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对策

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对策

我国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对策
国际新闻报道:欧元区和英国昨天相继传出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坏消息,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即将陷入衰退的担忧;在这同时,多国企业大幅度削减盈利预估,致使欧美股市紧跟亚洲市场之后猛跌,全球经济已面临8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到新加坡时间今日凌晨零时,华尔街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滑279.40点,或跌3.21%,报8411.85。

纽约自动报价综合指数跌37.14点,或2.32%,报1566.77。

欧洲三大股市闭市时,伦敦FTSE100指数下滑5.0%,巴黎CAC40指数下滑3.54%,法兰克福DAX30指数也下滑4.96%,这意味着欧洲原已疲弱的经济进一步大幅度恶化.孤悬欧陆外的英国一样糟糕,该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萎缩了0.5%,这是1992年以来头一遭。

由于自家后院起火,投资者纷纷将资金撤出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较小经济体,导致这些经济体的股市和它们的货币承受巨大的压力。

昨天,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新兴市场指数也猛跌超过6%,这些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在这个星期内已下滑超过15%,过去四年所取得的涨幅在这几天内就化为乌有。

伦敦嘉诚证券分析员温德尔说:“主要发达经济体,不是已陷入经济衰退,就是正要陷入经济衰退。

市场担心,会有很多国家主要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经济体系将瓦解。

现在,金融危机已经扩大为经济危机,从东京、巴黎至纽约的多个企业面对市场凋萎的困境。

世界知名电子产品制造商新力公司和美国零售网站都因消费需求疲弱,不得不削减了销售预测。

多家欧洲大型汽车公司以及法航荷航集团,皆宣布大幅度减产或节约措施。

另外,由于原油价格大跌,昨天几乎跌穿每桶60美元,创下16个月来的新低.人们似乎还难以相信,经济危机已经像风暴一样席卷全球了!
众所周知,最近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从这一次危机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我国经济和中国的企业受到了什么影响?对我们而言,中国企业到底是机遇大还是挑战大?
首先,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由价格泡沫所引起,价格泡沫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市场。

美国将问题转移到金融衍生品是在混淆概念,其根本问题就是房地产泡沫过渡膨胀,最终导致不可收拾的局面。

其次,金融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国的金融机制,即信用衍生产品,普通的债券本金和利益都是可以预期的,衍生化后,本金变化了,利率也变化了。

如利率可以与汇率挂钩,利率可以跟很多因素挂钩,这样就使风险更加扩大化。

尤其是期货,利率一高,亏损的数字就成了天文数字,这使整个经济分为两极,一方是巨大的盈利,一方是巨大的亏损,经济体系就无法平衡。

面对这种局面,目前各国政府都在尽力挽回金融危机局面,但究竟有多大效果?包括现在欧洲、美国所有的注资,包括成立各类基金的目的主要是让市场稳定,整体在根上并没有做实质性的动作,目的就是各国央行联合起来,给市场信心,先让金融系统稳定,让实体经济正常运营。

说到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目前的影响,其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对于这场危机能持续多长的问题,经济学家是非常难预测的,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定义,金融风暴或者金融危机,它的表象是什么呢?是一系列的金融机构破产,从而带来的短期借贷市场的崩溃。

如果把这个定义成金融危机最核心的话,我个人预计七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加上美联储上万亿的直接印钞票的措施,基本上应该能够在三个月到半年之内,稳
定住美国的金融市场。

但是稳定了金融市场不等于美国的实体经济不会进入衰退,恰恰相反,我个人认为美国的实体经济应该会进入一个比较短暂的、比较温和的,但是时间非常长的衰退,恐怕长达五六年甚至十年。

这场危机当中,在全球救市的集体行动当中,我觉得中国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干好,由于要面对的主要是外来的危机冲击,所以我们的对外经济政策如何把握将是关键。

这方面有三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外汇政策建议大胆实行一步到位的改革,减弱危机的冲击。

所谓一步到位,一个是坚持人民币的稳定坚挺。

注意不是对美元的稳定,美元的贬值还有相关危机较重的国家的货币的贬值已难以避免,在外围货币的全面贬值中,中国没有必要为维持相应的币值而主动贬值。

在外围危机导致相关货币贬值的情况下,保持本币坚挺,反而对本国国民经济有利,同时也对外围危机的挽救有利。

只要能够启动内需,也不用担心出现日本当年升值之后长期不振的局面,因为中国有日本比拟不了的内需潜在能量。

这样,人民币币值的升值完全可以放开了。

所以另一个内容是全面推动汇率变动完全市场化。

只要国内形势保持稳定,就可以坚决推进。

第二个建议。

鉴于我国外汇管制制度不完善,管理能力偏弱,建议增加对资本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避免外汇资金的大量进出的冲击。

当然,这也是银行业务的扩大,有可能也是一项增加收入的安排,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同时,这更是我国宏观调控中对资本市场的一个有力控制工具。

第三个建议,充分利用好我国的外汇资产,服务本体经济。

对于外汇资产的形态的处理,从经济的泡沫效应原理来分析,有一个原则要坚持,就是尽量让资金与本体经济相关,做纯粹的体外流动只是借钱给人用的行为,于本体经济的发展益处不大。

所以大量的购入外国国债,外国公司股份,纯粹的境外投资扩张,都意义不大。

保留一定数量的外汇平衡资金就够了,其他的尽量交给国内民间企业和个人处理为好。

在各国主权意识十分浓厚的今天,过量的全球扩张,虽然有利益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却要考虑对国民经济的挤出效应,如何实现外汇资产的本国经济贡献最大化是很值的衡量的。

目前的较好的利用,是购买各种资源做战略储备。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层次,中国的企业成熟度都还有较大欠缺,美国等发达国家实力依然雄厚,还不是中国经济向外扩张的时候。

特别是危机远远没有见底,轻率购买外国各种资产,很有可能出现得不偿失的局面。

但现在国外又急需外汇流动性的回归,建议争取换取各种资源或资源性产权,不要购入过量外国国债、银行类资产。

特别是在目前国内成本被国际过分带动的情况下,更要充分利用外汇资金适当购入以有效压缩国内经济成本,以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这场危机,格林斯潘说是百年不遇,有危机也必然有机遇,我们中国怎么能抓住其中的机遇,确保我们下一个三十年的经济也能像现在一样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经济能够完成从一个落后的经济变成一个富强的经济体呢?我个人分析,未来三十年对中国经济的最大冲击还是来自于西方国家、发达国家的金融界,而发达国家的金融界主要是一批金融机构,我个人认为应该紧紧抓住这次历史机遇,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抄底。

我的目的是说撒开了平均式地去投资,总有若干主流的金融机构是会生存下来,如果在主流机会里三到四个,我们有1%到5%的股权的话,我们就有知情权了。

未来如果金融经济开放了,他们想来炒作人民币
的资产,我们事先知道,甚至可以有控制权,这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