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鳝鱼养殖项目创业计划书

鳝鱼养殖项目创业计划书

鳝鱼养殖创业计划书项目名称:地址:水库公司宗旨:全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健康、营养、满意的消费通道。

产品介绍:鳝鱼,也叫黄鳝,长鱼海蛇等,味鲜肉美,刺少肉厚,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于质水底层,在我国各地均有生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

鳝鱼体型似蛇,圆筒状。

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去,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肉嫩味美。

鳝鱼营养分析:1. 鳝鱼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脑细胞不可缺少的营养;2. 鳝鱼特含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的“鳝鱼素”,且所含脂肪极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3. 鳝鱼含丰富维生素A,能增进视力,促进皮膜的新陈代谢。

鳝鱼适合人群:1.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脱肛、子宫脱垂、妇女劳伤、内痔出血之人也可多食;风湿痹痛、四肢酸疼无力、糖尿病患者、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者都可多食;2. 鳝鱼动风,有瘙痒性皮肤病者忌食;有痼疾宿病者,如支气管哮喘、淋巴结核、癌症、红斑性狼疮等应谨慎食用;另凡病属虚热,或热证初愈,痢疾,腹胀属实者不宜食用。

鳝鱼食疗作用: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第二章黄鳝的养殖现状和前景我国当前的黄鳝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群众养鳝的积极性较高,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了黄鳝养殖热潮。

然而,由于科技贮备不足、科研落后于生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黄鳝生产、经营中仍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的主要特点1科研落后于生产的局面有所改善。

人工黄鳝养殖的历史较短,对黄鳝较全面的研究近年才开始,但这已使科研落后于生产的被动局面有所改观。

近两年,水产专业杂志上介绍养鳝新成果、新经验的论文、总结报告比前几年大为增加,科技含量大为提高,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

2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呈现良好势头。

改变传统的零星单池小生产经营为连片集约化规模养殖只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的养殖形式,因为具有良好效益,一出现便受到群众的重视。

如安徽淮南的皖龙鳝业有限公司的工厂化养鳝和湖北等地的池塘网箱养鳝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青睐。

3我国黄鳝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据最近从美国反馈的信息,美国市场对我国黄鳝、泥鳅等名优水产品的需求现状是供不应求,市场潜力还很大。

但要求出口的黄鳝规格要大,一般为150克/尾以上。

生产大规格商品鳝对开拓国际市场是非常重要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不少。

如河蟹商品个体小型化趋势导致市场价格大幅下降。

4加工产业已开始受到相关方面的重视。

目前除活鲜鳝出口外,已出现烤鳝串、黄鳝罐头、鳝丝、鳝筒等加工产业。

韩国很早便向日本出口剥皮鳝,我国在剥皮鳝加工方面尚为空白。

尽管如此,黄鳝加工业已受到水产加工企业和社会财团的重视。

5对黄鳝产业的投资已出现多元化趋势。

几年前只是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零星养殖,而目前已有一些社会力量看好养鳝业,已开始注入资金,进行批量生产经营。

6现代通信网络开始进入黄鳝产业。

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快速发展的信息高速公路,相对来说,整个水产业利用现代通信网络发展产业相对滞后。

目前,水产科研部门比生产管理部门在这方面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有些黄鳝业者已开始重视此问题。

如四川简阳大众公司率先建立黄鳝产、供、销相关的网址和设立专门的网页,将该公司的商品鳝及种苗等信息搬上国际互联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种苗生产的规模化仍然落后。

种苗是生产的基础,黄鳝养殖的快速发展与种苗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2天然黄鳝资源亟待保护。

近年来的养鳝种苗主要依赖天然的捕捉,这使黄鳝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

3黄鳝的疾病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养鳝集约化的发展,鳝病越来越多,据资料统计,目前各类鳝病已达近30种之多。

4配合饲料研制相当滞后。

由于黄鳝特殊的食性,仅靠鲜活生物饵料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投喂配合饲料是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尚没有研制出全价的黄鳝配合饲料。

5集约化养殖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目前的集约化养鳝单产为10~20公斤/米2,而日本、新加坡等国开发的立体集约化养鳝,不仅集约化程度高,而且单层产量达50公斤/米2。

(三)发展的态势1种苗生产实现批量化。

尽管当前黄鳝种苗生产不尽人意,但已引起有关领导部门和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据最新信息,长江中下游诸多省份已将黄鳝的种苗生产列为重点工作内容和攻克方向,如湖北省科技厅于2000年秋就黄鳝种苗与饲料攻关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实行项目招标。

据专家预测,黄鳝种苗的批量生产问题在近期至少会得到一定范围的解决。

2投资黄鳝经营的主体多元化。

现代化大生产离不开大中型企业、财团的支持,黄鳝生产也是如此。

黄鳝养殖的较好效益已开始受到商家的注意,并且已有一些商家开始投资此产业。

相信近年会有更好的企业、财团、商家涉足黄鳝产业,终将解决目前投资不足问题,实现投资多元化。

3生产形式实现规模集约化。

目前,工厂化集约化养鳝已形成较好的雏形,随着社会投资力量的参与和投资多元化的实现,零星的小生产形式将会由批量、规模生产的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所代替。

