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技术》章节测试题(全)

《自动控制技术》章节测试题(全)

第一章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1 自动控制技术概述1、根据不同的信号源来分析,自动控制包含(ABC)几种基本控制方式。

A开环控制 B闭环控制 C 复合控制 D人为控制2、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若想稳定某个物理量,就该引入该物理量的(B )A.正反馈B.负反馈C. 微分负反馈D. 微分正反馈3、控制系统输出量(被控量)只能受控于输入量,输出量不反送到输入端参与控制的系统称为(A)。

A、开环控制系统B、闭环控制系统C、复合控制系统D、反馈控制系统4、闭环控制系统是建立在(B)基础上,按偏差进行控制的。

A、正反馈B、负反馈C、反馈D、正负反馈5、闭环控制系统中比较元件把(A)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A、反馈量与给定量B、扰动量与给定量C、控制量与给定量D、输入量与给定量6、比较元件是将检测反馈元件检测的被控量的反馈量与(B)进行比较。

A、扰动量B、给定量C、控制量D、输出量7、偏差量是由(B)和反馈量比较,由比较元件产生的。

A、扰动量B、给定量C、控制量D、输出量8、在生产过程中,如温度、压力控制,当(D)要求维持在某一值时,就要采用定值控制系统。

A、给定量B、输入量C、扰动量D、被控量9、开环控制系统可分为(A C)。

A、按给定量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B、按输出量控制的开环控制系统C、前馈控制系统D、按输出量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E、按输入量控制的反馈控制系统10、自动控制系统的信号有(A B C D)等。

A、扰动量B、给定量C、控制量D、输出量11、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最大的差别在于闭环控制系统存在一条从被控量到输出端的反馈信号。

(√)12、偏差量是由控制量和反馈量比较,由比较元件产生的。

(×)1-2 调速系统性能指标1、调速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主要指:( CD )A最高转速 B最低转速 C调速范围 D静差率2、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的硬度有关,当理想空载转速一定时,特性越硬,则静差率(A)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不确定3、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是(B)A.抗扰性B.稳定性C.快速性 D.准确性4、调速范围是指电动机在额定负载情况下,电动机的(B)之比。

A、额定转速和最低转速B、最高转速和最低转速C、基本转速和最低转速D、最高转速和额定转速5、直流调速系统的静差率与(A C)有关。

A、机械特性硬度B、额定转速C、理想空载转速D、额定电流6、由晶闸管可控整流供电的直流电动机,当电流断续时,其机械特性具有(A C)特点。

A、理想空载转速升高B、理想空载转速下降C、机械特性显著变软D、机械特性硬度保持不变7、静差率与机械特性硬度以及理想空载转速有关,机械特性越硬,静差率越大。

(×)1-3 直流电机的调速方案1、调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BCD)A 调节电机接线方式B调节电枢供电电压C调节励磁磁通D改变电枢回路电阻2、自动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主要的调速方法是( B )A.减弱励磁磁通 B.改变电枢电压 C.改变电枢电流 D.改变电枢回路电阻3、在恒定磁通时,直流电动机改变电枢电压调速属于(D)调速。

A、恒功率B、变电阻C、变转矩D、恒转矩4、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与发电机—电动机系统相比较,具有响应快、能耗低、噪声小及晶闸管过电压、过载能力强等许多优点。

(×)5、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主回路电流连续时,开环机械特性曲线是互相并行的,其斜率是不变的。

(√)1-4 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与开环系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C)A 增加触发及功放电路B 增加给定电路C 增加转速检测与反馈电路D 增加整流桥与电机主回路2、当理想空载转速 n0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率 Scl 与开环下的 Sop之比为(D )。

A 1B 0C 1+KD 1/(1+K)3、速度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抑制(D )的扰动。

A 调节器放大倍数B 电网电压波动C 负载D 测速电机励磁电流4、下列关于转速反馈闭环调速系统反馈控制基本规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A.只用比例放大器的反馈控制系统,其被调量仍是有静差的B.反馈控制系统可以抑制不被反馈环节包围的前向通道上的扰动C.反馈控制系统的作用是:抵抗扰动、服从给定D.系统的精度依赖于给定和反馈检测的精度5、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与转速开环的直流调速系统相比,当要求的静差率不变时,其调速范围将( A )A.增大B.减小C.不变D.等于0 6、闭环调速系统能够减少稳态速降的实质在于它的自动调节作用,在于它能随着负载的变化而相应地改变(D )电网电压B.电网电流 C.给定电压D.电枢电压7、当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当负载电流增加后晶闸管整流器输出电压将(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8、在晶闸管—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中作用于被控对象电动机的负载转距为(C)。

A、控制量B、输出量C、扰动量D、输入量9、转速负反馈有静差调速系统由转速给定及(A BC D )组成。

A、采用比例调节器的转速调节器B、测速发电机C、晶闸管变流器D、触发器10、在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中,当负载增加以后转速下降,可通过负反馈环节的调节作用使转速有所回升,系统调节前后,(A D)。

