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课堂课件
拉力因素
工作机会多 赚钱机会多 医疗服务相对理想 教育与升迁机会多 休闲机会多 居住舒服 社会地位高
影响人口迁移的各因素中,促进人口迁移因素的有____C_、__D_,、阻E 碍因素的有_____F__、__G_,属于中间阻力的是______A__、_。B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3.20世纪30年代,一块大旱灾使美国俄克拉马州及 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了这片灾 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 迁往加利福尼亚。
4.位于斐济北面的图瓦卢由九大环礁及附属岛 屿构成,全国陆地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陆地 最高的地方只比海平面高出4.5米。图瓦卢领导 人在一份声明上说,由于地球气温上升,海水也 逐渐升高,图瓦卢一些海岛已被海水淹没,这 情况叫图瓦卢1万2000个国民害怕。他们对抗 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将放弃自己 的家园,举国移民纽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 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31 刘佳烁 62.7 32 李柏杉 62.7 33 郭涵宇 62.7 34 王韩莹 62.5 35 朱子涵 61.3 36 张宇飒 61.3 37 刘孟薇 61.3 38 刘嘉讯 61.3 39 崔恩铎 60.3 40 孙泽钒 59.4 41 刘世博 59.4 42 韩诗萌 59.4 43 韩佳然 59.4 44 彭子业 56.5
1 田时开 82.5 2 李明远 82.5 3 王新月 76.8 4 王子若 75.9 5 吴业筠 74.6 6 焦梓鑫 74 7 朱泽洋 72.3 8 孙浩然 69.3 9 刘孜德 69.3 10 钱正阳 68 11 耿子墨 68 12 张天琪 66.9 13 张启源 66.9 14 张梦华 66.9 15 田博帆 66.9
居东南亚
④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2、按迁移方向
农村→农村
由农村→
农村→城市 (城市化的一种表现)城市是发达
城市→城市
国家历史上
城市→农村 (逆城市化的表现) 和发展中国
家当前人口
迁移的主要
类型
3、按迁移原因
自主性迁移
——人口自发的寻求更佳生活环境
被迫性迁移
——受政治、军事等影响而进行迁移
三峡移民离开奉节
16 于月莹 62.7 17 栾奇烨 62.7 18 易鹏禄 62.7 19 张雪涵 62.7 20 刘家旭 62.7 21 任家谊 62.7 22 刘心宇 62.7 23 左敬轲 62.7 24 赵佳瑶 62.7 25 刘佳旭 62.7 26 王启航 62 27 杨祎凤 60.8 28 张兰 60.8 29 于梦轩 60.8 30 卫一凡 60.8
材 料 六
巴西的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
材料七: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克难民逃离 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200 3年7月,据联合国难民事务署估计,目前在世界各地有 大约100万名从萨达姆政权统治下逃出来的伊拉克难民。在 萨达姆垮台之后,其中的大约一半人正在寻求帮助,希望 返回家园。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念: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两个地区间的移动
三大要素
(需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划界限)
居住地变更
(旅游、度假、出差、暂时搬迁等不属于)
时间限度 (通常为一年) 人口流动: 人口短期离开原定居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联系:人口迁移和流动都是人口空间移动的现象,
判断
A、B、C是三个不同地区, 判断图中哪些情况属于人口迁移?
