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一必修中的要求层次是让学生学会研究金属的反应规律——还原 性,理解这条规律的归纳得来和外延拓展;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 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高中第二章 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这些为本章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1、回收浸 泡液的选 取。
【资料 1】 废弃包装总量:40 万吨回收价值:9000 吨原生纸浆、2400 吨塑料、600 吨铝 【资料 2】 上海世博会:制作一张长 1.2 米、宽
3
1.4 米的环保座椅,只需要 856 个 250 毫升大小的牛奶饮料纸包装。
3、破坏氧化膜的化学试剂选 取
2、科学探 【实验冲突】 究、选取变
高一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做实验,但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从实验中获 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铝与氧气的反应,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2)了解金属铝和酸、碱的作用,了解金属铝的特性。 (3)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4)初步尝试用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金属铝的化学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完成铝与氧气的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 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初步的 控制实验变量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对牛奶的利乐包装的回收探究,初步体验系统思考,科学控制实验变量的必要性。 并能尝试设计实验方案,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初步形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 化学中解决问题、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问题的学习方式。 (3)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线索、思路和方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的影响。 (2)体验氧化铝对铝的冶炼、使用的影响。
【火箭的固体燃料】 铝粉 12%,高氯酸铵 74%,高聚合粘 合剂 12% 每个火箭助推器 591t,能产生 1.15× 107N,只要 2 分钟,就可以使 2000t
的航天飞机,在 132s 内达到 700m/s
的飞行速度。
5、探究 铝与酸 和碱的 反应
【思考与交流】 1、废旧利乐包的回收。 2、设计回收流程
铝的作用:
隔离氧气、
2、利乐包装的压封过程
潮气、光 线、射线,
横封夹爪1
横封夹爪2
牛奶保鲜。
外加电流,与铝形成磁场
铝传导热熔化聚乙烯层
压合
3、为什么选择金属铝
作为牛奶的包装材料?与铝
的哪些性质相关?
3、探究 【消防说明】在空气中“燃烧 1、金属铝 1、产品说明
铝箔在 无异常火灾和爆炸危害”。 和氧气的 2、分组实验:探究铝箔在空气能否燃
量:铝条若 干、4mol/L 的 HCl 溶 液、2mol/L 的 H2SO4 溶 液、NaOH 溶液
初期现象
一段时间后
4mol/L的HCl 溶液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2mol/L的 H2SO4溶液
NaOH溶液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调整实验】学生研讨方案
3、根据认
知冲突调
整验变
量进行探 【思考与交流】根据所学的知 究。 识,你认为用于包裹食品的铝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第一部分,它在编写上体现
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将金属这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一些典型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 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后形成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 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必修 2》中学习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抽象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我将本节的教学定位在元素化合物 知识的学习的序言课、方法指导课、思维牵引课。
空气中 依据你对金属铝的活动性认 反应
烧?
的“燃 识,这句话符合事实吗?
2、氧化膜 3、数据提供
烧”。
的迅速生 成、致密特 物质 熔点
着火点 沸点
2
性和耐高 Al 660.4℃ 550℃ 2467 ℃
温特性
Al2O3 2050℃
3000℃
【应用感知】铝合金的广泛应
用和氧化膜的致密应用
3、化学研
究必须借
助精密仪
4、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氧化物形态图 片
5、铝合金、笔记本机身、电缆、氧化 铝纤维和防火填充物、红宝石、氧化
器:观察氧 铝砂轮的应用
【思考】为什么金属铝活泼? 化膜的致 密
【思考与交流】1、获得致密 氧化膜的途径?
原子结构 解析还原 性。
【图片】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
1、氧气
2、氧化性 溶液:浓硫
1
(3)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逐渐体会社会支持,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5)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铝与氧气、酸碱的反应。
难点:对反应现象的观察、分析,控制实验变量的方案设计。
五、教学流程设计
版块线 生活线索
知识线索 素材线索
索
1、体验 金属探测仪探知香烟、药物、 【金属通 金属探测仪 金属通 飞机餐盒、巧克力等物品包装 性】:电磁
性
的金属材料
感应、导热
导电、延展
性。
2、体验 1、推测牛奶包装盒的材料 铝箔包 装
金属铝的 物理性质: 导电、延 展、熔点高 猜测金属
【资料 1】常见金属的密度、熔点、每 吨售价。 【资料 2】金属锡的特性说明 【资料 3】利乐包装图片 【资料 4】利乐包装压封示意图
组
酸
添加物质
1 2mol/L的 H2SO4溶液
NaCl
2
2mol/L的 H2SO4溶液
Na2SO4
3 4mol/L的HCl 溶液
无
4 2mol/L的 H2SO4溶液
无
一段时间后 产生气泡 几乎没有 产生气泡 几乎没有
酸和浓硝
酸的钝化。
4、探究 如何克服氧化膜的阻碍?破 铝能否 坏氧化膜的途径? 在空气 中剧烈
1、铝和氧 气的反应 2、学会控 制燃烧的
【演示实验】 1、设计实验方案 2、对比实验(脱脂棉、氯酸钾、铝粉)
燃烧
变量(氧气
浓度、颗粒
【应用感知】燃烧巨大能量的 利用。
表面积、温 度),克服 氧化膜的 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