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的主要养护作业方法

路面的主要养护作业方法

(二)路面养护工程作业方案、方法和措施路面养护的主要内容包括:路面的日常保养、沥青路面灌缝、水泥砼路面灌缝及路面面板破除及更换以及因路损而产生的路面修补及业主指令的有关作业。

为完成上述工作,需要组建一个15~18人左右的路面养护专业施工队,要有路面技术员及沥青混凝土、机械操作等技术工人,其余配备普通力工。

应配置的主要设备有:小型发电机1台、除雪机8台、撒盐机8台、路面清扫车1台、空压机2台、多功能养护车1台、平板振动夯2台、路面切割机2台、风镐2台、冲击夯1台、小型压路机1台、客货车2辆、夜间施工照明设备2套、洒水车1台、拖板车1台、小型铣刨机1台及其它常用小型养护机具若干。

1、沥青路面裂缝的修理:(1)由于路面基层温缩、干缩引起的纵、横向裂缝,缝宽在6MM以内的,宜将缝隙刷扫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去尘土后,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撒料法封堵;缝宽在6MM以上的,应剔除缝内杂物和松动的缝隙边缘,或沿裂缝开槽后用压缩空气吹净,采用砂粒式或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并用烙铁封口,随即撒砂、扫匀;也可采用乳化沥青混合料填充。

(2)对轻微的裂缝.在高温季节采用喷沥青雾或喷洒沥青撒料压入法修理,或进行小面积封层;在低温、潮湿季节宜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封层或采用相应级配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3)因土基、路面基层的病害或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类破损,首先应处理土基或基层,然后再修复路面;(4)因路面用沥青性能不好或路龄较长,产生较大面积的裂缝,但强度尚好时。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可选用下列修理方法:a.改性乳化沥青封层。

b.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或先铺设土工布后,再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合料上封层。

c.橡胶沥青薄层罩面。

(5)路面麻面、松散的修理方法:a.因低气温施工的沥青面层造成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时清扫干净,重做喷油封层,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实;如在低温潮湿季节,可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修理;小面积麻面可用乳化沥青封层修理;b.由于油温过高,粘结料老化而造成松散者,应挖除重铺;c.由于基层或土基松软变形而引起的松散,应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的病害,而后重做路面;d.如因采用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差造成松散,则应在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增粘剂或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或用石灰浆处理粗集料等抗剥离措施,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力,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6)路面油包的修理方法:a.在气温较高时(或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将油包铲除,而后找补平整,再用烙铁烙平。

b.属于油钉或撤漏形成的油包,在气温高时铲去即可。

(7)路面拥包的修理方法:a.属于基层原因引起较严重的拥包,用挖补方法先处理基层,然后再重做面层。

b.由于面层原因引起较严重的拥包,应在气温较高时(或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铲除,而后找补平顺,用烙铁烙平;面层较厚、拥包范围较大、气温较低时,可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平。

c.已趋稳定的轻微拥包,可在高温时直接铲平。

(8)路面泛油的修理方法:a.对于泛油路段,应先取样作抽提试验,求算出油石比,然后确定不同的处治措施b.含油量高的严重泛油路段,一般在高温季节撒料强压处理,先撒一层S10(10~15MM)或更粗些的碎石,用重型压路机强压入,达到基本稳定后,再分次撒S12(5~10MM)的碎石,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c.泛油较重路段,根据情况可先撒S12(5~10mm)的碎石,待稳定后,再撒S14(3~5MM)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

d.轻度泛油,可撒S14(3~5MM)的石屑或粗砂,通过行车碾压至不粘轮为度。

e.撒料必须先撒粗料后撒细料,撒布要均匀,无堆积、无空白;均匀压人。

f.在行车碾压过程中,要及时扫回飞散的集料.待泛油稳定将多余的集料清扫回收。

(9)路面坑槽的修理方法:路面的基层完好,仅面层有坑槽时,应按下列方法修理:a.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按“圆洞方补”原则.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正方形或长方形);若采用沥青混合料预制快修补,则应划出尺寸等于预制块倍数的轮廓线。

b.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槽壁要垂直,并将槽底、槽壁消除干净;c.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或选用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铺平,并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塞预制块四周接缝烙平压实;新填铺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d.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

制备工艺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热拌法、冷拌法(热油冷料拌和)或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袋装预拌乳化沥青混合料等,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

如路面基层损坏.应针对损坏原因.先处理基层病害,再修复面层。

对于小面积的基层损坏,一般用C30混凝土修补。

(10)在雨雪连绵的寒冷时节,为控制坑槽扩展,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补坑槽,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修复。

