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教学建议】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合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突破方法:1.中东问题复杂,敏感性强,注意结合史实和地图加以客观全面地分析,以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2.对两次中东战争,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见原书P104)学案导学一、纷争的由来1、中东的概况:(1)地理概念:“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
(2)历史特点:丰富的文明历程,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多事地带。
(3)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地区。
2、纷争的由来:(1)英国“分而治之”政策(2 )联合国大会决议:1947 年11 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 年8 月 1 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问题探究】中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巴勒斯坦问题。
因为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问,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巴勒斯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加上大国的插手,使该地区的问题更为棘手。
二、巴勒斯坦战争1、爆发: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埃及等 5 国组成阿拉伯联军于次日对以色列不宣而战,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又称“巴勒斯坦战争” 。
2、经过:(1)初期:阿拉伯联军迅速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攻入耶路撒冷旧城及郊区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
(2)后期:以色列扩充军备力量,取得显著战果。
3、结果:(1)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 的土地。
(2)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巴勒斯坦战争双方的对比请思考: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军事上没有形成统一部署和指挥,战场上缺乏协同与配合,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互不透露各自计划,阿拉伯联盟军事委员会有名无实,对任何一支阿拉伯军队都没有指挥权。
(2)以色列充分利用停火的有利时机,紧急抢运武器,招募大批犹太志愿兵,短期内集结了近十万人的武装力量。
(3)以色列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分别击溃了各个对手。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1.起因(1)1956 年埃及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2.经过:1956 年l0 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苏伊士运河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随后,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纳赛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1956 年12 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次年 3 月撤军。
3. 结果:(1)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2)英法: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它们在中东的影响一落千丈。
(3)美苏:两国开始“填补真空” ,走上了中东角逐场的前台,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问题探究】(见原书P104)小结:二次大战后,围绕着巴勒斯坦问题,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1948 年 5 月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1956 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收归国有,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在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战争结束。
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但中东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反而在大国的插手下,愈演愈烈。
知识网络:①巴勒斯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
其中耶路撒冷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
②19世纪末,巴勒斯坦已是阿拉伯人的居住地。
历史上曾在这里居住,后来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
③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汇合处,扼三洲、两洋、四海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苏伊士运河是波斯湾各主要产油国经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通往欧美各国的主要通道。
加上该地区富产石油,引起各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
(2)大国的干涉①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运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
② 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
因为现实利益分配不均,该地区阿拉伯人口较多,而划给阿拉伯国的版图较小,且多为丘陵等土地贫瘠地区,所以阿拉伯国家坚决抵制分治决议,反对建立犹太国家。
(3)各种矛盾的激化①日趋激化的阿、犹民族矛盾,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②在一定程度上,中东地区战争频繁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
为保证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实力,美苏一度制造“不战不和”的局面,从而阻碍了中东问题的解决。
典例(见原书P105)跟踪训练(见原书P105)备课资料:【“中东地区”的含义】“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
一般来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面积l76 平方千米,人口65 万。
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
旧城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
新城是在19 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
这是一座具有 5 000 年历史的城市。
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包括犹太人、亚述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等,带着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都曾先后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战、厮杀而占据这里。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撞击和融合,耶路撒冷这座古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风貌,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苏伊士运河问题的由来及解决】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航运要道。
1856 年法国取得了开凿运河的权利,规定埃及要提供土地和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建成后要出租99 年,之后再交还埃及。
l859 年,运河开始动工,历时lo 年,于1869 年正式通航。
l875 年,埃及因财政困难被迫把所控制的44%的运河股票廉价卖给英国。
此后,苏伊士运河一直处于英、法的控制之下。
l956 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但英国并不甘心失败,于同年10 月支持以色列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岛,并借口“保护”运河,而与法国一起出兵埃及,侵入苏伊士运河地区。
同年底,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侵略军被迫撤走。
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优化训练:一、选择题1.20 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趋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争夺,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为了()A.控制中东地区的尤其资源 B .帮助阿拉伯人建立家园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 .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解析:A石油越来越成为继煤炭之后的重要资源,大国插手该地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
2. 新华网2009 年6月22日电:巴勒斯坦过渡政府总理法耶兹22日呼吁在两年内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以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早在1947 年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①犹太国家②埃及③约旦④阿拉伯国家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解析: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 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A. 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B. 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C .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D .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国支持犹太人复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在中东地区实施“分而治之”。
4. 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停火后,以色列却控制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是A.阿拉伯国家无心战争B .西方大国的直接参战C.以色列总体实力强大D .阿拉伯国家分歧过大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巴勒斯坦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过程,战争初期以色列处于劣势,但后来却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就是以色列抓住停火机会迅速武装自己,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最后败下阵来。
5. 当今巴以双方虽都愿走向和解,但仍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首先是( ) A.难民回归问题 B .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C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D .水资源分配问题解析:B当今巴以双方虽都愿走向和解仍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主要的是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二、非选择题6. (见原书P106 第7 题)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
”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 、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 、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1) 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以来为何中东地区更加复杂?(3) 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争端在二战以后更加复杂的原因。
第(1) 题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谁控制了⋯⋯掌握了世界命运”大国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考虑了自身的利益,是为控制这一地区而来。
第(2) 题要求据材料二回答,而材料二的中心是美苏的插手;第(3) 题在回答时注意围绕造成中东问题的原因去概括。
答案:(1) 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 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