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 思路
2020/12/10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1 经济发展的结构主义思路
¡ 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结构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 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1.1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代表人物: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普雷维什、 辛格和缪尔达尔。被称为“发展经济学的先驱”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2.2 新古典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 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 ¡ 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 ¡ 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看法 ¡ 对资本积累的看法 ¡ 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看法
¡ 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的过程 。 ¡ 经济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和谐的、无冲突的过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1.3 结构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 主张国家实行集中计划和直接干预调节。 ¡ 重新制定分配政策。 ¡ 必须实现工业化,实行进口替代战略。 ¡ 主张实行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口流动的政
策。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2 经济发展的新古典主义思路
¡ 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新古典主义思路的观点 ¡ 新古典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新古典主义优缺点
¡ 新古典主义从替代关系中去观察资本存量、自然资 源、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人 们更好地了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过程,开拓了新的 思路。另外,他们强调了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 强调了农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 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都对发展中国 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帮助。但是它贬低了不可量度 的、非经济因素变动对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他们的 理论总是在充分就业的假设基础上,如果充分就业 不存在,那么他的许多分析就失去了意义。
2.5简析四种基本思路
¡ 各种思路的特点 ¡ 各种思路的优缺点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5.1 各种思路的特点
¡ 结构主义思路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 特殊性,主张国家的干预和管理,否认经济发展 过程中存在着平稳、和谐的状态;
¡ 新古典主义思路强调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主张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干预,确认发展过程中 社会阶层之间、穷国与富国之间利益的一致性;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激进主义思路优缺点
¡ 激进主义思路一直和新古典主义思路尖锐对 立,对后者的脱离实际和为国际经济旧秩序 辩解做出了中肯的批评,但激进主义思路有 立论过于简单化的缺点(如主张发展中国有 与发达国家“脱钩”),尚未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它的理论实际是一种循环论证,而 没有揭示其因果关系。它给人的印象是,不 发达之所以不发达,是因为它处于依附地位; 而它之所以处于依附地位,又是因为他们不 发达。
2.4.2 新制度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 认为制度决定经济增长 ¡ 对制度功能的认识 ¡ 运用“交易成本”解释企业产生 ¡ 创立了产权理论 ¡ 创立了寻租理论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认为制度决定经济增长
¡ 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能否发展,取决于制 度安排和经济组织的有效性。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制度功能的认识
¡ 对新古典主义的认识 ¡ 对凯恩斯主义的认识 ¡ 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 ¡ 对国贸易的认识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新古典主义的认识
¡ 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是不是用的, 因为它的理论不切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
¡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渐进的和非连续的过程。 ¡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和谐的过程。 ¡ 经济发展是一个非乐观的过程。
¡ 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其与长期的、动态 的发展过程不相适应。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非均衡状态
¡ 持结构主义思想的发展经济学家特别关注发 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刚性。
¡ 发展中国家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是自我均衡 体系,而是持续的不均衡状态。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国际贸易的认识
程。 ¡ 经济发展前景是乐观的。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的基本看法
¡ 经济发展均衡状态是稳定的,发展主要表现 为边际调节,而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 力,因而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机制。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看法