(11)路面脱皮的修理方法:a.属于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良而脱皮者,应先清除脱落和已松动部分,清扫干净,喷洒透层沥青后,重新铺面层;b.属于面层本身颗粒重叠、油料分布不均匀脱皮的,应将面层修复;c.由于面层与封层没有粘结好,初期养护不良而引起脱皮,应先清除脱皮和松动部分,清扫干净后,洒上粘层沥青,重新封层;(12)路面沉陷的修理方法:a.仅由于面层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和轻微下沉,如土基和基层都已密实稳定,可拉毛、扫净、洒粘层沥青后把沉陷部分填补到与原路面平齐。

b.如因上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的沉陷,应先将土基和基层修理好后,再修复而层。

c.桥头路面沉陷,应及时填铺平顺。

(13)路面车辙的修理方法:属于表面性磨损过度出现的车辙,应按下列方法修理:a.采用路面铣刨机或风镐翻松车辙表面一定深度(如10~20mm),并清除干净。

b.铺筑前先喷洒 0.3~0.5kg/m2粘层沥青。

c.采用与原路面结构相同的沥青混合料铺筑,恢复路面横坡。

d.周围接茬处要烙平密合、碾压密实。

属于路面内横向推挤形成横向波形车辙,且已稳定的,宜接上款步骤铣高补低恢复路面横坡;如因不稳定夹层引起,则应清除不稳定层,重铺面层。

属于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可按处理路面沉陷的方法进行修理。

(14)路面波浪、搓板的修理方法;a.如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应先处理基层,再铺面层。

b.如面层和基层间有夹层,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夹层后,喷洒透层沥青.重铺面层。

c.小面积面层搓板(波浪).也可在波谷内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起伏较大者,则铲除波峰部分进行重铺;大面积波浪(搓板),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削波峰后重新罩面。

(15)路面翻浆的修理方法:a.由于面层成型不好,雨、雪水下渗引起基层表面轻度发软或冻胀而形成轻微翻浆,可于春融季节及水分蒸发后,修理平整,促使成型。

b.低气温施工的石灰土基层。

发生上层翻浆,应挖除到坚硬处,另换新料修补基层和重铺面层;或根据条件,采用短期封闭交通的办法防止翻浆蔓延扩大。

c.由于排水不良造成的翻浆,应采取加深边沟、设置盲沟等排水措施,或采用水稳性好的垫层、基层重新修复路面。

(16)高温防车辙的控制方法:a.诱导行车控制渠化交通:可用交通施工标志诱导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路线,避免单一的渠化交通。

b.高温洒水降温处理:在高温季节,在路面上喷洒凉水,降低路面的温度,起到降温的目的。

(17)路面铣刨作业a.根据要求进行全线路况调查确定需铣刨段落的长度和宽度。

b.铣刨前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出作业申请,监理工程师审查铣刨作业机械、人员、安全措施等是否满足作业要求,方可进行铣刨作业。

c.铣刨应保证纵向边线的顺直,铣刨时铣刨机边线控制以标线作为行走控制线,行车道与超车道间因是虚线,由人工用挂线划出无标线部分。

d.对于车辙绝对深度在2厘米以下的,采用微表处的路段,应铣刨到基准面1.5厘米以下;大于2厘米的路段采用热拌沥青摊铺的路段,根据现场铣刨的情况确定具体的铣刨深度。

桥涵结构物前的路段,车辙深度较小的,应提前完成铣刨过渡段。

e.铣刨后应进行清扫并用高压空气吹扫,检查达到洁净为止,必要时采用高压水枪冲洗。

f.铣刨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段落的铣刨作业,对不合格的段落必须重新铣刨,直到合格为止。

g.铣刨质量要求:采用精铣刨,边线应顺正、铣刨面表面平整洁净无尘。

铣刨的沥青废料的所有权归业主,其处理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指示并经业主同意。

2、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养护(1)面板裂缝和接缝养护①清缝:用切缝机具开槽或清除旧填缝料及其他杂物,再用吹尘器将缝内灰土吹干净,同时对缝壁及缝沿进行清理,保证缝内处于干净和干燥状态,确保密封胶的施工质量。

②填缝:用抹刀或打胶枪把聚氨脂类材料填入裂缝中,灌注深度一般为30-40mm,施工后应略底于水泥混凝土路面2mm。

③养生:填缝施工完毕后,根据天气温度情况,一般封闭养生1~3小时后开放交通。

④填缝料技术要求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中的有关规定。

⑤坑洞修补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具体要求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第7.8.1节执行。

(2)破除面板处理①确定位置:根据业主指示,确定具体需破除面板。

②采用水泥砼破碎设备对面板进行破除,破除后需将砼渣清运至业主指定范围内。

③水稳基层如出现表面松散等病害,需对其进行修复,可先铲除松散水稳集料,清理干净后用C20混凝土分层浇筑修复,水稳修复厚度不小于20cm;水稳基层如出现裂缝可采用水泥净浆灌注(水泥:水=1:2)。

④塑性土换填:水稳层修复时,若土基含水量过大,应将塑性土挖除,还填8%灰土,石灰土用土需采用塑性指数为15~20的原状土,并经过破碎过筛,土颗粒粒径符合要求,石灰需采用三级及以上的石灰,石灰土施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要求。

⑤浇筑混凝土具体要求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执行。

⑥浇筑混凝土面板在浇筑完成一年之内发生损坏,承包人无偿更换。

3、车辙处理--微表处施工(1)施工前应准备符合要求的乳化沥青、矿料、水、填料等材料,同时提供正式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所有路用材料都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微表处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设计进行施工,要加强与沥青供应站的密切联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施工期内的气温应大于10℃,现场人员要注意气象预报及天气变化,严禁在雨天施工。

(2)施工准备微表处施工前,应预先对原路面进行路况调查,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并协调相关部门对病害进行处理,修补后原路面应符合本规范第1条要求,方可进行施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