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四年级《忆江南》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忆江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首古诗,分别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刘禹锡的《望洞庭》、白居易的《忆江南》。
本节课学习的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的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忆江南。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旅游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希望小学姓名:王立恒
职称:小教一级教师电话:13806471498电子邮件:cylyangji@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希望小学
请提供1,理解“忆”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正确、通顺;边读边看注解,想想白居易忆的是江南的什么?
2、诗词对比巧识词牌:这首《忆江南》和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3、指读,指正读音。(注意“谙”字。)
4、齐读。
5、诗人为什么忆江南呢?江南有什么值得回忆的呢?学生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哪个字是熟悉的意思?“曾”呢?
(2)理解“旧”的意思。简单渗透背景。理解“风景旧曾谙”。
3、除了江花、江水,还有什么风景词人也是那样的熟悉?
4、这许许多多的景物,用语言又怎能描述得尽?所有的赞叹都浓缩成简单的三个字——江南好。师引读全词。
5、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从这个反问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理解读。
(二)忆江南之故人
1、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出示资料,创设情境。
2、诗人忆的还有江南的什么?板书:景?人)
3、千言万语道不尽诗人对江南人的留恋和怀念,只浓缩成最最朴素的三个字——江南好!(指生个性化诵读)
4、一首《忆江南》,寥寥27个字,却一唱三叹,字字浸满了诗人对江南景、深眷恋的ms/view/xP3QFI6VQIw/
三、品词赏句82318.html
1、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胜”和“蓝”的意思。
(2)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词句还原成画面。
2、迁移学法:我们分组学习这两首词,用刚才学习第一首词的方法来自学。
3、指读。
4、从这两首词中你看出了词人还忆江南的什么?
5、何日又去月中寻桂?何日重到钱塘看潮?何日再品那醉人的美酒?何日再赏吴娃优美的舞姿?——(引读)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江南忆,其次忆吴宫——(生接读)
6、那抹不掉、忘不了的江南情啊!诵读三首。(背诵)
(三)忆江南之往事
1、江南为官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值得回忆的事情却太多太多,我们刚才学的只是《忆江南》其一,还有其二、其三!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诵读描写江南的诗句,这两句诗都写了哪个地方的景色?
出示: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0%A1%B6%C5/album/item/0673c70974ebc8a30b7b82fc.html
四、欣赏歌曲拓展延情
1、词有曲调,可以用来吟唱。想听吗?107-1896527697.html
五、作业布置:
1、背诵三首古诗
2、收集并积累写景抒情的古诗
六、教学反思:“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
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与背诵,借助画面与想象,品读语言,品味意境。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到美的熏陶。
2、通过积累古诗词,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别是古典文化积淀。
五C%E6%B1%9F%E5%8D%97%E9%A3%8E%E5%85%89.html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象这首词的意境。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课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
(3)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的脑子里浮现出了哪些词语?
(4)学生结合想象诵读。
(5)体会江花和春水就这样互相映衬的美。男女生合作读。
(6)春天的景物很多,但诗人只抓住了两种最有代表性的景物,两种对比最强烈的颜色,把一个亮丽、美妙的江南的春天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体会词句的对仗美。
2、江南的这些风景诗人曾经是多么熟悉啊!教学“风景旧曾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