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复习第一章(填空题来自一、二章)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
1.试分别说明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的功能。
向各种不同类别的用户供应满足不同需求的水量和水质,同时承担用户排除废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达到消除废水中污染物质对于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2.根据用户使用水的目的,通常将给水分为哪几类?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消防用水和市政用水四大类3.根据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哪些类型?并用实例说明之。
生活污水——住宅、机关、学校、医院、公共建筑、生活福利设施、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工业废水——车间或矿场排出的废水雨水——雨水和冰雪融化水4.给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有哪些?各系统包括哪些设施?给排水系统由一系列构筑物和给排水管道组成(1)取水系统,包括水资源(地上/下水、复用水),取水设施、提升设备、输水管渠(2)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3)给水管网系统。
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4)排水管道系统。
包括污水废水和雨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结构(5)废水处理系统。
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的水质净化设备和构筑物(6)废水排放系统。
包括废水受纳体和最终处置设施(7)重复利用系统。
包括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建筑小区的废水回用设施等5.给水排水系统各部分的流量是否相同?若不同,又是如何调节的?各组成部分的流量在同一时间不一定相等,并且随时间变化。
(各部分具有流量连续关系)清水池是用来调节给水处理水量与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
水塔(高位水地)也具有水量调节左右,不过容积较小,调节能力有限。
调节池调节池和均和池是用来调节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之间的流量差。
6.水在输送中的压力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全压力供水水源地势较高。
完全利用原水的位能克服输水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转换成为用户要求的水压关系,一种最经济的给水方式。
2)一级加压供水①水源取水到水厂采用一级提升②处理后的清水加压输送给用户③水源直接加压输送给用户④水处理全过程采用封闭式设施,从取水处加压后,采用承压方式进行处理,直接送给用户使用3)二级加压供水原水经一级加压到水厂处理,清水经二级加压送入输水管网,供用户使用长距离输水或大区域或水区域承窄长形,采用多级加压供水4)多级加压供水长距离输水或大区域或水区域承窄长形,采用多级加压供水7.给水排水管道系统有哪些功能?1.水量输送: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排水的地点要求2.水量调节:即采用措施解决供水、用水、排水的水量不平均问题3.水压调节:即采用加压和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排放的能力要求8.给水管网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并分别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①输水管(渠)——较长距离内输送水量②配水管网——将来自于较集中点的水量分配输送到整个供水区域,使用户从近处接管用水③泵站——输配水系统中起加压作用,使水流有足够的能量克服摩擦损失,在输配水系统中还要求输送到用户连接地点后有符合用水压力要求的水压。
④水量调节设施——调节供水和用水的流量差⑤减压设施——降低和稳定输配水系统局部的水压9.试说明给水管网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有哪些?给水管网系统主要有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和不同输水方式的给水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根据向管网供水的水源数目,统一给水管网系统可分为:(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即只有一个水源地,较小的给水管网系统,系统简单,管理方便。
(2)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有多个水厂的清水池作为水源的给水管网系统,多水源给水管调度灵活、供水安全可靠(水源之间可以互补),就近给水,动力消耗较小;管网内水压较均匀,便于分期发展,但随着水源的增多,管理的复杂程度也相应提高。
2.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1)分区给水管网系统:划分多个区域,各区域有独立供水泵站,可降低平均供水压力,避免局部水压过高的现象,减少爆管的几率和泵站能量的浪费。
(2)分压给水管网系统:不造成动力浪费,减少高压管道和设备浪费,但需增加低压管道和设备用量,管理较为复杂。
(2)分质给水管网系统:城市水厂的规模可缩小,特别是可以调节大量药剂费用和动力费用,但管道设备多,管理较复杂。
3.不同输水方式的管网系统(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2)水泵加压输水管网系统10.排水管道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并分别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1)废水收集设施及室内管道——收集各种废水2)排水管道——将收集的污水、废水、雨水等输送到处理地点或排放口,以便集中处理或排放。
3)排水管网系统上的构筑物——便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排水调节池——用于调节排水管道流量或处理水量的差值5)提升泵站及压力管道,把低处的水向高处提升6)废水输水管(渠)——长距离输送废水到较远的污水处理厂7)出水口及事故排出口——保证排放口部废水的稳定;废话临时排放的设施。
