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交流《寻觅古文之智慧少年
------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3.阅读文言文后,先独立思考,结合目标链接的生活中的多种智慧试填阅读记录卡,然后再小组合作,统一意见完善阅读记录卡。
目标链接:
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借助注释2.联系上下文 3.……
二、生活中的种种智慧:
1.逻辑推理
2.以理服人
3. ……
三、群文阅读资料:
(一)道旁李树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翻译: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同游玩。
看见路边有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
那些小孩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去摘李子。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过来,尝一尝,的确是这样。
注释:(1)王戎:字浚(jùn)冲,西晋时人,竹林七贤之一。
⑵尝:曾经。
⑶诸:许多。
⑷游:游玩。
(5)折枝:压断枝条。
(6)竞:争着。
(7)走:跑。
⑻信然:的确这样。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注释:
⑴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
⑵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⑶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⑷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⑸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⑹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⑺戏:玩耍。
⑻尊君在不(否)(fǒ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
表询问。
⑼非人哉:不是人啊。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⑽相委而去:丢下我离开了。
〔注意“”去”一定要翻译成离开的意思,不能翻译成走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⑾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⑿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⒀顾:回头看。
(三)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
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于船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太祖悦,即施行焉。
翻译:曹冲五六岁时,知识和判断能力意识所达到的程度,就可以比得上成人了。
当时孙权送来一头巨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这头象的重量,向他的下属询问这件事,可众大臣都不能想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没过船痕迹的地方刻上记号,称实物装上船,那么比较之下就能知道结果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立刻按照这个办法实施行动。
注释:(1)生:长到。
(2)智:智慧。
(3)意:意识。
(4)若:相比。
(5)尝:曾经。
(6)致:送(7)欲:想要(8)访:询问。
(9)群下:手下群臣。
(10)咸:都(11)理:办法,道理。
(12)置:安放。
(13)物:实物。
(14)校:通“较”,比较。
(15)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
(16)悦:高兴,开心。
(17)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四)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翻译: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
注释:⑴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⑵甚:很,非常。
⑶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⑷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人称“孔廷尉”。
⑸诣:拜访,拜见。
⑹乃:就,于是。
闻:听说。
⑺设:摆放,摆设。
⑻示:给……看。
(10)未:没有(11)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12)禽:鸟。
四、小组合作要求(时间8-10分钟)
1.在组长指定下,成员依次发言交流,全员参与。
2.针对组内的不同意见进行讨论整理。
3.得出最终结论,并完善阅读记录卡
阅读记录卡篇目体现主人公智慧的原句相应解释及所用方法简练概括主人公的智慧共同点道旁李树语言形式:文章内容:写作手法:陈太丘与友期行曹冲称象杨氏之子归结点一.疏通文言文文意的方法总结:二.生活中的智慧的方法总结:五、拓展训练(阅读时间5分钟)1.运用多种文言文学习方法,疏通文意口头翻译。
2.开动脑筋,运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