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段黄鳝养殖技术(主持人)湖北的仙桃市是我国养殖黄鳝比较集中的地区,随着养殖户的增加,竞争自然是越来越激烈了。
不少渔民因为养出来的黄鳝规格小,很难在养殖中获得高收益了,那怎么才能养更大的黄鳝呢?(采访)养殖户:感觉到这两年没有前几年的效益好了。
记者曹振亚:那怎么回事呢?养殖户:因为现在我们这个地方养黄鳝的特别多,进苗价格也非常之高。
记者:我看现在长得怎么样?养殖户:目前长得一般化,10月份最大的也是二两多、三两。
然而,同是在仙桃,水产局示范养殖场的黄鳝就不一样了,每条重量可以达到7、8两重。
两家的黄鳝一看就分出高下了。
(采访)刘登科:一年段的黄鳝养殖它就只能长在2、3两重,但是我们两年段黄鳝的养殖,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很粗的,而且这个重量每条重量可以达到7、8两重。
两年段养殖的黄鳝价格远远高于一年段养殖的黄鳝销售价格。
难怪呢,原来个头大的黄鳝都是养殖时间比较长的。
常规一年段的黄鳝养殖都是当年6月中下旬训苗养殖,到秋季10-11月销售,实际上整个养殖周期只有五六个月的时间,所以黄鳝的规格比较小。
而刘局长说的两年段是将黄鳝进行了跨年度的养殖。
(采访)刘登科:就是通过黄鳝在先一年的时候,进了苗之后,通过秋季的培育,冬季的越冬管理,春季再驯化,通过两年段养殖的黄鳝。
养殖周期长了自然会长得大,这是明摆着的好方法,为什么通常养殖户都不采用呢?养殖户当然想着能把黄鳝多养些时间,可问题的关键在于黄鳝受不了低温。
黄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15-32度,如果气温达到10度以下的时候,黄鳝会钻到淤泥中,基本处于冬眠的状态,也就是不吃食,也不活动。
而在低于5度以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冻伤或者冻死的现象。
(采访)刘登科:到冬季的时候,就是虽然黄鳝的生长的规格还没有达到市场的要求,但是为了避免在冬季的时候造成更多的损失,或是冻死、冻伤,所以渔民只能在进入冬季之前的时候,把这个黄鳝集中上市。
在湖北仙桃,通常冬季的最低温度在0-5摄氏度之间,个别年份会低于0摄氏度,这就使得黄鳝很难安全过冬,养殖户们才不得不赶在秋天把黄鳝全卖出去。
从黄鳝的养殖周期上说,如果能将进苗时间提前的话,也能拉长养殖时间,然而,这条路很难走得通。
(采访)杨新华:这是黄鳝的生理原因,决定它投苗的时间,黄鳝从三四月份越冬以后,就要开始产卵了,在五月份产卵以后它的体质比较瘦弱,所以说必须要让它生长一段时间,再开始捕捞、收购、投苗。
这样算来,先赶上了进苗最集中的时期,这会儿又得集中销售,养殖的效益怎么能好呀。
(采访)刘登科:由于一年段养殖的时候,黄鳝的苗种在集中购苗的期间,价格还比较高,有时候质量还出现问题。
同时就是集中上市,黄鳝上市的价格也受到了挤压。
提前养殖不行,想延长养殖时间又有冬季低温这个拦路虎,这该怎么办呢?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分析,最终决定通过改进人工措施,把让黄鳝安全越冬作为突破口,开始琢磨进行两年段黄鳝养殖的技术。
(主持人)根据对黄鳝生理特性的分析,拉长养殖时间的突破口就是革新黄鳝的秋冬季管理,让黄鳝安全越冬,进行两年段的黄鳝养殖。
可是湖北仙桃的水产科技人员没有把眼光只盯在秋冬季,从春季的选苗开始他们就有了一些变化。
在进苗的集中期,养殖户都开始着急买苗投喂了,准备两年段养殖实验的技术人员却按兵不动,一直没有选苗进苗。
(采访)杨新华:一年的投苗时间是在6月底至7月20号之前,而两年段的投苗时间一般都是在7月20号至8月20号之间。
明明是想拉长黄鳝养殖的时间,这下子怎么反倒将进苗的时间向后推迟了将近一个月呢?(采访)杨新华:主要的原因是,第一错开了收苗的高峰期,价格要便宜,第二质量要好,第三投放下去的成活率要高。
赶着进苗的集中期,价格高质量差;而错后选苗,却能符合他们想选的黄鳝苗标准。
