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鸡分销渠道分析
白羽肉鸡,从白洛克(或白温多得)中选育出来的品系,该鸡种特点是生长周期快,肉质好,是熟食、快餐企业的上佳之选。
肉鸡成活率可达九成以上,出栏时间40天,一只鸡纯利润不低于2元。
政企合作保障农民增收提速。
“这个工作比打工强多了,政府有补贴,公司包回收还有技术指导,基本没啥风险。
”射洪县明星镇龙滩村一组的何贵容就是参与养殖项目的白羽鸡养殖户。
她说,自己的第一批5000只鸡已经出栏,存活率高达98.7%,短短40天就收益了18000多元。
当笔者问到农户前期需要投入多大成本时,何贵容说,农户只需投入场地建设费和人工,养5000只鸡大概需要500个平方,每平方要自投300元左右,其中,政府每平方补贴100元;选址、规划设计都是由政府部门来服务;公司统一规划圈舍、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分户核算,并保证每出栏只肉鸡,养殖户得到不低于2元的利润。
该县畜牧局相关人员告诉笔者,白羽鸡项目以金川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全县白羽肉鸡养殖,该公司集孵抱、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产业链条完整,可以较大程度抵御养殖风险。
商品肉鸡养殖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实行一体化经营,饲养、加工、销售全部归公司;另一种是联营合同制,即是土地、鸡舍、设备大部分由农户投资,鸡苗、饲料、技术销售由公司负责。
养殖模式:“公司+农户”利于快速成长,“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企业的资本投入小,整合和扩张产能速度快,模式复制较为容易。
优势:1.行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强,并且集中度高肉鸡生产企业形成了集“原种肉鸡场到工厂化屠宰再到肉鸡制品生产加工”完整产业链条。
2.合作农户的单体规模大,向大型农场转型的趋势明显。
肉鸡产业链已经覆盖从饲料加工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垂直一体化。
3.白羽鸡的养殖在政府和企业中间实行,增强了了农民对规模养殖的信心,对养殖的销售有了可靠的保障。
有了专门的公司带动销售,使农户的销售问题得以解决,只需要安心养殖便可。
4.有稳定的渠道供应,确保固定的市场,带入到不同的消费群体当中。
投资的风险低,投入的金额少,有政府补贴,带动渠道中间商的积极性。
资金流转速度快,资金回笼性好,养殖成本低,收益好。
劣势:1.规模化或产业链延伸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但并不能避免价格周期的影响。
2.过于依赖熟食、快餐企业,渠道的宽度和广度不够,大规模的生产缓慢。
3.分散的农户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依靠,利益各自独立。
为在与公司进行交易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