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统计】2016年电影票房最全数据,你想知道的这里都有!457亿,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遭遇了十年来增速最缓慢的一年。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57.1亿元,较2015年440.6亿的成绩微涨16.4亿,同比增长3.73%;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3.72亿,同比增长8.89%。
近年来,伴随着电影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票房从2001年的不足10亿人民币发展到457亿的数字,换言之,时隔14年,中国电影票房翻了47倍,跃居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第二位。
与此同时,去年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1179块,我国成为世界上银幕数最多的国家。
但是,自2003年起年度总票房一直保持平均35%的增长率,2016年未如预期般猛增,只是略高于2015年总票房,这一成绩虽让不少电影人与投资者松了口气(至少2016年的票房不至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但或许大多数资本与业内对此都不尽满意。
2016年连续三个季度的票房下滑以及全年涨幅明显放缓,曾一度被业界实为电影市场的"拐点"与"调整"。
专家认为,去年是中国电影"跌宕起伏"的一年,观众欣赏水平与观影要求不断提高,电影创作体系发生改变,国产片的工业化进程未完善,电商票补潮退却等多个原因都值得深思,"2015年的49%的增速实际上是在一个不正常也不合理的增长方式下达到的,泡沫挤出后,不可能继续保持过猛的增幅,总会有放缓的阶段,只是今年突然增幅大减让很多人出乎意料。
"也有院线经理算了这样一笔账,"2014年全年票房为295亿,如果按照20%到25%的增幅来算,2015年顶多就330亿,2016年460亿左右属正常增幅,并不是说大盘低迷,市场变冷,而是票房数据回归理性。
"对此,新京报采访多位业内人士,独家梳理2016年电影票房表现,罗列重点数据,盘点影片表现,总结影院成绩及发展走向、各影业公司业绩及热门电影事件,回归2016年,预估2017年影市走向。
(以下所有制图:新京报孙嘉潞)1、总票房数据综述从2011年到2016年的票房走势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年度票房的增速均在30%以上,尤其是2015年总票房达440亿元,大约是2014年票房的2倍,增幅达49%。
2016年的票房并未如预期增长,直到12月23日,全年票房终于突破了440亿元的纪录,最终电影总票房虽高于2015年,但也只是稍稍高出,不仅低于业内预期,更让年初喊出的"总票房破600亿"的目标落空。
尤其从放映场次来看,在票价相差无几情况下,2016年比2015年多放映了2000多万场,但票房只多出不到20亿,可见整体上座率是如何之低。
反观北美影市,2016年北美上映电影724部,票房累计达112.5亿美元,这个成绩与去年基本持平。
纵观历史,多年来成熟的北美影市少有大起大落,基本保持着一个稳定的状态,票房与观影人次的涨跌幅都不超过10%。
2、档期票房分析现象分析1月-5月增长爆发期开年开门红3月后票房增长趋势放缓2016年开年以来,2月春节档成为票房急速增长的高峰期,单月全国电影总票房高达约69亿,其中国产片收报66.3亿,占当月总票房的96.3%,单是春节档累计票房就高达36亿,比去年同期增长52%。
2月8日刷新单日票房纪录,整个2月也打破多项纪录,其中《美人鱼》当月一举斩获超过32亿,成为主要功臣。
从3月到5月,每月平均票房维持在30亿到40亿左右,票房增长趋势放缓。
其中,3月过亿影片仅有6部,唯一入选的国产片《叶问3》还被卷入偷票房的丑闻。
△ 《美人鱼》是开年票房爆发期的大功臣6月- 9月步入低迷期暑期档"生病"为五年来第一次大下滑从2013年开始,暑期档都维持着每年超过30%的增速,是全年最受瞩目的档期之一,2016年暑期档票房为124.2亿,是五年来首次大下滑。
整个暑期档共有95部电影上映,较2015年数量上增加11%,但数部电影压阵也无法挽回颓势,全程无爆款、无黑马"杀出重围"。
以往受追捧的"大IP"、"粉丝电影"、"青春题材"都不灵了。
截止8月7日,全国总票房突破300亿大关,比2015年达成此成绩提前了29天。
不过,9月份整体票房仅有22.91亿,较2015年9月份暴跌11.2亿,跌幅高达32%。
10月-12月持续降温年尾回暖国庆档再跌14% 确认全年600亿目标梦碎去年国庆档总票房收入15.8亿,相比2015年同期下跌2.7亿,跌幅达14.6%,这是近十年来内地国庆档票房首次出现下跌。
10月中旬李安、冯小刚名导对决并未迎来预期中的高票房。
此后,12月虽有《你的名字。
》及《长城》带动,票房表现一度抢眼,但到了下半月就略显疲态,较2015年12月的票房成绩出现负增长,31天仅收约41亿,下跌2.3%。
连续三个月票房持续下跌," 票房600 亿"的梦想告吹了。
如何看待全年票房数字?2016年全年电影票房总收入保住了增长,用354天完成了2015年440亿总票房的成绩,比2015年提早20天突破400亿元。
整体票房走势体现出"虎头蛇尾",增速全面放缓的景象。
全年各档期表现较为平稳,尤其是元旦档、春节档的表现尤为亮眼。
下半年各项数据均未能延续上半年爆炸式的猛增,三大吸金档期(暑期档、国庆档、圣诞档)纷纷下跌,名导大片加持也无法营造爆棚之势。
电影市场专家蒋勇分析道,整体来说,去年的中国电影行业发展,数据不容乐观。
"人们不得不承认,观众已经变了,面临高票价时选择更加理性对待。
