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开发区二中2020届高三5月文综训练试题(地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日本大城市一房难求,农村却到处是空置的“鬼屋”。
据统计,目前日本大约有1000万套废弃的房产。
近几年,日本一些村镇开始免费向民众发放房子。
当地政府部门不仅不限制住房人的国籍,还赠送修缮补贴,但要求住房人必须长期居住,同时对住房人的基本条件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据此完成1~2题。
1.随着“鬼屋”的日益增多,日本农村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农业机械化水平下降 B.聚落规模逐渐减小C.社会负担逐渐减轻 D.二、三产业发展迅速2.日本部分村镇对免费住房人的要求,最可能是A.精通农业生产技术 B.擅长修缮民居建筑C.具备本科以上学历 D.年龄在40岁以下筒车是一种古老的灌溉提水机械,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低处取水,流水自转导灌人高田,不用人力。
在贵州省遵义市毛石镇毛石河上,仍保留着规模庞大的水车群(当地人把筒车称作“水车”),因此被誉为“水车王国”,每年均会吸引大量游客。
据此回答3~ 5题。
3.据材料推测,有关筒车分布区的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岩溶发育B.气候干旱C.植被稀少D.交通不便4.现在用筒车提灌正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农田面积减少B.水利设施改善C.气候变化明显D.作物品种改良5.如今,筒车对当地的影响最明显的是A.破坏当地生态环境B.支撑平原农业基础C.促进水利设施发展D.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与果树传统栽培讲求“根深叶茂”不同、根域限制利用不透水的厚塑料膜将果树根系限制在一定的范国内,以提高果实品质。
我国甲、乙两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明显,在露天根域限制栽培某类果树时方式有所不同(图2),且甲地冬季还需在沟槽中加盖土层。
据此完成6~8题。
6.甲地山区果树种植采用根域限制栽培的主要目的是A.保水保土B.节约土地C.抵御冻害D.保湿淋盐7.与甲地相比,乙地A.夏季光照较长B.夏季降水较少C.冬季风力较强D.冬季气温较高8.据图推测,该果树的生长习性为A.喜温、耐涝、耐盐碱B.耐旱、忌湿、不耐寒C.喜湿、怕涝、不耐寒D.喜阳、怕寒、耐贫瘠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坡面与未冻土坡面受雨水侵蚀出现的产沙强度情况差异,某研究小组模拟相同降雨强度(1.2mm·Min-1)持续60分钟的降水对比实验,其产沙强度情况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9.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主要取决于A.土壤孔隙度B.土壤厚度C.地表起伏D.地表温度10.未冻土坡面前25分钟产沙强度增长微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降水强度小B.坡面径流小C.地下径流小D.雨水下渗小11.季节性冻土坡面10-20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A.坡面细沟出现B.坡面径流减小C.坡面植被破坏D.坡面沟谷稳定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题~第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经桑植津市等县市,由澧县小渡口注入西洞庭上之七里湖,下游形成了湖南省最大的平原——澧阳平原。
右图为2020年3月18某地理爱好者拍摄的澧水下游河中的鹅卵石图片。
材料二: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地处澧阳平原的澧县葡萄生产量大质优,有“南方吐鲁番”之称,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强时特别是葡萄进人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
材料三:城头山虽名山但没有山,海拔和周围平原没多大差异。
城头山古城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最有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
约在6500年前,人们开始在城头山掘壕沟,筑城墙。
专家们在城内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宽阔的城中大路、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以及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
据专家研究,制陶作坊中制造的陶鬶、陶觚和温锅的使用大多与市场相关,这里就是屈家岭文化时期常德地区最发达的商贸市场之所在。
(1)描述澧水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4分)(2)盛夏正值澧水流域的伏旱季节,光照强烈,为避免日灼病,推测当地果农采取的最可能的措施,并分析澧县成为“南方吐鲁番”的区位条件。
(8分)(3)澧县的葡萄生产目前面临一些问题,请对澧县葡萄可持续生产提出你的建议。
(4分)(4)推测城头山遗址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并根据聚落类型及演替规律,描述城头山城形成的过程。
(6分)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坦桑尼亚是非洲东部沿海的农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人口5000多万,2014年前,只有不到700万人能用上电,且主要依靠重油发电,对环境污染较大。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经济中心、第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约436万,电力短缺问题严重。
