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

高大模板支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正式版)

目录第一篇主体结构模板脚手架施工方案3第一章编制依据3第二章工程概况4一、工程概述4二、结构设计概况6第三章施工部署7一、总体部署7二、工期安排7三、模架体系的选型7第四章施工准备8一、技术准备8二、材料计划8第五章模架支撑体系设计10一、模架体系设计方案10二、模架设计方案详述10第六章模架支撑体系施工方法19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19二、顶板模板施工19三、梁模板施工20第七章质量验收22一、模架材料、产品质量控制22二、模架安装质量控制24第八章施工使用要求26第九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7一、安全管理27二、一般规定27三、安装过程中的措施28四、使用过程中的检查28五、混凝土浇筑安全措施28六、拆除过程中的措施29七、监测监控30第十章高大模板应急预案32一、机构32二、职责和分工32三、演练32四、应急响应32五、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32六、急救联系和应急路线图:33第二篇模板计算书35第一章扣件钢管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35 第二章梁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48第一篇主体结构模板脚手架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述SMC(中国)XX第四工厂4号栋加工组装车间用地位于中国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70M—1地块,东北临东环南路、西南临70号支路、东南临建安街。

SMC(中国)XX第四工厂4号栋加工组装车间为2层厂房建筑,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2974m2,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7.950m,建筑层数为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16.3m,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本工程一层高度已经超过8m (即8.25m),二层6.5m,轴线跨度为10m、15m,本工程长143m,宽119m;结构顶板厚度120mm,主框架梁截面500×1200 mm 、500×1000 mm。

如图:剖面图二、结构设计概况一、总体部署本工程按照施工后浇带设置施工缝,根据结构后浇带,划分为2个施工区域平行施工,每个区域分为4个流水段,每个流水段面积2000m 2左右。

详见下图:二、工期安排三、模架体系的选型本工程梁、板支撑选用扣件钢管接碗口架(Φ48*3.5mm )体系;竖向对接扣件,模板面板为15mm 厚多层板;框架梁主龙骨采用Φ48*3.5mm 钢管,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顶板主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

一、技术准备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按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工艺规程、施工验收规X、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图集。

由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作好记录,并及时请设计人员进一步明确,由甲方、监理、设计、施工四方确认(签字)形成记录,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针对工程设计特点,对模板体系的选择、流水段的划分、施工缝的留置等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达成共识。

组织施工管理人员进行逐级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序及施工作业条件。

专业工长以书面形式向各班组进行交底,技术交底必须符合规X、标准的规定,同时必须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二、材料计划一层满堂架搭设用料计划所用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钢管用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Q235钢材质的焊接钢管。

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有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和损伤者禁用。

第五章模架支撑体系设计一、模架体系设计方案二、模架设计方案详述本工程重点准备考虑搭设高度8m以上;搭设跨度10m、15m的顶板、梁支撑体系的设计。

空间净高8.13米,结构顶板厚度120mm,主框架梁截面500×1200、500×1000 mm。

1.框架梁模板框架梁采用15mm厚多层板做为模板,梁底主龙骨采用Φ48*3.5钢管,垂直梁方向间距600mm,次龙骨采用5根50*100mm木方;梁侧主龙骨采用双Φ48*3.5钢管(间距为600mm),与梁底主龙骨连接牢固,梁侧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为200mm;斜撑采用Φ48*3.5钢管,间距为900mm,与梁侧通长横杆、梁底主龙骨连接牢固,斜撑与梁底主龙骨夹角≤60°。

500*1200梁反顶支撑系统采用6mΦ48*3.5钢管接0.6m钢管,500*1000梁反顶支撑系统采用6mΦ48*3.5钢管接0.9m钢管接头错开搭设,保证接头不在同一断面上;梁底支撑(垂直梁方向),间距1050mm~1150mm,主梁底支撑设两道立杆,立杆间距300mm,次梁底支撑设一道立杆,横杆步距1250mm;扫地杆距地200mm,自由端不超过500mm;当梁高超过1000mm时,在距梁底250mm处与距板底300mm处各增加一道Φ16对拉螺杆(外套PVC管)垂直梁方向距离600mm。

当梁跨度大于4m时,梁按1/1000mm起拱,楼板随梁。

框架梁模板支设示意图如下:框架梁模板支设示意图2.结构顶板模板结构顶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作为模板。

顶板主龙骨采用100*100木方,间距1050mm~1100mm;次龙骨采用50*100木方间距200mm,木方两面刨平。

顶板支撑系统采用6mΦ48*3.5钢管接1.8m钢管,接头错开搭设,保证接头不在同一断面上;立杆纵横向间距1050mm~1150mm,立杆下部垫通长木脚手板,扫地杆距地200mm,自由端不超过500mm,模板支撑系统与框架柱抱紧,连成整体模板。

如图:满堂架平面布置图框架梁及顶板模板支设示意图3.后浇带后浇带部位采用快易收口网拦设,收口网后采用钢筋支撑,间距不大于500mm;后浇带支撑体系与框架梁、顶板支撑体系同步,但横杆错开搭接,并且与立杆锁紧,连成整体模板。

