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三单元 教材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三单元 教材复习


(5)而又何羡乎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 纳
一、重点字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2.独其为文犹可识。
副词,唯独,只有。 3.无物以相之。
动词,帮助。 4.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介词,在。 5.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尽,完。 6、长乐王回深父
(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
(介词,在)
(7) 寄蜉蝣于天地
( 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 介词,在 )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或不译)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同上)
(3)郁乎苍苍

(同上)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庙号
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 祖、太宗等。皇后、皇太后享有谥号,庙号专属于 大行皇帝的。
3.谥号
分为官谥和私谥。
为东亚(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古代君 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 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 而给予一个寓含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此外,受中 华文化影响的一些邻近国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个 东亚古代国家都用谥号。
11.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12 .足以极视听之娱 极:穷尽
一、重点词汇
二、多义字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约定
则是无信
1、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意为“往”,到达

2、足以极视听之娱
助词,的
3、夫人之相与
助词,主谓之间
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代词,它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 名作动,打鱼砍柴
之上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
(9)侣鱼虾而友麋鹿

(10)不知东方之既白 形容词作动,显出白色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
(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
(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连词,表修饰 )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
( 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代词,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 然 (形容词,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 (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
2、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
其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
判断句:_____
宾语前置:_____
被动句:_____
①⑤⑦⑧⑬/②⑮/③④⑨/⑥⑭/⑩⑫/⑪
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选出全含有使动用法的一组
①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③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④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⑤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⑥常在于险远
⑦火尚足以明也
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7、则或咎其欲出者 动词,责怪
二、词类活用
1. 始舍于其址。 名作动,筑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居。
2. 名之曰褒禅。 名作动,命名,称呼。
3. 有泉侧出。 名作状,从旁边。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作名,深度。
形作动,穷尽,走到尽头。
5. 而其见愈奇。
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二、词类活用
行军途中驻地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3、何意致不厚
4、乃衔哀致诚
思想情趣
得到,取得 招致 表达
文化常识
1.年号
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
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 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 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 祥瑞"或内讧外忧,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 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 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 帝、康熙皇帝等。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代词,我)
5、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表反问语气)
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四、古今异义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
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⑤当其欣于所遇
⑥死生亦大矣
⑦不能喻之于怀
⑧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⑨客有吹洞萧者
⑩何为其然也
⑪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⑫而今安在哉
⑬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⑭今所谓瑟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⑮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介宾短语后置:_____ 省略句:_ ____
定语后置:_____
➢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 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 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 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
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
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
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
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 人的运B.天“命三子卒。公死”是曰 ,中“ 士崩 曰国” “古, 不代诸 禄朝侯 ”廷死 ,中曰庶最“人薨曰尊”“显,死的大”三夫,个死小官曰孩职夭的合称。 周代已折有和此病词死,的具称体为说“法歿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 司空。
1、茂林修竹

2、况修短随化 3、乃重修岳阳楼
高高的 (寿命)长
修建
4、余独好修以为常
美好
5、退将复修吾初服
整理
1、引以为流觞曲水 介词,把

2、亦足以畅叙幽情
介词,用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介词,因为
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 其次
旁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
(陈胜)又暗中派遣吴广去驻地旁边 杂草丛生的祠庙里,夜里用竹笼罩着 火
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4. 于是余又叹焉。
四、古今异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
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动词+介词,“至”意为“到达”;“于”, 介词,引出后面的处所。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 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卒”。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 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C(“薨”是古人对诸侯之死的一种描述,后世有封爵的 大官之死也可称薨。帝后的死当称为“崩”。)
● 《赤壁赋》知识点归纳
1.朔日 2.晦日 3.望日 4.既望
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 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1、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五
一、重点词汇
2、 纵一苇之所如 任;往
3、倚歌而和之
循,依;唱和
4、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细丝
5、而卒莫消长也 6、方其破荆州 7、知不可乎骤得
最终 当
多次
10、举酒属客 劝人饮酒
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表假设语气
9、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享用
二、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名作状,向东
(2)下江陵
名作动,攻占
(3)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
动词的使动,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
动词的使动,使……哭泣
(6)正襟危坐
形作动,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作状,向南
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A.①③⑦
B.①⑤⑥
C.④⑤⑧
C ①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②荫:名
D.②④⑥
词作动词,遮蔽。③东南:名词作状语。
④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舞、泣:动
词使动用法。⑥形容词作名词。 ⑦明:
形容词作动词。⑧谬,弄错,使……错。
4.十天干十二地支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 “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 了干支纪法。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 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花甲。
5.暮春
春季的末一个月。孟、仲、季表示每季月份的 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 季表示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 一个月。孟春,即农历正月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