A1→B1、C1→A2
A A2
B
A1
B1
C
C1
C2
活动
下列人口移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16 苏子怡 66.9 17 黄子悦 66.9 18 王子怡 66.3 19 王润楠 66.3 20 麻依诺 66.3 21 张梦媛 66 22 仝云贺 66 23 牟宇昂 66 24 崔博爱 66 25 崔淑婧 64.6 26 卢天意 64.5 27 王世达 63.6 28 张紫烨 63 29 张金迪 62.7 30 张珈宁 62.7
45 赵宇轩 56.1
46 马林夕
54
47 杨雨涵 52.8
48 崔浩然 52.8
49 胡姜楠 52.5
50 耿梓皓 52.5
51 于月洋 52.4
52 姜寒棋 52.3
53 王烁炎 49.5
54 王丽雅
55 乔富蕊
56 刘鹏宇
57 刘梦宇
58
听课时间未满的同学
刘梦宇
无
于梦轩 60.8 0:00:04
⑧“三峡” 移民 (大型工程建设)
三、人口迁移的历史阶段
1、人类社会早期: 迁移原因:自然条件 迁移特点:经常迁移流动
2、古代农业社会: 迁移原因:(1)受土地开垦的吸引 (2)逃避灾荒、战乱、宗
教迫害等 迁移特点:向土地开垦区
二战前
条件和原因
地理大发 现与新航 线的开辟
特点
从旧大陆到 新大陆
材 料 二 : 1. 大 庆 市 位 于 松 嫩 平 原 中 部 , 距 哈 尔 滨 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 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 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 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
材 料 三
B、 C、 D
(二)分类
1、按迁移的空间范围
国际人口迁移
永久性移民 外籍工人流动
国际难民定居
省际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县际迁移
活动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内迁移? ①、② 哪些是国际迁移? ③、④
①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 规模南迁
②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③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 是主要的,是经常起作用 的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 本动因。
深圳市
材 料 四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 ,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 难,从而促进了人口迁移。
材料五:根据对湖北、重庆20个县(市)的人口调查,淹 没线以下实有人口84.75万人。按地域分,湖北库区 12.5万人,重庆库区72.25万人;按居住地性质分,农 村人口34.87万人,城镇人口49.88万人。考虑移民人 口的自然增长因素,还要考虑其他人口增长因素,到 200为9了年建三设三峡峡工工程程,建11成0多,万移共民需告别搬故迁土安置人口总计为113万 人。
叙利亚难民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推力因素 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 拉力因素 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
流出
城市 27%
乡村73%
乡村
25.6%
乡村
城城市市
74.4%
流入
农村
城市
推力因素
农村生活困难 就业机会少 升学与升迁机会少 生活质量低 就医不便 公共设施不足 社会地位低
张子毅
0:00:23
胡紫阳
0:22:59
魏子寒 52.8 1:11:27 刘叶璇 60.8 1:11:51 钱子泰 52.3 1:19:04 李佳文 52.8 1:19:21
刘心宇 62.7 0:25:02
张浩洋
0:50:23
郭婉钰 69.3 1:20:59
于月洋 52.4 0:58:54
说几句
表扬:认真听课并如实报成绩的同学;69.3分 以上的同学 批评:不按时听课、不认真听课、不自评习 题、上报成绩的同学 总结:一节课的知识掌握差距有大有小,66.3 分以下望能力。
(矿产资源开发)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政策优惠)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掠夺资源占用土地)
⑤南宋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首都变迁)
⑥2001年阿富汗大量难民流入巴基斯坦等国 (美国反恐战争) ⑦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人口分别向南北巴基斯
材 坦50%-70%的医科
料 毕业生毕业于美国
八
美国是中国人向海外 流学的首选地,在美
国就读的中国移民数
量可观。
社会文化因素
人口迁移
材料九:小王明天要从保定正式调往爱人工作所在 地北京了
家庭和婚姻
材料十
印度人口多信仰印 度教,巴基斯坦人口多 信仰伊斯兰教。 1947 年,为了躲避宗教歧视 或迫害,出现了规模空 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 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 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 斯 坦 境 内 则 有 200 万 的 印度教徒迁入印度。
宗教信仰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经济 因素
家庭婚姻 社会文化 文化教育 因素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人口迁移基本原因:人口、生活资料在地区、
数量上的不平衡,以及生存环境的差别。
①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 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许多农 民举家逃离了这片土地。
材 料 一
荒漠化与移民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开发北大荒
2.在1995年,广东省有关部门出台了《石灰岩地区特 困人口实行异地迁移》的政策,主要是解决生活在自 然条件恶劣的石灰岩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困难。根据 这一政策,乳源必背镇对住在山上的部分瑶胞实行迁 移。经过几年的努力,必背镇总共迁移了2千7百多 人近三百户的瑶族家庭,把他们安置在本镇及其他乡 镇,象一六镇,还有的安置到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