目前,四川简阳市专营黄鳝产业的大众养殖公司和安徽淮南的皖龙鳝业有限公司的一些工作就相当有成效。

4科研、生产、加工实现一体化。

实现科研、生产、加工一体化是现代商品生产的必然趋势,将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直接与生产加工相结合,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是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这方面工作刚刚开始,不久的将来可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5流通、营销实现国际贸易化。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步伐的加速,客观上要求黄鳝参与国际贸易化经营,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的黄鳝出口贸易由国家外贸部门统一组织经营,而80年代末期开始,外贸部门已放开珍珠、黄鳝等品种的统一出口经营权,目前的出口是“各自为阵”、“零打碎敲”。

随着商家、财团对黄鳝产业的参与,流通、营销实现国际贸易化指日可待。

这也将促进我国的黄鳝养殖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四)发展的途径1加大黄鳝科研的投入,努力增加科技贮备。

科研的投入包括科研资金的投入和科研力量的投入,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黄鳝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黄鳝生产的最佳环境的研究,还有种苗繁育与批量生产等方面的研究。

2倡导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

如前所述,随着生产的发展,黄鳝的疾病出现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

解决此问题单纯靠投药防治不是最好办法,应倡导健康养鳝和生态养鳝等养殖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鳝体药物残存程度,这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有利于出口换汇。

3运用法律法规保护天然黄鳝资源。

一是要严格控制捕捉量和上市规格;二是确定繁殖保护期,在黄鳝繁苗期内禁捕黄鳝。

在新世纪初,国家对《渔业法》进行了适当的修改,要依法保护黄鳝资源。

当然,保护天然黄鳝资源一个重要方面还是要加速黄鳝人工繁苗的研究进展,只有人工种苗达到批量供给,才能更好地减少对天然黄鳝种苗的滥捕。

4开展工厂化养殖,提高集约化程度。

学习国外的先进养鳝经验,大力开展工厂化养殖是今后养鳝的方向之一。

黄鳝特殊的习性,尤其是适应浅水生活的习性,较适合工厂化立体养殖,更适合于人工调温、控温条件下的集约化养殖。

这方面需要解决的内容很多,如环境中的水质、水温、溶氧等,还有全价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等。

5加强深加工产品研究,增加出口换汇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步伐加快,拓宽国际市场黄鳝产品的销售量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仍以活黄鳝为主,以后要研究黄鳝的保健食品、快餐食品等多方面内容。

此外,加强产品的商标注册也迫在眉睫。

总之,我国黄鳝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也需要科研人员的加倍努力而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还必须走集约化、商品化、国际化的道路。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黄鳝产业进入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时代,为我国的水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五)市场前景黄鳝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

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求量近300万吨,日本、韩国每年需进口20万吨,港澳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

同时,由于鳝鱼体内富含DHA、EPA 和其它药用成分,因而在深加工和保健品开发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供应黄鳝市场的主要货源来自野生捕捞和一定数量的野生鳝反季节囤养。

野生鳝的资源国内除四川、湖南、湖北还有一定数量分布外,其他地区已被大量破坏了,预计4-5年后将逐步消亡。

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黄鳝的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稳步提高。

目前,日本市场黄鳝的价格比鳗鱼还高。

在冬季,沪、宁、杭一带日供需缺口达100吨以上,规格在100克以上的黄鳝批发价为每公斤60~70元,50克以上的40~50元,50克以下的20~30元。

诸多因素表明,人工养殖黄鳝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第三章鳝鱼的日常管理与养殖技术一、新建鳝池的要求(一) 水源依靠水体持续不断地更新来保持养殖环境正常的理化特性,是本技术的最主要特点,也是高密度养殖有效进行的唯一方式。

一般每100m2日需水量要保证15m3,因此要求水源丰富,同时水质无污染、有机质含量低、水温昼夜差异不大。

从水的来源分类:1、水库水一般水库水的水体都很清澈、溶氧丰富、有机质含量低,且有害病菌和寄生虫类少,是极佳的养殖用水。

取水采用表层一米以下左右的水层,该水层水温恒定,基本无昼夜差。

2、井水地下水是作为黄鳝养殖用水的优良选择途径。

其水质清新,杂质少,几乎没有有害病菌和寄生虫,但使用必须充分考虑:①水量渗出供应能否满足养殖需求。

②须经蓄水池充分曝气,平衡温度。

③重金属和矿物含量不能过高。

我县应尽量避开含铁、硝和硫的水层。

3、河道水、湖泊水由于自然流经和养殖开发的原因,该水源虽然溶氧丰富,但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杂质和有机质,有一定的浑浊度。

并且含有一定的病害。

如果选作黄鳝养殖用水,应该建蓄水池,以便于对水体进行沉淀或必要的消毒。

4、池塘水此种水源有机质和浮游生物浓度极大,尽量不选用。

(二) 交通交通要求基本便利,机动车能到达。

(三) 地理1、地势平坦,开阔,硬土基,排水方便。

2、建池坐北朝南,避免北风直吹池面,如果平原地区建池,北面尽量密植树林。

3、鳝池结构特点①鳝池全砖石水泥结构,内壁光滑,四角修成弧形。

池底铺设5cm混凝土,表面水泥抹光,并整体水平,施工应确保不开裂、不漏水。

②池壁顶部修成T字形,既可防止黄鳝逃逸,又可避免鼠蛇的侵入。

③鳝池两侧覆设大量水葫芦,不仅可提供鳝苗潜伏、夏季遮阴降温和冬季保温,同时更具有极强的水质净化作用。

④鳝池中间留出一米宽空置区,作为投喂饲料场所,同时由于鳝苗在水葫芦下活动,可将污物集中于中间,排污极为方便。

⑤鳝池水体溶存量大,约3m3,有害溶存因子难以达到危害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