2014年10月,中国公司承建的坦桑尼亚最大的民生工程——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竣工。
该项目包含一条长508千米的陆上天然气管道和两条总长34千米的海底管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用工属地化,秉持“建设一个项目,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为当地百姓打井、修路。
该项目的建成极大提高了坦桑尼亚的发电能力,促使用电人数增至2000万。
下图为坦桑尼亚示意图。
(1)分析达累斯萨拉姆电力短缺的主要原因。
(6分)(2)评价当地自然环境对天然气管道项目施工的影响。
(6分)(3)分析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用工属地化的原因。
(6分)(4)指出该项目对坦桑尼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6分)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作为新兴的旅游方式,房车旅游离我们越来越近,很多人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车,来一场随时带着“家”说走就走的旅行。
房车看起来像是把家安了轮子,然后四处跑。
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地房车露营地的建设也在慢慢兴起。
试分析对房车露营地选址有何要求。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太阳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近年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伏发电迅速发展。
该地光伏项目大多建在植被稀少的戈壁荒滩上(如图),建成后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
但目前我国对废弃光伏组件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存在难度。
分析光伏电站建成后对电站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36. (1)澧水上游的岩石经风化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碎块;(1分)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经流水侵蚀及流水携带的泥沙石块的相互碰撞和磨蚀,碎块岩石变成圆润的鹅卵石(2分);在澧水下游因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慢而堆积;(1分)(2)措施:套袋(2分)区位(应答有利区位):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等等都可以着手,言之有理皆可。
但必须有理有据,如泛泛而谈的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深厚,没有讲清楚为什么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深厚的不能赋分。
(任答3点给6分)(3)建议:适当压缩生产规模,避免挤占过多耕地;研究并推广葡萄新品种;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市场;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范围;延长产业链,如将葡萄加工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籽饮料、葡萄籽油等等;其它言之有理皆可(每点1分,任答4点给4分)(4)自然原因:泥沙掩埋(2分)过程:澧阳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一定要具体,讲2到3个优势条件即可),适宜农业发展,人们定居于此,形成乡村聚落(2分);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部分多余劳动力可以进行手工生产(陶器等)并进行交换,形成了市。
人们掘壕沟,筑城墙,进一步形成了城市聚落(2分)。
37.(1)常规能源缺乏(或能源短缺);人口众多,工业集中,电力需求量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能源利用率低。
(6分)(2)有利影响:沿海地势较为平坦,便于陆上管道施工。
不利影响:地处低纬,气候炎热,施工条件差;海上风浪大,海底管道施工难度大。
(6分)(3)中坦距离远,劳务输出不便,且成本较高;坦桑尼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用工属地化有利于加强两国人员沟通,减少文化障碍,更好地服务于该项目。
(6分)(4)促进姆特瓦拉附近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缓解该国电力短缺;改善当地人们生活条件;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6分)43.环境优美,满足观赏美景的旅游目的(2分);靠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便于出入(2分);有一定的用地面积、平坦的地形(2分);基础设施完善,上下水、供电等配套设施完善(2分);距离市场、农家乐、加油站等距离近,购物方便,方便“家”的生活,还可以减少投资等(2分)。
(每点2分,共10分)44.有利影响:削减风力,减少风沙危害;(2分)集雨遮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植物生长;(2分)提供清洁能源,减少薪柴砍伐导致的植被破坏。
(2分)不利影响:破坏生物栖息环境,阻挡动物迁徙道路;(2分)光伏组件的回收和无害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