模板拆除时先拆后浇带以外部分(顶板与梁支撑体系)模板,后浇带下方支撑体系沿后浇带长度方向通长保留。

如图:后浇带模板支撑布置图01后浇带模板支撑布置图02 4. 剪刀撑本工程剪刀撑与抱柱采用Φ48*3.5mm 钢管搭设;剪刀撑垂直方向设置两道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大于4步,水平剪刀撑宽度3~5m (4跨);布设位置分别在扫地杆位置、梁底下第一道横杆位置,平面位置每隔一跨布设一道;竖向剪刀撑设在架体外侧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6m )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跨。

剪刀撑平面布置图如下:5. 抱框柱抱框柱垂直方向设置两道抱框柱,抱框柱采用Φ48*3.5mm 钢管连接4道横剪刀撑平面布置图说明:1、本工程布设两道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大于4步,水平剪刀撑宽度3~5m (4跨);布设位置分别在扫地杆位置、梁底下第一道横杆位置;2、竖向剪刀撑设在架体外侧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6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为4跨。

杆,钢管贴紧柱面扣件锁紧,布设位置分别在地面上第二道横杆上、梁底第一道横杆上。

框架柱抱柱示意图第六章模架支撑体系施工方法一、模板支撑体系施工1.架体立杆搭设工艺:定位→铺脚手板→立杆→第一步纵横向横杆→第二步立杆→第二步纵横向横杆→重复以上步骤至顶→U型托1)采用U托时要满足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注意U托必须垂直并且安装牢固,可调丝扣外露长度不大于250mm。

2)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不得超过500mm。

3)立杆应对称布置,不允许偏心支撑,其偏差不应大于25mm。

2.架体水平杆1)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为扣件钢管立杆底部一道纵、横水平杆,扫地杆距结构板距离不超250mm,严禁拆除。

2)钢管每步的纵、横向水平杆的扣件必须锁紧。

二、顶板模板施工1.工艺流程:立杆定位→垫板→立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重复以上步骤至顶→主龙骨→次龙骨→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大于四米跨板起拱→铺设模板→校正标高、平整→验收2.定位:在脚手架搭设前,必须进行脚手架立杆放线定位。

3.垫板:将垫板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保证上下钢管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在支模前在柱上应先抄出水平标高线及支模控制线,按顶板混凝土厚度控制支模标高。

顶板和梁在大于4m跨度时,均按1/1000起拱,要拉交叉十字线对起拱高度进行校核。

4.支设时立杆的垂直度要用仪器校正,以便保证其受力不产生偏心。

5.安装主梁:主梁和顶杆之间的连接采用U型托,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主梁接头位置应错开。

主梁伸缩节接头位置距离立杆间距不得大于200mm。

6.安装两根主梁之间次梁连接部位底部主梁时,应在铺板前进行,并应保证所有主梁受力均匀,防止由于主梁受力不均造成架体失稳。

7.铺板:在安装完毕的龙骨支架上铺设15mm多层板。

模板采用硬拼,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浆。

顶板模板与四周墙体交接处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海棉条贴在模板上)。

8.安装完模板后,应拉通线调整模板,检查模板标高、截面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9.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预检和评定。

三、梁模板施工1.梁安装工艺流程:弹出轴线及标高线→搭设梁底支架→安装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锁口立管、加固木方→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并安装斜撑→与相邻模板连接2.梁底模安装:柱模板拆除后,即放上轴线和水平标高控制线,搭设梁模支撑,安装梁底模,搭设板模支撑,安装板底模,并按规定设计要求起拱。

3.绑扎梁钢筋,梁钢筋绑扎严格执行钢筋施工方案,控制好轴线位置及保护层厚度。

4.安装梁侧模,并加固牢固,并执行本方案中的斜撑规格及间距要求。

5.模板支撑体系的拆除1)混凝土顶板、梁拆除的工艺流程A.混凝土顶板拆除的工艺流程松动U托→拆除主次梁→拆除模板→拆除最上部横向水平杆→拆除最上部纵向水平杆→拆除最上部立杆(水平杆、立杆按照立杆尺寸层层拆除)→拆除连柱件→拆除扫地杆→拆除最后一排立杆→拆除垫板B.混凝土梁拆除的工艺流程松动U托→拆除梁侧主龙骨→拆除梁侧次龙骨→拆除梁侧模板→拆除梁底主龙骨→拆除梁底次龙骨→拆除梁底模板→拆除最上部横向水平杆→拆除最上部纵向水平杆→拆除最上部立杆(水平杆、立杆按照立杆尺寸层层拆除)→拆除扫地杆→拆除最后一排立杆→拆除垫板2)拆除方法A.模板拆除的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和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拆除的模板和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按指定地点堆放。

并做到及时清理、维修和涂刷好隔离剂,以备待用。

B.拆除梁模板时,应先松梁底支撑U托,将主次楞降下一定高度后,再拆除梁底、梁梆模板。

拆除板底模板时,将支撑U托降下一定高度后,先拆除主龙骨,再拆次龙骨。

拆板底模板时应留有部分支撑,最后将板底模板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拆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