握或是认为与设问联系较小的答案放在最后。
7、字迹书写要整洁,如果要涂改,不要使用胶带纸和涂改液,将写错部分用括号括出,并划一道斜线表示删除。
禁止将错误部分用多道线划去甚至划成了墨团。
四、主观题特殊题型的解法:一些特殊题型除了上述解题步骤外,在审题和组织答案方面还有其它特殊要求。
(一)图表题:图表类材料主观题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此类题目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信息量大、可比性强等特点,对考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图表题可分图式和表格式两种,图式有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饼状图、扇形图等;表格式的又有横向排列和纵向排列之别。
图表题一般是用来考察《经济生活》的知识,此类题解题时要注意:(1)审题:审图表题必须要做到“三读”①读标题、表头:标题、表头是该图表的范围要求,答题必须在标题、表头范围内进行。
读标题、表头可以明确考查方向。
②读图表(横读、竖读、横竖读):图表是本题目的具体内容。
读数据,解读经济现象:一看,即认真审读图表,提取表格反映的有效信息。
一个完整的表格一般由名称、项目名称、具体内容、表注等部分组成。
在审读图表时应认真、仔细,避免遗漏。
不论那类图表都要进行横读、竖读、横竖读,通过“三比”找联系:“横向比”,一般为单项在不同时期的表现,重点找“变化”;“纵向比”,一般为不同项目之间比较,重点找“差距”(“行比”、“列比”完成后,还要注意找出二者综合反映的内容);“表与表比、表与文字材料比”,多个表格的材料题,表格之间一般为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或一个问题的原因或结果,重点找它们之间的“关系”。
③读注释:注释是图表的补充内容,图表没有说清楚,或者有新术语时,通过注释补充出来或解释清楚。
使考生补充认识或加深理解。
不过此“三读”必须是宏观去读,不能就图表的个别数字或具体情况抓住不放,这样就会陷入死胡同。
(2)组织答案:要“直读+意读”①组织答案既要有“直读”即写出图标直接反映的信息,又要有“意读”即写出图标信息所蕴含的教材知识和时政。
②“直读”时必须写清时间变化、横比与纵比结果。
(二)辨析题辨析题的题型由辨和析两部分组成,它的特点是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辨是辨别判断,析是指对判断的说明。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而且可以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这种题型难度大、要求高、区分度强,因此解读辨析题对提高学生的应试水平尤为重要。
目前江苏高考没有设置辨析题这一题型,但在部分题目中会出现类似辨析题的题目。
如材料中出现一个判断,让你谈谈对这一判断的看法。
解答此类题型需注意:(1)审题:①如果题目用古汉语、格言、俗语等作材料,先分析其含义,明确题中所述概念。
②审清题目到底分几层意思,以防漏答。
③对每层意思的观点先辨后析(或先析后得结论)。
“辨”即说明该层意思的观点正确还是错误,或什么条件下正确,什么条件下错误。
“析”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说明正确或错误的原因,即指出其理论依据。
④指明坚持正确观点的意义,揭露错误观点的实质或危害(这个步骤有的题目不作要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组织答案:①答题时先分析正确的部分,后分析错误的部分,分析的重点要放在错误的部分上。
②一般来说,辨析的命题通常是正误混杂型或条件欠缺型,因此判断要用“不完全正确”、“是片面的”表述而不要用“这是错误的”表述。
③对命题的判断一定要放在最后,有利于得分。
因此,辨析题的答题步骤应如下:第一步,指出题目中观点正确或合理的部分,并说明理由;第二步,指出题目中不合理的部分,说明理由,并提出正确的观点或补充条件使其成立(答案的重点);第三步,总结并作出判断。
(三)“提出建议并说明依据”类(1)审题:①此类题目在审题时必须先考虑依据,后思考建议。
②建议必须具体化,不能过于笼统。
(2)组织答案:答案顺序必须是具体建议(结合材料)在前,依据(知识点)在后,两者一一对应,即采用“结合材料提建议+知识点”的模式。
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篇二:高中政治主观题赢取高分答题技巧大汇总政治主观试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和考试中学生最怕,失分最多的依然是主观题。
因此从教学与备考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政治主观题答题规范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得分率就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师生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下面我要讲的就是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和做法。
一、主观题失分的主要表现1、审题不清,答错答题的范围,即答非所问。
例如,题目要求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政治常识甚至哲学常识的知识来回答;题目要求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来回答,有些学生却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来回答。
2、张冠李戴,答案前后不对应。
这在哲学试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前面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后面却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前面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后面却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与其相对应等等。
4、使用专业术语不规范,导致文字表达不准确,甚至表述错误。
例如,人民民主专政写成人民民主专制;矛盾的斗争性说成是矛盾的战斗性;经济效益的提高写成利润的提高等等。
5、思维混乱,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
二、主观题失分的原因1、直接原因。
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
2、根本原因。
知识结构的欠缺。
三、规范化答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审设问1、明确知识范围:知识类别: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知识形态:微观、中观、宏观2、明确问题指向: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3、明确设问主体:经济学:政府、企业、个人等政治学:国家、政党、公民等第二步:审材料1、读材料时既要把握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隐性信息。
2、回归教材,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解答。
读题时,必须判明答题要用到教材中的哪几课、哪几节、哪几框的内容。
这样就缩小了思考的范围。
3、根据题目的要求恰如其分地引用、组织某方面的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第三步:调用知识1、依据关键词,直接调用(关键词本身是学科基本概念,则直接调用)2、把握知识联系,联系调用(依据关键词,通过演绎、推导,找到可用知识)3、概括具体信息,归纳调用(关键词比较具体,与学科理论不能直接对应'则先归纳再调用)4、依据设问,有效调用(知识调用要根据设问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调用,反对盲目堆砌和过度引申)第四步:确定答题思路1、确定大逻辑:要点之间的逻辑,包括有几个要点,要点之间如何排列;2、确定小逻辑:要点自身的逻辑,即要点如何展开,包括有几个关键词,如何排列。
第五步:写答案(我把它称之为书写答案的“四个现代化”)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反对语句冗长、画蛇添足4、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字连篇(特别提示:突出关键词,突出得分点)总之,要想提高主观题的`得分率,答案必须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
“外在美”就是表述清晰整洁、层次分明、格式规范、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准确、完整、严谨、思路清晰、符合逻辑,做到知识性与逻辑性、思想性的统一。
根据以上理论下面是我对09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38题的解析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