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区位理论

商业区位理论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1 商业、贸易、市场
1)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 流通的经济活动。 商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商业是指所有以营利为目 的的事业;而狭义的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 业。 服务业概念在理论界尚有争议。 服务业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 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 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 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 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 业部门。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商圈间竞争的策略
3增加商品的比例,集聚人气 (1)选择品 (2)高级品
名表、高档服饰、高档纪念品等。 服装、鞋帽、饰品等——商业街的底色。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商圈间竞争的策略
4抢占先入优势,理性应对区位惯性 (1)节约地价成本
虽然付出等待成本,占据了先入优势。
1商业规模 2商品种类 3人口密度 4消费水平 5城市类型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1商业规模 成正相关 大卖场 、大型超市 ﹥ 小超市、 便利店 大型百货公司 ﹥小ecnu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2商品种类
3人口密度 成反比
商业区位理论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 商业的发展和演变
1 商业革命
1900年俄 秋林公司 哈尔滨 1918年 郭氏兄弟 上海永安公司
1)百货店的兴起——第一次商业革命 2)超市、大卖场、连锁店——第二次商业革命 3)大型购物中心兴起——第三次商业革命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 地价
中心区布局的商业(高地价城市商业)特点: (1)大量销售的行业 服装业、特色食品、特色地方 产品、餐饮娱乐业 (2)高额利润的行业 (3)专业店、专卖店、名店、老字号 中心区外围: 超市、大卖场 城市郊区: 批发市场、大型购物中心、折扣店
三 商圈
(一)商圈的结构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三)商圈间竞争策略 (四)商圈网络的划分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商圈的结构
1商圈的划分 (1)消费者的最大剩余效用决定
消费成本=商品价格+交通成本+时间机会成本
(2)商业的空间竞争决定 2 商圈的界限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消 费 亿 元
吃的消费 穿的消费 用的消费
1993——1999年上海徐家汇消费结构变化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二节商业区位理论
商业区位理论学派: 1 传统区位学派
1 购买习惯 2 消费者偏好 3 周边社会文化氛围 医院 疗养院 宗教圣地 烈士陵园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五) 空间经济结构
1 商业企业之间 关联与竞争 2 商业与其他行业之间 与餐饮娱乐业的结合 公园、运动场馆、影剧院、旅游景点、展览中心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六) 环境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4消费水平 高级品、奢侈品——日常用品 自行车、电视机、电风扇、空调 成反比 (1)商品性质的变化。 (2)社区商业的商品档次提高,种类增加。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城市棚户区、老城厢 多为日常消费品布局区 城市高层高级住宅区,流动人口集 中区 商业布局的理想地区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 人口
人口密度: 人均收入水平:
人均购买力
交通 、地价因素 人口密度、人均收入水平 特例: (1)远郊的别墅区、高级住宅区 (2)旧市区的密集棚户区 (3)外来打工人口集聚的城乡结合部 (4)注重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购买力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四) 文化
商业空间集聚概念: 商业设施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的状态。这种集 中应高于更广大范围该实体空间分布的平均状态。
1商业空间集聚的动因(消费行为驱动)
(1)选择消费的需要 (2)一次性购物、大量购物的需要 (3)随机购物和娱乐休闲的需要 (4)信赖消费需要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 商业空间集聚的质量评价
城市郊区,外来务工人员、及郊区 农民,交通不便、消费低,商圈范 围受到限制。
城市别墅区,高档低层住宅区 购买力不强,私家车,对交通费看 的不重,不是商业理想区。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5城市类型 城市规模——商圈的等级性、层次性 (1)规模大的城市
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
2 中心地理论学派
3 消费行为学派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第二节商业区位理论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商业区位特点 商业区位因子 商圈 商业空间集聚 商业空间关联 商业空间竞争 商业区位类型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 商业区位特点
1 单一的消费指向 2 空间关系的外部特征 3 地价是商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 商业区位选择的理性目标是消费者最大剩 余效用与商家最大利润之间的平衡
小区测度单位:日;社区:周;城市或区域:季、月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四)商业网络的划分
4商圈与生活圈的整合
生活圈包括购物圈,还包括其他生活的内容。 以居住地为中心的生活联系空
间 市场机制下形成的 但是尽量使生活圈与区域商圈科学有机的整合才 以商业设施为中心的消费者在 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是规划中的等级单位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 商业区位因子
(一)交通
(二)地价
(三)人口 (四)文化 (五)空间经济结构 (六)环境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 交通
1 宏观效应
所在地区的整体交通状况 通达程度、枢纽程度、道路密度
2 微观效应 所在地区的具体交通状况 道路性质(轨道交通、干路、支路、居民区内部道 路) 道路结构(放射道路的汇集、十字交叉口、双向通 行、单行道、道路尽头)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王府井商业街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2新商业时代主要特点
大量消费 个性消费 服务消费 娱乐消费 随机消费 精神消费
1)新商业时代产生的背景 2)新消费趋向 3)设施大型化、综合化,等级组织扁 平化 4)经营管理信息化、个性化 5)组织的集团化、网络化 6)空间布局郊区化、社区化、全球化
(一)商圈的结构
2 商圈的界限 赖力 零售业引力理论 重力模型:
两地的市场界线与两地的人口成 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商圈的结构
费德林汉姆 修改重力模型: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商圈的结构
3门槛商圈与理想商圈 门槛商圈:
保证商业运营最起码的人口规模所在的空间 范围。
1商业区(街)的规模大小
百货、超市、品牌店、专卖店等 2核心商业的多少与知名度 3商业街的结构
不饱和的情况下,越大越好 集购物、娱乐、餐饮、旅游为一体
经营形式多寡 经营种类和档次多少 商业设施的布局
理想商圈:
商业企业顾客的最大空间范围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商圈的结构
3门槛商圈与理想商圈 门槛商圈:
保证商业运营最起码的人口规模所在的空间 范围。
理想商圈:
商业企业顾客的最大空间范围。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一)商圈的结构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二)制约商圈规模的因素
商业街(区)向干路交通,交通枢纽附近转移。 例如:上海七宝商业中心 漕宝路—七莘路(干路)—两路交叉口
(3)郊区大卖场增加免费班车,扩大商圈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商圈间竞争的策略
2强化核心品牌店(旗舰店 )
商业街的知名度来源于品牌店的知名度 例如: 王府井——王府井百货大楼 南京路——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名店、老店支撑商业街
1 外部环境
远离环境污染区、风口、酷热、酷寒、强日照 注重与自然风光的结合:滨海、临江、靠近绿茵
2 内部环境 绿色购物环境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 商圈
商圈(商品服务范围): 某种商业形式的消费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商品的商圈 商店的商圈 商业街商圈 城市商圈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2)规模小的城市
市级商业中心—社区级商业中心合一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商圈间竞争的策略
1改善交通条件 2强化核心品牌店 3增加选择品的比例,集聚人气 4抢占先入优势,理性应对区位惯性
商业区位理论
经济地理学 ecnu
(三)商圈间竞争的策略
1改善交通条件 (1)商业街(区)布局在商业中心 (2)商业街内部结构的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