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基本原理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基本原理


(2)联锁控制层
联锁主机 一般由电源板、CPU板和各种通信板构成,且都采用冗余结构形式(双 机热备、三模冗余、二取二乘二)
主要功能:
① 与人机交互层(上位机、电务维修机)实时通信。 接收上位机操作命令;
向人机交互层反馈系统执行信息。
② 与采集/驱动层实时通信功能。 向驱动部件发送对应驱动命令;
从采集部件接收各信号设备状态信息。
③实时接收来自联锁主机的信息。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反映室外设备当前状态的I/O信息; 二是反映室内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故障信息; 三是反映联锁执行情况的中间信息。(锁闭情况、延时情况)。 ④ 实现进行站场动态显示和报警功能。 各个信号的显示和断丝情况、道岔的位置、轨道电路的占用情况、进 路状态的光带显示、各种表示灯的显示、采集/驱动板故障报警显示、 挤岔语音报警、人工解锁当前的延时时间显示,联锁条件不成立时的提 示信息显示。
X
D1
3G D2
D3
D8
D4
D6
S
进路控制过程
可分为进路的建立和解锁两个过程。
1.进路建立过程
操作 车 站 控 制 系 统 执 行 选路/岔 (确定进路的范围、列车进路还是调车进路) (确定进路能否选出?如能,确定道岔位置) (控制转辙机转换进路上道岔到规定的位置) (检查进路上道岔是否都转换到规定位置) (锁闭进路上道岔;封锁敌对进路) (使室外信号机点亮相应颜色的灯光)
控制命令 系统状态
控制执行
动作命令
设备状态
被控对象(室外信号设备)
车站联锁系统基本结构
车站联锁系统控制对象:站内地面设备(信号机、转辙机(转换道 岔)、轨道电路(确定列车位置))。
车站联锁系统控制过程:必须具备故障-安全原则(考虑到设备故障、
操作员误操作)。 车站联锁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 车站联锁系统必须具有高安全性。 车站联锁系统必须具有一定的实时性。
2.进路类型
接车进路(列车进站所经由的路径)进站信号机防护 发车进路(由车站发往区间所经由的进路)出站信号机防护 列车进路 通过进路(列车正线通过车站所经由的路径) 转场进路(列车由车站的某一车场开往另一车场时经由的路径) 牵出进路 调车进路 调车信号机防护
折返进路
由D1向I股道调车进路 上行I股道发车进路 I X D1 S1 II SII XII X1
进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 进路信号机 尽头信号机 差置信号机 并置信号机 单置信号机
2.道岔和转辙机
道岔:
作用:确定车列在站内运行路线。 类型:单动道岔、双动道岔、交叉渡线道岔。 位置:定位、反位。 正常工作状态: 道岔的定位和反位为道岔的正常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四开状态。 指两根尖轨同时不密贴于基本轨。 例如:道岔正在转换途中不密贴;道岔挤岔时。 转辙机:
道岔在定位 道岔在反位 四开状态
5.锁闭进路。(白光带) 6.开放信号。D11点亮白灯。
7.车列进入
2.进路解锁过程
指将已被锁闭的道岔和进路予以解锁。
进路解锁过程可分为两种情况: 列车或车列未驶入进路阶段。 列车或车列驶入进路阶段。 (1)列车或车列未驶入进路时:
①列车未进入接近区段时,可以采用取消进路方式使进路解锁。
3. 无法检测钢轨断轨。
4. 由于其它铁器如铁等在磁头上的动作可能造成错误计轴。
进路
1.进路概念
指列车或调车车列在站内运行时所经由的路径。 每条进路内包括很多信号设备(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等)。 每条进路始端都有一架进路始端信号机来防护该进路。 信号机点禁止灯光时,车列不能进入。 信号机点允许灯光时进路安全,车列可以进入进路。
车站联锁系统需具备信息交换和共享能力(与调度指挥系统、区间闭
塞系统等进行信息交互)。
车站联锁原理
车站联锁控制对象
车站联锁系统主要对车站列车运行路径进行控制,即对运行路径内 的信号机、转辙机、轨道电路进行控制。
1.信号机
功能:决定其外方列车或调车车列是否可以前行、列车或车列前行
的速度级别。
列车信号机(X, S) 分类:按信号机作业性质分 出站兼调车信号机 调车信号机(D)
21
SIII
(2)列车或车列驶入进路时:
正常解锁:进路中设备正常时,随着列车或车列的前行,进路将自动 解锁。正常解锁分为一次解锁和分段解锁两种: • 一次解锁:车列完整通过进路后,进路自动解锁。 • 分段解锁:车列每完整通过进路中一个轨道电路区段,该区段延时 3~4秒后自动解锁。 分段解锁简要过程: ①关闭信号。 对列车进路,列车压入进路即关闭信号; 对调车进路,车列完整进入进路时关闭信号。 ②车列完整通过区段。 ③延时3~4秒。 ④区段自动解锁。 对进路中每个区段
作用:道岔转换通过道岔转换器(转辙机)来进行。
类型:直流ZD6、交流S700K、液压ZYJ7等; 一组道岔由一台或多台转辙机来转换。