11.什么是排水系统的体制?并简要说明如何进行体制的选择。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三类废水,采用同一个或不同排水管道系统来排除的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选择方式:①新建的城镇和小区宜采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②旧城区可采用截留式合流制③在干旱少雨地区,或街道较窄地下设施较多而修建污水和雨水两条管道第二章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原则【大概了解,估计考判断】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和法规2)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要服从城镇总体规划3)近远期规划与建设相结合4)城市及工业企业规划时应兼顾给水排水工程5)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环境6)规划方案尽可能经济和高效2.给水排水工程建设程序分可为以下几个步骤:【大概了解】(1)提出项目建议书(2)进行可行性研究(3)编制设计文件(4)组织施工(5)竣工验收、交付使用3.给水排水工程的年计算费用:建设投资费用、运行费用9.以地形为主要因素,城镇排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正交式——(未处理,直接排放)在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的地区截留式——正交式发展的结果,更加环保平流式——在地势向河流方向有较大倾斜角的地区(避免流速大而使管道受到严重冲刷、跌井过多)分区式——在地势高地相差很大的地区(充分利用地形排水,节省电力)分散式——当城镇中央部分地势高,且向四周倾斜,四周有多处排水出路时环绕式——在分散式基础上,四周布置主干管,将污水截留送往污水厂集中处理12.什么是控制点?控制点是指在污水排水区域内,对管道系统的埋深起控制作用的点。
(最远最低)第三章(公式不要记,只做了解)1.对给水排水管道进行水力计算时,管道内流体流态均按紊流考虑第四章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等市政用水;(5)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计水量。
2.什么是用水定额?确定居住区生活用水量定额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用水量定额是指不同的用水对象在设计年限内达到的用水水平。
设计时应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城市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充沛程度,在现有用水定额基础上,结合给水专业规划和给水工程发展条件综合分析确定。
3.城市大小和消防流量的关系如何?4.工业企业为什么要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n?Q=Σq3i N3i (1−n) (m3/d)5.说明日变化系数Kd和时变化系数Kh的意义,它们与城市大小有何关系?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称为日变化系数,记作Kd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叫做时变化系数,记作K h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K h 宜采用1.3~1.6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日变化系数Kd宜采用1.1~1.8Q = Q1 +Q2 +Q3 +Q4 (m3/d)由于消防用水量是偶然发生的,不累计到设计总用水量中,所以消防用水量x Q 仅作为给水系统校核计算之用第五章1.取用地表水源时,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泵站、输水管和管网等按什么流量设计?——最高日平均时二级泵站最大供水流量等于最高日最高时Q h3.清水池和水塔各起什么作用?二者容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水塔——调节二级泵站供水流量与用户数量的差额清水池——调节一二级泵站的每小时供水差额5.清水池和水塔的调节容积的计算,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24h 供水量和用水量变化曲线推算,一种是凭经验估算。
缺乏用水量变化规律的资料时,城市水厂的清水池调节容积,可凭运转经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0%~20%估算。
水塔的调节容积,,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5%~6%估算,城市用水量大时取低值。
6.什么是控制点,机有哪些特征。
控制点是指整个给水系统中水压最不容易满足的地点(又称最不利点),用以控制整个供水系统的水压,只要该点的压力在最高用水量时可以达到最小服务水头的要求,整个管网就不会存在低水压区。
该点对供水系统起点(泵站或水塔)的供水压力要求最高,这一特征是判断某点是不是控制点的基本准则特征:(1)地形最高点;(2)距离供水起点最远点;(3)要求自由水压最高点。
第六章1.长度比流量法是假定沿线流量q 1′、q 2′……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 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记为q s [L/ (s ·m) ]。
q s 可按下式计算:∑∑-=L Q Q s iq式中Q ______ 管网总用水量L/s ;ΣQ i ______ 工业企业及其他大用户的集中流量之和(最高日最高时),L/s 。
ΣL ______ 管网配水干管总计算长度,m2.单位面积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面积比流量,记作q A [L/ (s ·m 2)]∑∑-=A Q Q A iqΣA ______ 给水区域内沿线配水的供水面积总和,m 2;3.沿线流量i s L q =y q i A A q =y q4.节点流量管 管网任一节点的节点流量为:∑=y i q q 5.05.环状给水管网设计计算【见作业本】① 确定设计用水量及供水量:高位水池与二级泵站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L/s ② 配水干管比流量qs L/(s*m) 与 节点流量计算(L/s )不配水,长度为0,;单侧配水实际长度一半计入;双侧配水,按实际长度计入。
m③ 流量、流向预分配④ 确定管径、流速、1000i 、水头损失⑤ 管网平差:求∆h 1 ∆h II⑥ 水压计算 选择控制点 地形标高⑦核算(消防时核算、事故时核算、最大转输时核算)第九章降雨量指单位地面面积上在一定时间内降雨的雨水体积,其计量单位为(体积/时间)/面积。
由于体积除以面积等于长度,所以降雨量的单位又可以采用长度/时间。
这时降雨量又称为单位时间内的降雨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