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摘要:中小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力军。
本文首先剖析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其次分析了中小企业的自身优势和机遇,最后为使中小企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困难;优势;机遇;措施Abstract: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major industry 's indispensible partners and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y serve as a fundamental force in promoting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y are becoming the main force to develop social productivity gradually。
At firs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major difficulti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in their develop process。
Secondly,it analyses enterprises ' advantages and opportunities。
Last but not least,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ions to develop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
es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ifficulties ;advantages;opportunities;suggestions一.中小企业的含义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人们对中小企业都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确切、完整的界定。
如能对中小企业进行科学的界定,将有利于分析和把握不同企业的规模结构,了解不同规模解构企业情况,更好的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
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
中国于 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 ,规定了 各个行业中小企业的标准。
标准如下表所示。
我国中小企业划分标准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 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不同国家、 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 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 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
般而言, 各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 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 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全哲洙说:“作为市场主体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生产经营遇到了较大困难,主要面临" 两高两难" 问题,即成本高、税费过高、融资难、招工难。
”2.1成本增加。
近几年,由于劳动力、资金、原材料、土地和资源环境成本不断攀升,中国已经逐步告别低成本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节约资源和保持生态环境的政策要求下,企业节能减排费用支出增加,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有所提高。
对于依赖“成本驱动”,并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而言,做实业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面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新趋势,中小企业将面临新的冲击。
对于本小利薄的中小企业来讲,生产要素成本剧增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
2.2 融资难度增加。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一直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偿债能力弱、融资规模较小、财务规范性差、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等问题,多数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弱,影响其资金偿还能力,所以中小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十分困难。
另外,中小企业从创业板融资也很困难,尽管创业板门槛不高,达到这个门槛的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实际上能够上市的企业情况远远高于门槛指标,创业板也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1] 2009 年全国工商联进行了一项重点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基本未能得到解决,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的中小型企业缺乏正规的融资来源,这与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
截止到2010 年,我国金融机构1465万亿元的短期贷款中,乡镇企业9004 亿元,私营及个体经济6896亿元,二者之和只占全国的10.85%。
证券市场上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中小板,出现了“大多、中少、小无”的严重不合理现象,目前在中小板340 多家上市公司中,按其上市前一年的销售收入规模来衡量,大型企业占2/3,中型企业占1/3,小型企业一家都没有。
另外,由于中小企业的信誉度普遍不高,交易要求使用现金结算,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
而民间融资非常活跃,也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
2.3 结构性用工短缺矛盾凸显。
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40%的企业认为是人才问题,仅排在资金问题之后。
企业反映,人才“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
部分企业表示极缺高级技工人才,以致影响到其扩大产能。
特别是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工资待遇低、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等问题影响,招工难问题较为突出。
[2] 中小企业招聘员工所提供的报酬相对应于财力雄厚的大企业较低,导致所招聘的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不是很高。
于此同时,由于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十分严重。
三.中小企业的自身优势对中小企业而言,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方面都远逊于大型企业。
但是中小企业有很多自身方面的优势:机动灵活,善于应变;组织结构简单,工作效率提高;勇于创新,富于进取。
3.1“小”、“灵”、“快”与大型企业相比较, 中小企业的首要特征之一, 即在于企业规模小、经营决策权高度集中。
特别是小企业, 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 使资本追求利润的动力完全体现在经营者的积极性上。
由于经营者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反应灵敏,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合一, 既可以节约所有者的监督成本, 又有利于企业快速作出决策。
其次,中小企业员工人数较少, 组织结构简单, 个人在企业中的贡献容易被识别,因而便于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不像大企业那样在庞大的阶层化组织内容易产生怠惰与无效率的情况。
可见, 中小企业在经营决策和人员激励上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因而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迅速反应。
所谓企业小、动力大、机制灵活且有效率。
当有些大公司和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不压缩生产规模的时候, 中小企业却在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 从中获得新的发展。
3.2“小而专”和“小而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 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 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 也无法在某一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上与大企业竞争, 因而, 往往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 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上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效率, 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从世界各国的类似成功经验来看, 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 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 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 这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此外, 随着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协作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摆脱了“大而全” 、“小而全”的组织形式。
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化生产同大型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 不仅在客观上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大企业发展, 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3.3小批量、多样化一般来讲, 大批量、单一化的产品生产才能充分发挥巨额投资的装备技术优势, 但大批量的单一品种只能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主要方面的需求,当出现某些小批量的个性化需求时, 大企业往往难以满足。
因此, 面对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
虽然中小企业作为个体普遍存在经营品种单一、生产能力较低的缺点, 但从整体上看, 由于量大、点多、且行业和地域分布面广, 它们又具有贴近市场、靠近顾客和机制灵活、反应快捷的经营优势,因此,利于适应多姿多态、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 特别是在零售商业领域,居民日常零星的、多种多样的消费需求都可以通过千家万户中小企业灵活的服务方式得到满足。
“兵非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意思是说:兵力不在于愈多愈好,只要不盲目冒进,而能集中力量,判明敌情,团结内部,善于用人就行。
故中小企业的组织如能维持精简,人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就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四.中小企业面临发展的主要机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政策环境的逐渐变好,国家加大鼓励发展中小企业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中小企业正面临空间发展的机遇,主要表现在:4.1 中心企业中的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
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两级分化趋势已经出现:实力较弱的一批或是被兼并或是破产,另一批便在激烈竞争中成长并壮大起来。
目前总体实力虽然还不能和大企业相比,但却已经成为其竞争对手。
特别是近年来走出来的中小企业,已经明显的起到了示范效应。
4.2 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无限机遇与商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变得重要,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等原因造成中小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一直处于不利局面。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带来信心技术的发展,这种局面已经在快速改变。
在某些行业,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在激烈竞争中已经逐步取得优势地位。
4.3产品结构调整的深入与投资领域的扩大。
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在面对激烈竞争的时候已经开始适应市场不断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产品结构。
由于中小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经营的灵活优势,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随着国家放开一些传统垄断领域,一些有实力的中小企业已经开始或者进入了高端利润市场。
而随着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的逐步退出,中小企业的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这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总之,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中小企业投资领域正在不断拓展,中小企业发展的机会也逐渐增多,当然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增强实力,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