道岔转换过程: 指道岔由定位→反位或由反位→定位。 三个过程:解锁(空闲)转换锁闭。先解锁后转换再锁闭,是所 有道岔转换设备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 道岔锁闭后不能再转换,要转换需先解锁。 转换时间:道岔转换超过正常转换时间(对ZD6,一般以不超过13s 计),说明道岔出故障,应报警,以便维修。 占用状态 空闲状态
接近区段:一般指信号机外方的轨道电路区段。 ②列车已经进入接近区段,但未进入进路时,可以采用人工延时解 锁方式使进路解锁。
取消进路: 列车未进入进路外方接近区段时,可以采用取消进路方式使进路解锁。
例:D11→5G 5G
XD 13 7 取消进路过程: (1)人工办理取消进路手续。 (2)关闭进路始端信号。 (3)进路自动解锁。 D11 11 25
道岔在定位 道岔在反位 四开状态
计轴式轨道电路 计轴设备是利用轨道传感器、计数器来记 录和比较驶入和始出轨道区段的轴数,以
此确定轨道区段的占用或空闲。
优点:
1. 适用于道床状态差、道床泄漏电阻过低的轨道区段。
2. 可以检测钢轨生锈及轻车情况下的轨道区段占用/空闲。 3. 可以避免轨道电路由传输距离的限制而设置的多个轨道电路。 4. 不需要绝缘节。 缺点: 1. 如果作为站内多区段轨道电路的替代,投资较轨道电路大。 2. 电源部分必须可靠确保不因电源瞬间中断造成轴信息的丢失。
例:D11→5G进路解锁: 车完整进入11-13DG时,关闭信号。 11-13DG:车完整出清时,延时3~4s解锁。 21DG:车完整出清时,延时3~4s解锁。 信号关闭 13 7 D11 延迟3~4s后 11-13DG解锁 11 25 5G S5 IIIG SIII
XD
21
延迟3~4s后 21DG解锁
延时原因:防止尾车(或轻车)抖动出现假出清,导致提前错误解锁。
进路处理过程总结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
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1.概述
计算机联锁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综合采用通信、控制、容
错、故障-安全等技术来实现车站联锁逻辑控制功能的,具有较高可靠 性和故障-安全性要求的实时控制系统。 功能: (1)进路的控制。包括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的选排、锁闭和解锁。
执行失败原因提示等。
2.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优点:
与继电集中联锁相比,计算机联锁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2)增加和完善了联锁系统的功能。 联锁自身功能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增加。 能很方便地进行自身的管理。 对所有操作进行记录。 便于与其它系统联网,为其它系统提供信息。 (3)方便设计和站场的改建和扩建。 (4)省工省料,降低造价。 最重要的是,计算机联锁系统为铁路信号向网络化、信息化和智能 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车站计算机联锁基本原理
目录
车站联锁系统概述
车站联锁原理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
车站联锁系统概述
车站联锁系统是保证站内运输作业安全执行的控制系统。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车站内信号、道岔、轨道电路等基本信号设备必
需遵循一定的条件,按照一定的程序来严格执行,我们称这些条件和
程序为联锁。 站内作业(控制命令)
由X1向D4调车进路
D4 D2 S
上行II股道发车进路
通过进路
上行II股道接车进路
如何将IIG上机车调到1G上?(为1G上货车安上机车)
折返 D1
1G
S1
X1
X
1
牵出
IIG
调车进路
XII 2
4
D2
S
SII
D4
先牵出,后折返
牵出进路:SII →D1;折返进路:D1 →IG;
3.敌对进路
站场内相互冲突,不能被同时建立的进路称为敌对进路。 敌对进路有多种情况。如向同一股道接车的2条进路构成敌对进路。 由车站联锁系统保证所有相互敌对的进路不能被同时建立。
(2)信号的正常开放、关闭、人工重复开放以及防止自动重复开放。
(3)道岔的单独操纵、锁闭和解锁。
显示:
(1)站场基本
图形显示。 (2)现场信号 设备状态显示。 (3)车站值班 员按压按钮动 作的确认显示。 (4)联锁系统 的工作状态、 故障报警显示。
(5)时钟显示、必要的汉字提示,如操作错误提示、联锁状况提示、
道岔转换
选排一致检查 锁闭进路 开放信号
例:选排D11→5G的调车进路
↓ XD
7 ↓ 13 D11 11 21 25 SIII S5
5G
IIIG
1.操作。按压进路始端按钮D11A和终端按钮S5DA。
联 锁 系 统 自 动 完 成 2.选路。选出进路中信号点(D11、S5)和道岔位置 (9/11定位、13/15定位、21反位)。 3.道岔转换。21向反位转换。 4.进路选排一致检查。
联锁控制 转换 定位 四开 转换 反位 车压入 车离开
锁闭状态
3.轨道电路区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