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化工-高效复合叶面肥的研究与应用

广州化工-高效复合叶面肥的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3期广东化工第39卷总第227期 · 99 · 高效复合叶面肥的研究与应用许京丽,李大伟(广东白云国际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540)[摘要]通过对复合叶面肥的应用现状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的综述,归纳了复合叶面肥中常用的螯合剂,并对复合叶面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复合叶面肥;螯合剂;发展[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03-0099-02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Efficient Compound Foliar FertilizerXu Jingli, Li Dawei(Guangdong Baiyu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Guangzhou 51054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over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mpound foliar fertilizer and their questions in using, summed up the chelating agents commonly used in compound foliar fertilizer, compound foliar fertiliz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re described.Keywords: compound foliar fertilizer;chelating agents;development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随着氮、磷、钾等化肥用量的持续增加,农作物从土壤中带走的微量元素亦会持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70 %的土地不同程度的缺乏微量元素。

多年的实践证明,获得作物高产和优质产品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分的平衡供应。

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不重视补充,会降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严重时甚至造成颗粒无收的后果。

然而,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又受到微量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和土壤pH的严重影响。

叶面肥可以克服这些缺点,叶面肥泛指以液态喷雾形式施用于植物叶面的各种肥料,因而叶面施肥不会被土壤固定;再就是如果将叶面肥中的微量元素制作成有机络合态或螯合态,元素之间就不会拮抗,且易被作物吸收。

复合叶面肥所加成份较为复杂,凡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均可加入,或根据某些作物生长发育特点的需要,根据土壤中所缺的营养成分,按比例加入各种营养,既有调节物质、又有各种营养成份,是一种混合型的叶面肥。

目前生产、研制、应用的叶面肥中,这是最多的一种叶面肥。

对作物生长发育来讲,是全能型的,是一种人工制造型的,其最大特点是营养齐全、功能多、针对性强,所加入的一定量螯合剂、表面活性剂或载体可使叶面肥喷洒后,更好地粘附、铺展在叶片表面,有利于叶片的吸收和利用。

1 国内外复合叶面肥的研究现状随着叶面肥研究的飞速发展,复合多功能化成为现今可溶性叶面肥发展的主导方向。

1962年,美国腐植酸公司就年产万吨以上的腐植酸复合肥,其成分为腐植酸、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一般采用喷施或随水滴灌的方法。

发达国家因长期使用化肥而使土壤板结,现在正大力倡导使用有机肥,广泛用于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苗木和花卉等各方面。

近几十年来,国外研究的螯合态微量元素叶面肥使更多元素能够共存,提高元素的利用率:如植物动力2003,是根据德国Santron公司最新技术生产的植物微量元素营养液,主要成分为螯合态铜、锰、锌;美国国家化肥总公司(NACCO)生产的高乐,以氮、磷、钾为主,还含有螯合态的铁、锌、锰、铜、硼、钼等多种微量元素,可溶性有效养分总含量达60 %~80 %。

其微量元素含量为:铁0.15 %,锌0.15 %,锰0.05 %,铜0.05 %,硼0.02 %,钼0.0005 %。

同时在叶面肥中使用黄腐酸代替原来的腐植酸,黄腐酸不但具有腐植酸的优良特性,而且是小分子、水溶性好、活性高、附着力强、易被植物叶面吸收,最适合做叶面肥。

如美国OEI有限公司生产的多元素有机复合液肥,主要成分为黄腐酸、大量元素氮、磷、钾、中微量元素钙、镁、硫、铁、锰、铜、钼、硼。

复合叶面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近几年我国市场上的腐植酸叶面肥、氨基酸叶面肥[1-2]较多,学术界对螯合微肥、天然汁液型叶面肥研究较多。

2003年,万强[3]研制的氨基酸螯合稀土微肥(大丰收)是将一定比例的氨基酸、有机酸与稀土、多种微量营养元素在高温下加催化剂螯合,再添加适量的辅助成份配方而成。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作物施用后生长速度加快,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农产品品质也得到明显改善。

2004年,刘音等[4]利用动物的有机废弃物制备了氨基酸螯合微肥,其蹄甲水解液中复合氨基酸(含有17种氨基酸)的生成率达到84.78 %,微量金属元素与水解液中氨基酸的螯合率达97 %以上,其主要技术指标均在GBT17419-1998氨基酸叶面肥的规定范围之内。

2005年,杜红星等人[5]通过连锁螯合技术,解决了高浓度稀土与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复合工艺,研制出含有十二种植物营养元素和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镧、铈等稀土元素的新型叶面肥。

农用试验可得到10 %以上的增产效果。

邵光永[6]从我国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中提取活性杀虫成分,与矿质养分和有机物质腐植酸复配,制成既能够防治虫害,又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的绿色防虫害叶面肥料。