A、电动机电枢电压将增大B、电动机主电路电流将减小C、电动机电枢电压将不变D、电动机主电路电流将增大1-5 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1、若要实现无静差调速,转速调节器应采用(B)。

A P调节器B PI调节器C PID调节器D ID调节器2、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的调节器是(A)A P调节器B I调节器C PI 调节器D PID 调节器2、晶闸管调速系统中,PI调节器中的电容元件发生短路就会出现(A )。

A.调速性能下降 B.超速运行 C.无法调速 D.低速运行3、比例调节器(P调节器)的放大倍数一般可以通过改变(A)进行调节。

A、反馈电阻Rf与输入电阻的R1大小B、平衡电阻R2大小C、比例调节器输出电压大小D、比例调节器输入电压大小4、当输入电压相同时,积分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越大,则输出电压上升斜率(A)。

A、越小B、越大C、不变D、可大可小5、比例积分调节器的等效放大倍数在静态与动态过程中是(D)。

A、基本相同B、大致相同C、相同D、不相同6、无静差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是(B)。

A、依靠偏差本身B、依靠偏差本身及偏差对时间的积累C、依靠偏差对时间的记忆D、依靠偏差7、采用PI调节器的转速负反馈无静差直流调速系统负载变化时系统(C),比例调节起主要作用。

A、调节过程的后期阶段B、调节过程中间阶段和后期阶段C、调节过程开始阶段和中间阶段D、调节过程开始阶段和后期阶段8、比例调节器(P调节器)一般采用反相输入,具有(B D)特性。

A、延缓性B、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是反相关系C、积累性D、快速性E、稳定性9、积分调节器具有(A B C)特性。

A、延缓性B、记忆性C、积累性D、快速性10、对积分调节器来说,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保持在输入电压为零前的那个瞬间的输出值。

(√)11、比例积分调节器,其比例调节作用可以使得系统动态响应速度较快,而其积分调节作用又使得系统基本无静差。

(√)1-6 电流截止负反馈1、在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电流截止负反馈主要起(C)作用。

A 在电机启动时限制电流B 在电机正常运行时限制电流C 在电机增加大到一定程度时限制电流D 在电机降速时限制电流2、电流截止负反馈的截止方法不仅可以用独立电源的电压比较法,而且也可以在反馈回路中对接一个(D)来实现。

A、晶闸管B、三极管C、单结晶体管D、稳压管3、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的调速系统,为了使电流截止负反馈参与调节后特性曲线下垂段更陡一些,可把反馈取样电阻阻值选得(A)。

A、大一些B、小一些C、接近无穷大D、等于零4、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有(B D)等方法。

A、采用晶闸管作比较电压的电路B、采用独立直流电源作比较电压的电路C、采用单结晶体管作比较电压的电路D、采用稳压管作比较电压的电路5、带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静特性具有(A C)等特点。

A、电流截止负反馈起作用时,静特性为很陡的下垂特性B、电流截止负反馈起作用时,静特性很硬C、电流截止负反馈不起作用时,静特性很硬D、电流截止负反馈不起作用时,静特性为很陡的下垂特性1-7 .1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一)PID调节器常用的传递函数形式中Kp 、Ki、Kd分别表示(D)A 积分系数微分系数比例系数B 微分系数比例系数积分系数C微分系数积分系数比例系数D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微分系数1-7 .2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二)在传递函数模块中,分母多项式系数()表示分母为40S4+30S3+20S+1.(D)A [40 30 20 1] B[40 30 20 10 1] C [40 30 20 1 0] D [40 30 0 201]1-7 .3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三)MatLab中,直流电动机(DC-Motor)模块位于(D)中。

A SimPowerSystems—Extra libraryB Simulink—SourcesC 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D SimPowerSystems—Machines第二章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2-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比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增加(B)反馈环?A 电压B 电流 C电阻 D 电感2、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当 ASR 不饱和时,转速环( A ),整个系统是一个无静差调速系统,而电流内环表现为电流随动系统。

A.闭环B.开环C. 恒值 D.变量3、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 B )调节器,构成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A.PB.PIC.PDD.PID4、双闭环调速系统包括电流环的转速环。

电流环为外环,转速环为内环。

(×)5、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的输出电压是系统转速给定电压。

(×)2-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特性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启动时,恒流升速阶段主要特征为:(C)A Id 始终大于IdmB Id 始终小于IdmC Id 基本等于IdmD Id 与Idm无关2、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源电压波动和负载转矩波动时,( A)。

A ACR 抑制电网电压波动, ASR 抑制转矩波动B ACR 抑制转矩波动, ASR 抑制电压波动C ACR 放大转矩波动, ASR 抑制电压波动D ACR 放大电网电压波动, ASR 抑制转矩波动3、一个设计较好的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时(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