"3、国产片与进口片数据分析2015年进口片票房比重在近十多年来创下新低,而今年却一改颓势。
2016年总共引进90部外国电影,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比起2016年确实大幅上涨。
有传言指因为影市整体低迷,需要依傍进口片"救市",例如传统的"国产保护月"暑期档,也有超过10部进口片入住,包括好莱坞大片《X战警》、《魔兽》,虽然没能阻止暑期档大盘颓势,但《魔兽》也创下2亿多美元的票房,大大高于在北美取得的3000万美元票房。
而日本电影在内地上映也多达11部,其中《你的名字。
》一举拿下逾5亿票房。
去年整体进口片产出票房占全年42%的份额,进口片平均每部票房收入为2.12亿元,单片表现接近国产片的三倍,平均产值远高于国产片。
进口片有41部票房收入破亿,只比国产片少了2部。
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宋维才分析道今年票房上微弱的增幅可能都要归功于引进片,另外,由于中美电影协议将于今年到期,重新谈判的结果可能是中国会进一步打开电影市场,去年增多数目、放宽政策,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将来引进片会更多地进入国内市场。
△ 去年有多部高质量进口片引进(此处举例:《魔兽》、《你的名字。
》、《神奇动物在哪里》)数据综述2016年我国共生产电影故事片772部,动画电影49部,科教电影67部,纪录电影32部、特种电影24部,总计944部。
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影院上映并有票房数据可供查询的电影不到400部,占比42%,换言之,近6成的电影拍出来后没有在院线上映。
国产电影总共为376部,票房为266.6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8%。
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8.52亿元,同比增长38.09%。
2016年度票房前十名电影中,国产片占据了6个名额。
2016年票房过亿的影片达84部,其中,国产电影基本占了一半,43部。
破5亿的影片共有27部,其中9部影片达到10亿票房,比去年多了一部。
破10亿的影片中,国产片占6部,进口片占3部。
从不同类型影片的票房贡献率来看,剧情片和动画片在去年较上一年更受欢迎,这两种类型的票房从上一年的21%增长到36%,同时,动作片与喜剧片仍是观众的主流选择,这两类电影的票房贡献率仍然超过50%。
如何看待影片质量?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速的骤然放缓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影片的总体质量不如去年。
豆瓣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国产片数量虽然稳步增长,但是增产影片评分大多低于6分。
2012年评分在4分以下的影片占比为26%,2016年这一比例增长至47%。
"烂片"年年有,去年似乎特别多,数据显示去年国产片的平均评分最低。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是观众的成长,也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种成长。
"宋维才指出,"国产电影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更多是追逐一些流行话题,更多喜欢用五花八门、急功近利的策略。
"2017年电影市场能否回暖?以目前估计来看,今年总票房能达到550亿或许是有可能的,乐观地估计增幅大概在15%。
一方面,影院并不是萎缩的行业,仍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今年观影人次仍增长难能可贵,说明仍有增长的势头。
另一方面,进口片不像以往有定额、规律、数目的定向,明年可能会有更多引进片和更宽松的市场政策,国产片现在很多情况还不了解,上映档期不明朗有点纸上谈兵的感觉,希望能尽快确定给影院准备。
去年失望,今年应该会有所提升。
(口述:唐乐)也不至于对去年的数据悲观,算是个"放心"的数据,从一定程度上还是展示了稳定的"基本盘"。
今年的成绩并不好说,目前看来增速仍会疲软,如果在今年的基础上实现10%左右的增长就算是不错的成绩,乐观一点估计应该有可能达到500亿。
如果现在断定今年是"电影大年"还言之过早,市场饱和还真需要个别爆款带动。
(口述:宋维才)4、影院与银幕数数据综述2016年全国新增影院1612家,新增银幕数9552块,目前全国银幕数已达41179块,超过北美市场(银幕数约39000块),成为全世界银幕数最多的国家。
全国影院数目超过7600家,高居全球首位。
据资料统计,去年全球银幕数增加了11260块,增速为8%,总计15.2万块,而中国银幕增加占比近70%。
从这两年的变化看来,中国银幕数在全球的占比大约在20%到25%之间,不少院线经理同专家均推测,资本过剩,明年院线将继续维持增长的趋势。
去年城市院线观影人次接近14亿,增幅达8.9%,2016年全国人均观影次数达到1.0人次,环比增长8%,观影人次的增速大于票房的增速但较2015年,票价并未大幅降低。
全国超过68%的影院产出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院线会不会亏钱?多位院线经历透露。
2017年的银幕数达到理念峰值,但增速上的"急刹车"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一位院线经理坦承,由于2015年与去年开年票房势头太好,彼时制定的"超额"目标基本都难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