现在他们选的苗子都要30厘米长的,20克至30克重的。
要挑那些体格比较健壮,无病无伤的,像这些有病伤的鳝鱼苗都要淘汰掉。
(采访)杨新华:要活力比较强,这个抓在手里抓不住,放在这里跳跃性比较高,这样就是有活力的,如果抓在手里比较蔫不动的苗子,那这个苗子不能作为投放的两年段的养殖的。
笼捕的或是网围的这些苗子是比较好的。
如果是钩吊的、投药捞起来的这个苗子是不能要的。
苗好产量高,两年段养殖的黄鳝要经过一个冬天的考验,所以对待基础的选苗工作,技术人员开始严格要求起来。
从7、8月进苗到冬季黄鳝进入冬眠,实际上当年只有两三个月养殖的时间。
这个时期就是让它们住好、吃好,以有个好身子骨安全越冬。
网箱里还要像以往一样种上水草,因为黄鳝怕晒,喜欢栖息在这些水生植物的根茎间,同时,水生植物的叶片还能为鳝鱼遮荫。
可要搞两年段养殖,水草必须在冬季也能起作用,所以,水草的种类就要有所选择了。
(采访)田宏涛:常规的水草有水花生和水葫芦,在一年段养殖过程中水花生和水葫芦都可以,但是两年段养鳝一定要用水花生。
因为进入冬季的时候,水葫芦叶片容易枯萎,根须老化,但是水花生叶片虽然死掉枯萎了,但是它的根系比较厚实,盘根错节,可以给鳝鱼提供足够的栖息环境。
一般在进鳝鱼前20、30天,用镰刀割水草的茎叶铺在网箱里,占网箱面积的80%左右,等水草长好就可以投放鳝鱼了。
想要让黄鳝长得壮一点以安全过冬,就要想法增加黄鳝的摄食量,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黄鳝的摄食量。
通常一年段黄鳝养殖十至十五天换一次水就行了,而现在,技术人员增加了换水的次数。
(采访)许阎梅:两年段黄鳝的换水换的频率要高一些,我们对水体质量要更好一些。
水的环境好,黄鳝生活得好,才能抵抗疾病的能力更强一些,更利于它越冬成长。
一般五至七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约为10%。
保持水质清新,浮游生物丰富,以嫩绿色、浅褐色的水为标准,透明度控制在35厘米左右。
对于那些水源条件不好的池塘,换水不大方便,养殖户可以用定期往水道和网箱里泼洒光合菌的办法来调节水质,使用量都根据水质情况而定,可以7-15天泼洒一次。
(采访)许阎梅:光合菌是一种微生物制剂,它像一个比较好的、勤劳的清洁工一样,它可以把水体的一些残渣、残饵及有害物质,比如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都可以有效分解。
(主持人)能有一个强壮的体质,顺利越冬应该不成问题。
为了黄鳝能强壮,技术人员从选苗开始就一直特别的精心。
就这样,秋天来了,按照以往一年段养殖的黄鳝,这时候的喂养快结束了,而对于要养两年段的黄鳝来说,却到了喂养的关键期。
在一年段养殖过程中,上市前都会给黄鳝加餐,进行育肥,每天给鳝鱼增加5%以上的投喂量,食谱为动物饵料占50%,饲料占50%。
这样鳝鱼能长得胖一些,就能够在销售过程中,卖个好价钱。
现在不卖了,要继续养,技术人员想体胖好过冬,于是把过去的育肥法照搬了过来。
(采访)秦丙扬:我们在秋季养殖过程中间,我们采用的一年段养殖的方法,那么在养殖过程中间,我们以为把鳝鱼养得又大又胖,那么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越冬。
可没想到的是,进入在冬季,鱼池里的黄鳝没有安稳地进入冬眠,冻死的不少。
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这样喂,黄鳝是喂肥了,可体质并不好,御寒的能力非常弱。
(采访)秦丙扬:这个就给我们的养殖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后来,我们就改变了这个养殖的策略,秋季养殖就不再仅仅是把这个鳝鱼长得大、长得壮了。
改为了既让这个鳝鱼有一定的增重,又让这个鳝鱼有足够强的体质能够抵御冬天的严寒,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越冬。