2006年,张建华等[7]对冬小麦灌浆期叶面分别喷施硼酸、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镁,发现硼酸和硫酸锰增产效应十分明显;硫酸镁对提高蛋白质和面筋的含量效果最好;硫酸锰有利于提高小麦沉降值;硼酸和硫酸锌可以提高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并能使其在冬小麦生育后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从而延长了叶的功能期,这对于冬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廖金才等[8]研制的德威乐植物营养剂是利用含高蛋白质的农副产品大豆饼、淀粉和工业发酵副产物经过技术处理,并采用多种高效微生物发酵分解浓缩而成,该产品在茶叶、蔬菜、沙田柚、水稻等作物中应用,效果显著。

2007年,王昆等[9]根据环保型蔬菜专用叶面肥配方设计的研究方法,提出了20个配方进行大田小区试验,优选出的配方经在蔬菜上施用后,产量增加,且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低于0.001 mg/kg,达到了无公害蔬菜的要求。

2008年,韩效钊等[10]根据茶园土壤养分的测定结果和茶树需肥规律配制叶面肥料,对茶树进行叶面营养调理,并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属于一类复杂的有机-无机胶体系统,具有易聚结、易沉降、不稳定等特点,然而,杨喜福等[11]通过大量实验研制出相对均质、稳定和易流动的腐植酸叶面肥,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和解决絮凝的方法。

2 复合叶面肥中螯合剂的种类按照螯合剂的种类,可以将复合叶面肥分为以下几类:(1)EDTAEDTA的螯合能力特别强,可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离子[12]。

EDTA为四元弱酸,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室温下,每100 mL水中溶解0.02 g),实际使用时常用其二钠盐,它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室温下,每100 mL;水中溶解11.1 g)。

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螯合比一般是1∶1。

(2)氨基酸类氨基酸作为螯合剂,稳定常数适中,不受其它离子的干扰,生产的螯合物吸收率大大提高。

氨基酸作为配位体,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在无需光合作用的情况下直接参与机体的蛋白合成,比起其它的螯合剂,对农作物有更加明显的增产效果[2]。

金属离子与[收稿日期] 2011-12-21[作者简介] 许京丽(1979-),女,山东烟台人,硕士,中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分子材料合成及应用。

广东化工 2012年第3期· 100 · 第39卷总第227期氨基酸形成配合物的螯合比一般是1∶(1~3)。

(3)葡萄糖酸类葡庚糖酸是一个螯合能力很强的多价有机螯合剂,在碱性及高温水中,葡庚糖酸螯合物具有优异的水解稳定性,其螯合物稳定常数高于目前许多螯合剂的稳定常数,尤其是对微量元素的螯合性好[13]。

其次,葡庚糖酸不仅能螯合二价金属元素,还能螯合三价金属元素。

葡庚糖酸是一个非腐蚀性和无毒物质,用途广泛,既可用于医学制药[14],又可以作为动物微量元素的载体,还可作为植物微量元素的螯合剂[15]等。

但是我国葡庚糖酸的报道少见,用于微量元素肥料螯合剂的合成研究尚未有报道。

(4)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能迅速与钙、镁、铁、铂、铜、锰等离子生成水溶性络合物,尤其对高价态显色金属络合能力强,因此广泛用于过氧化氢漂白稳定增效剂;软水剂、纺织印染工业助剂。

溶于热水和碱,钠盐溶于冷水。

有些专利把它用作叶面肥中微量元素的螯合剂。

螯合剂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螯合剂。

美国使用最多的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等。

日本则采用本国富产的褐煤和造纸工业废液生产腐植酸和木质素磺酸盐有机微肥。

前苏联磷矿资源丰富,则广泛采用多聚磷酸盐螯合剂,在液态多聚磷酸铵络合肥中加入柠檬酸螯合剂和微量元素[16]。

我国曾一度提倡使用腐植酸作为螯合剂,使成本有所降低,但腐植酸浓度低,分子量大,螯合能力差。

最近几年,氨基酸复合肥料用于农作物,具有明显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降低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

另外,由于氨基酸复合肥料生产工艺不断改进,原料来源广(主要是毛发、棉粕等),生产成本越来越低,从而为廉价获取氨基酸螯合物提供了保证。

因此,氨基酸叶面肥已在农业生产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当前复合叶面肥应用存在的问题(1)总体用量不大。

叶面肥多用于蔬菜、果树及花生、棉花等经济作物,在大田作物上应用比例则较小。

目前国内叶面肥年消费量约5万t,产销量在千吨以上的已属较大的叶面肥企业。

(2)技术到位率低。

叶面肥应用必须掌握一定的施用技术,对各种叶面肥的理化性状、养分含量、施用时期、使用方法都要了解和掌握;同时要结合作物品种及土壤、气候等地域性因素的影响,才能发挥叶面肥的肥效。

许多农户对正确使用叶面肥的技术掌握不深,往往一哄而上,盲目施肥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叶面肥的应用效果。

(3)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经农业部登记检验的叶面肥品种有数百种,在市场上销售的则有数千种;假冒伪劣产品多,如果不加选择使用,有时就会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有的叶面肥价格偏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叶面肥应用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