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营者承担补充责任的案例
储户吴某某在某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时遭遇歹徒抢 劫,事后,当事人一纸诉状将该金融机构告上法庭, 要求法院判令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造成储户吴某某损失的直接原 因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并非银行故意实施侵 权行为所致。但被告银行未在合理限度内尽到对存 款人的安全保障义务,具有过错。因此,在犯罪嫌 疑人逃跑,至今未能缉拿归案的情况下,应承担补 充赔偿责任。


麦当劳又提出另一项抗 辩,即他们提供的这种游乐 服务是免费的,不应该承担 这么重的注意义务。法院认 为,该游乐设施是麦当劳用 来吸引儿童的,属于其经营 中的一部分,而不属于免费 的服务。因此法院认定,麦 当劳应承担赔偿责任。
补充责任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
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 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 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 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此规定表明:经营者不但要为自己违反安全保障义 务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还可能 对他人侵权而导致的损害后果承担责任。而最终责 任的承担与否,要看经营者是否有过错。如果能证 明自己没有过错,则不承担责任。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利
二、经营者的义务
一、消费者的权利

我国《消法》规定消费者有九大权利,即: 安全权(第7条) 知情权(第8条) 自主选择权(第9条) 公平交易权(第10条) 求偿权(第11条) 结社权(第12条) 获得有关知识权(第13条) 受尊重权(第14条) 批评监督权(第15条)
(三)自主选择权
第9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
的权利。 (1)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 营者; (2)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 (3)有权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 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4)在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有权进行 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目次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第二节 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 第三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第一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消费者运动的兴起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立
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与基本原 则
一、消费者运动的兴起及消费者权益保护 立法
(二)消费者运动的兴起及消费者权益保 护立法
相对于经营者,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信息掌握程度严重不对称,信息天
然地集中在经营者一方,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 和服务日益复杂,消费者对商品服务做出准确的判 断几乎不可能。 交易中,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形态不同,前者仅 承担经济风险,后者则还须承担生存风险,因为消 费品本身可能存在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定义与调整对象
(一)定义 广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调整在保护消 费者权益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狭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调整对象 1.国家机关与经营者之间 2.国家机关与消费者之间 3.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
三、立法宗旨与基本原则
(一)立法宗旨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1、消费者保护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施行) 2、消费者安全、卫生管理法——食品安全法、药 品管理法 3、商品质量管理法——商品检验法、产品质量法 4、商品计量监督管理法——计量法、标准化法 5、商品标示监督管理法——商标法、广告法 6、物价监督管理法——价格法 7、禁止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 法 8、合同法的部分内容——合同法、保险法
合同责任求偿与产品责任求偿
第35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 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 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 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 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合同责任)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 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 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 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 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产品责任——侵权和违 约竞合或侵权责任)
经营者的直接责任与补充责任
2004年 5月 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在第 6条中根据消费者所受损害来源于经营者自身 还是源于经营者以外的第三人,将经营者的法律责 任区分为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 “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 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 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 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所谓“合理限度”,主要考虑经营者的主观预见能 力和客观防控能力,即损害发生于经营者的危险控 制范围;对发生损害的潜在危险经营者能够合理予 以控制;损害结果的发生没有第三责任者的介入等 等。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就要承担全部责任。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对消费特别保护原则 2.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3.补偿性与惩罚性相结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 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 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 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喝酒有害健康
王英的丈夫在一次酗酒后,因摄入酒精过度引发胰 腺炎抢救无效死亡。于是,王英把白酒厂推上了法 庭。王英说:酒里的非水、非酒精成分有400多种。含 甲醇、杂醇油及钾、锰等,并含有食品添加剂。这几种 应该和水、乙醇一块儿都标出来,让消费者明白地知 道,被自己喝进肚子里的到底是什么,有哪些成分。作 为酒厂,有义务把酒的危害性明明白白地告诉消费者, 应像烟盒上标有“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在酒瓶上贴一 标 签:“喝酒有害健康。” 王英的官司,一审二审都败诉了,但她仍坚持要把
(五)求偿权
第11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
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享有求偿权的主体包括:①商品的购买者;②商品的 使用者;③服务的接受者;④受损害的第三人。 求偿的内容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人身 损害赔偿又包括健康、生命损害赔偿和精神赔偿。
案例
某日,王先生带着几个朋友来到松原市某大酒店就
餐,席间,王先生拿出了自带的两瓶“水井坊”白 酒,服务员小姐帮忙打开瓶盖,几人开怀畅饮。 结帐时酒店帐单上打印着服务费一项,并明确写着 单价50元,数量2个,金额是100元的内容。 收银 员小姐解释说,在该酒店就餐,凡自带白酒的消费 者都要收取每瓶50元的服务费。这是该店的规定, 凡到此处消费的顾客都应执行。而王先生认为,酒 店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霸王 条款”,最终,酒店还是按照规定收取了王先生 100元服务费。 王先生决定用法律手段为自己讨回 公道。

双倍赔偿
第4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按消费者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偿的金额为消费者支付价款的一倍。

经营者安全保障义务的直接责任
台湾某地的麦当劳里有专门给小朋友游玩的娱 乐设施。在一家麦当劳里面,有给小朋友玩的滑梯。 几个小朋友在滑梯上张望,结果掉下来摔伤了,家 长告到法院。 麦当劳对此的抗辩是:其提供的服务没有缺陷; 其在滑梯那里有警示牌,敬告小朋友游乐应有家长 陪同或在家长的监护之下进行。 但法院审理后发现,该麦当劳平时有“义工” 担任护理人员来照顾小朋友,但事故发生时“义工” 没有来。于是,法院认为麦当劳提供的服务有缺陷。
(一)安全保障权
第7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 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 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 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 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 全的要求。

第 18条(经营者的安全保障义务) 为保障消费者安全权的实现,经营者应当注意: 第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符合人体健康和人 身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二,对于暂时没有标准的,应当符合人体健康和 人身安全要求; 第三,对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商品和服务, 要事先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 且表明或者说明正确的使用方法; 第四,发现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有严重缺陷,即使 消费者采用正确使用方法仍可能导致危害的,应当 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且采取 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一)消费者的定义
《消法》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
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 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消费类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消费一般 只限于生活消费,即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的 消费。
例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
料,参照本法执行。 主体类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指的“消费者” 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不应当包括单位。
质量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优劣程度,它反映了
商品或者服务的使用价值。消费者花钱买东 西或者接受服务,当然要获得与价格相符的 使用价值, 价格合理要求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与其价值 相符。对国家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必须严格 按照国家定价执行;对国家没有定价的,应 由经营者与消费者按照价值规律合理确定。 计量正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计量器具的使 用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何种计量 器具,应当按照有关计量法规的规定执行二 是计量准确、数量充足。这要求经营者在提 供商品或者服务时,计量应当准确无误。

(二)知情权
第8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 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 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 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 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 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 用等有关情况。 第19条(经营者的信息提供义务): 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 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经营者对 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 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