¡ 认为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技术 扩散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5.2各种思路的优缺点
¡ 结构主义思路优缺点 ¡ 新古典主义思路优缺点 ¡ 激进主义思路优缺点 ¡ 新制度主义思路优缺点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结构主义思路优缺点
¡ 结构主义思路正好弥补了新古典主义思路的 不足,他们不仅关注制度的、政治的、历史 的、文化的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而且他们认为不发达国家的市场狭小和市场 的不完全性也比较符合发展中国家现实。但 它的内向发展观点和对外开放的悲观看法给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进步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后 果。
运用“交易成本”解释企业生产
¡ 新制度主义认为减少交易成本是企业产生的 人在动力。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创立了产权理论
¡ 新制度主义者阐述了产权明晰对经济发展的 重要性。第一,他可是外部性内在化,并产 生降低交易成本的动力;第二,它可以提高 对资源的配置效率,达到最优配置。
¡ 新制度主义者在对产权的研究中,重点研究 了国家产权。
¡ 对比较成本作出了推演,提出了“资源赋有” 理论。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资本积累的看法
¡ 重视资本的积累,认为储蓄率是经济发展的 重要制约条件。
¡ 资本和劳动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即资本的增 加并不必然有劳动力的增加。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 强调农业对工业化的贡献 。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020/12/10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采用中心—外围的结构分析法
¡中心 发达国家 ¡外围 发展中国家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普雷维什经济发展理论(续)
¡ 中心外围的结构分析
—传统自由贸易理论和政策造成外围国家初级产品 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应代之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 —外围按照中心国所走的道路,摸索前进,采用和 引进中心的技术,效仿他们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引进制度、文化、思想、意识
¡ 激进主义思路强调穷国与富国之间不平等地位和 利害冲突,主张打破支配-依附的旧格局,倡导发 展中国家的自主发展和南南合作;
¡ 新制度主义发展思路强调影响经济发展的非经济 因素,特别是制度的作用,认为制度变迁将使经 济体系成为不稳定的体系,而且权力进入市场会 导致市场——价格不可能正常运转,主张重视产 权和公共政策。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对凯恩斯主义的认识
¡ 凯恩斯经济学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条件出发,把 萧条时期的失业和资本闲置归因于储蓄过多,而发 展中国家的贫困和失业的重要原因却是储蓄不足。
¡ 凯恩斯观察到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是周期性 的失业,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过剩的状况不仅表 现为持久性的失业,还表现为广泛的就业不足,伪 装的失业和低生产率的就业。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4经济发展的新制度主义思路
¡ 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新制度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4.1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布坎南等。 ¡ 背景:新制度主义是在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
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2.1 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代表人物:鲍尔(Bauer,P.)、瓦伊纳(Viner, J.)、哈伯勒(Haberler,G.)、舒尔茨(Schultz, T.)、明特(Myint,H.)和马拉沙(Balassa,B.) 等人。
¡ 产生背景:在20世纪50~60年代,一些受结构主义 发展思路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尽管有快速的增长, 但二元结构收入分配不均以及其他种种失衡现象并 未减轻。以此相反,那些经济比较开放、实行出口 导向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却在经济上却取得了比较快 速的进步。结构主义理论造成“政策引致扭曲”和 “非市场失误”。因此,实践和理论从反面证明了 新古典主义是比较正确的。
2.2.3 新古典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 主张政府应实行市场——价格机制的政策, 通过价格变动来进行间接调节。
¡ 加强农业投资、教育投资和人力培训。 ¡ 建议实行人口控制政策。 ¡ 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和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3 经济发展的激进主义思路
¡ 代表人物及产生背景 ¡ 激进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 激进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 制度可以通过规则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每 个人对别人和社会的行为反映,作出较准确 地判断。
¡ 制度可以通过界定产权,来形成发展的动力, 从而促使私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相等。
¡ 制度可以通过法律、规则、道德规范等来影 响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制度可以对财产和知识产权提供法律保护, 激励创新。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3.2激进主义思路的主要观点
¡ 对发展的理解 ¡ 认为依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原因 ¡ 对社会阶级进行了细分 ¡ 运用阶级观点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原因
第二章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3.3激进主义思路的政策建议
¡ 建立社会主义体系 ¡ 与国际体系“脱钩”的政策 ¡ 消除不发达国际内部严重的制度障碍
第二章经济发巴兰、阿明、桑托斯、 桑克尔、伊曼纽尔、马克等。
¡ 背景:20世纪50年代,采用结构主义思路政 策建议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 了诸多问题,这不仅导致了新古典主义思路 的复兴,也导致了激进主义思路的产生和发 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