要避免黄鳝的虚胖,还得从饮食上进行调节。
(采访)秦丙扬:首先我们把摄食量给它降低,不在是5%,而改为了2%到3%,虽说只降低了2%左右。
但是对于我们整个鳝鱼体质的提高是特别有好处的,那么另外我们改变了鳝鱼的饲料比例,我们利用蝇蛆、利用蚯蚓和鱼米。
作为主要的动物性饵料约占70%,配方饲料的比例实际只占30%左右,同时我们在里面适当的加入复合维生素、活力素等。
这样子提高了鳝鱼的体质。
对比这个食谱就看出差别了。
两年段增加的投喂量从5%降到了2%到3%,动物性饵料从50%增加到了占70%。
加餐:复合维生素、活力素等。
,对鳝鱼饲料比例调整后,饲料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这就比较符合鳝鱼在野生条件下的摄食习性,也有助于提高鳝鱼的体质。
(采访)秦丙扬:降低2%以后,那么3%的投喂量对于鳝鱼的生长是恰到好处的,既能够让鳝鱼有一个比较不错的一个增长,又能够保证这个鳝鱼不至于长成一个虚胖,有一个比较好的体质那么进行越冬。
经过秋季精心喂养的黄鳝在进入12月后就会逐渐进入冬眠期了。
对这些黄鳝真正的考验也就要到了。
(采访)秦丙扬:当地养殖户在养鱼过程中间,一般是不敢把这个鳝鱼进行越冬的,因为在我们这个地方,那么水温在冬天的时候,是五度到零度之间,有的时候在0度的时候这个水面就会结冰,就会导致这个鳝鱼出现一部分的冻死冻伤。
池水结冰就会导致网箱里的黄鳝因缺氧而死。
技术人员们在对当地鱼塘的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水位在80厘米到1米的鱼塘,在气温为0度的时候水面非常容易结冰。
但是,有些池水深度大于一米二的鱼塘并没有发生结冰的现象。
(采访)秦丙扬:在两年段的养殖过程中间,我们就有意识地把水加深到一米二到一米五,这样水基本就不结冰了,就能够很顺利地保证鳝鱼不被冻伤,能够顺利地越冬。
鳝鱼能活下来的极限低温是0-5摄氏度。
为了进一步保持池水的温度,技术人员们还在水草上动了脑筋。
在越冬前要精心培育水草。
(采访)秦丙扬:水草即使在冬天的时候,水面上面都已经枯萎了,但是水下面水草的根系盘根错节的,能够保证有20厘米以上的厚度,就能够给鳝鱼提供足够的栖息环境。
如果水草的厚度不足的话,养殖户可以从网箱外面,成团地移入水草,水草占网箱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这样网箱里面就不会出现大块的结冰现象,就能够保证鳝鱼能够正常的活动,正常的呼吸。
(采访)秦丙扬:当更靠北一点的地方,可能冬季的时候,水温可能会更低一些,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可以在网箱上面覆盖一块塑料布以保温。
(主持人)通过一系列的措施,鳝鱼平稳地从秋季活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这时科技人员都感到很高兴,照这样春天只要按照正常饲喂,养殖时间在拉长,上市时肯定产量有大幅度提高。
但在销售鳝鱼的时候,他们却大失所望。
(采访)秦丙扬:我们当年一年段的养殖到年底的时候,这个产量基本上是七十多斤接近八十斤的产量。
但是,经过我们两年段养殖,整整多了一个养殖季节以后,产量也只有八十多斤,增重并不特别理想。
要说在越冬后,每个网箱大约只有2%,也就是6条左右的病弱鳝鱼,说起来损失也并不算大。
可为啥其它的黄鳝就不长个呢?(采访)秦丙扬:有一部分鳝鱼规格比较大。
这一部分大鳝鱼大概占整个鳝鱼的20%的样子,但是其他80%的鳝鱼呢,个体始终不是特别大。
同一个网箱里出现大小不均的黄鳝,是养殖黄鳝的大忌。
黄鳝争食现象特别严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采访)秦丙扬:那么经过越冬处理以后,我们春季的时候有一个强化管理,经过这个强化管理以后,等到我们在四月份起箱看的时候,这个大的就更大了,小的始终长势比是特别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