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物理勘探-电磁法

地球物理勘探-电磁法


趋肤深度亦可写为:
503
m f Hz
m
电磁波的趋肤深度随电阻率的增加和频率的降低 而增大。所以,为了进行深部地质调查应采用较低的 工作频率。
平面电磁波传播中的波阻抗Z:
i Z i i Z e
i

4

1

Z ;
2

1

Z
2
介电常数ε:真空中8.8510-12F/m
E
均匀交变电磁场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
麦克斯韦方程组:
D H j t B E t B 0 D q
j E B H D E
k q i i
2 2
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即在 或 出现不连续 处,满足边界条件:
E1t E2t D1n E2n
H1t H 2t B1n B2n
脚标 t 表示切向分量,n 表示法分量。
谐变场的激发: 借肋于交流电的发射装置,如振荡器、
发电机等,在地中及空气中建立谐变场。激发方式一 般为接地式的和感应式。 接地式:与直流电法一样利用A、B供电电极将交流电源 直接接到大地,激发出交变电磁场。 感应式:在地表敷设通有交变电流的不接地回线或者多匝 的小型发射线圈——磁偶极子,激发出交变电 磁场。
常用的波场。其中场强、电流密度以及其它量 均按余弦或正弦规律变化。
i t H H 0e
i t E E0e
谐变场的传播:其微分方程——亥姆霍兹齐次方程
2 2 H k H 2 2 Ek E
式中k称为波数(或传播系数)。
在导电介质中忽略位移电流时:
在均匀介质中电场在相位上落后于磁场π/4。这是通
过测量相互正交的电场和磁场分量确定介质电阻率的计算
公式。如果介质为非均匀的,则计算的电阻率为视电阻率
。如果介质电阻率为已知,则可确定介质的磁导率。
c、瞬变场的传播: 瞬变场的结构特点:瞬变场是指那些在阶跃电流
源作用下,地中产生的过渡 过程感应电磁场。因为这一 过渡过程的场具有瞬时变化
it
1 Q e R1 2 k1h1 1 Q e
2 1 Q 2 1
对于水平多层介质的瞬变电磁测深计算公式,多采用
余弦变换或逆拉氏变换方法求解。
三层瞬变电磁测深曲线
(a)H型断面测深曲线;(b)K型断面测深曲线;(c)A型断面测深曲线;(d)Q型断面测深曲线
瞬变电磁测深法的特点
法已成为国内外应用较广的一种测深方法。
频率测深视电阻率:
s为接收线框面积,n为匝数。
U K I Hz H z U K I 3 r K Ex AB MN 4 2 r Hz K 3 ABns
Ex Ex
A型断面频率测深曲线
K型断面频率测深曲线
H型断面频率测深曲线
第六节地磁感应类电法:电磁剖面法、电磁测深 法 1、电磁法理论基础
E 交变电磁场中岩矿石电磁学性质: j j jD t 传导电流:与电阻率ρ有关。 B H 位移电流:与介电常数ε有关。 D E 磁导率μ: 真空中4π10-7H/m
在频率域中电场强度按指数规律衰减。
均匀大地表面上阶跃偶极子场源的电磁场
(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基础)
远区(早期)的瞬变电场规律:波区范围内电场强度与介
质电阻率成正比
2 PM 1 E t 0 4 2 r
E t PM r 40
3 1
近区(晚期)的瞬变电场规律:
(
0
t
)
5 2
3、 电磁剖面法 电磁剖面法:主要应用于矿床普查、地质填图、工程地
上式为复数式,且沿z轴的正方向按指数规律衰减.
Ex分量振幅和相位分别为:
E x C x e e
bz
i ( t a z ) 2

E x C x e
bz
(t ) t az
b为振幅衰减系数,a为相位系数。

2
电场沿Z轴方向前进1/b距离时,振幅衰减为1/e倍。 习惯上将距离δ=1/b称为电磁波的趋肤深度。
瞬变电磁测深法
即时间域瞬变电磁测深法,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
电法勘探的分支方法 。
应用方法:在阶跃脉冲作用下,良导地层中产生的瞬变涡
流电磁场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在沉积岩地层
内寻找和确定良导地层空间状态时可给出较
好的结果。因此,瞬变测深法主要用于用于
解决油天然气、煤系以及地热勘探等地质问 题。
瞬变场的参数:瞬变电磁场状态的基本参数是时间。
(1)由于TEM是在无一次场背景情况下观测二次场,即观测的是纯异常,自动消除了FEM 中的主要噪声源——装置耦合噪声,从而提高了探测精度。 (2) 装置形式灵活多样,可随不同工程任务的要求和施工场地的条件来选择合适的装置。 具有施工方便、测地工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及地质效果好等优点。使用同点装置工作, 与欲探测的地质对象能达到最佳的耦合,取得的异常幅度强、形态简单、分层能力强, 从而具有较高的探测能力,并且受到旁测地质体的影响也是最小的。 (3)对于受到导电围岩及导电覆盖层等地质噪声干扰的“矿异常”的区分能力优于FEM。 在高阻围岩条件下,不存在地形起伏引起的假异常;低阻围岩起伏地形引起的异常也 比较容易识别。 (4)在TEM测量中,对于线框铺设的点位、方位及形状等的要求相对于FEM可以放宽,测 地工作简单,工效高。 (5)由于采用不接地回线,不存在接地电阻问题,在基岩出露区、冻土带、沙漠、水泥路 面、河湖海水面上均可进行测量。具有施工方便、工作效率高及地质效果好等优点。 (6)在剖面测量中,由于采集不同时间段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可以得到同一点的测深资 料,从而在剖面测量中完成了相应区域的测深测量,提供的地电信息丰富,便于资料 的解释; (7) 可通过选择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观测,有效地压制地质噪声,可获得不同勘探深度。 可用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增强二次场,从而增加勘探深度。有穿透低阻覆盖能力,探 测深度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勘探范围浅可至几米、深可达几千米;随着采集仪 器、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的进步,勘探深度范围还能进一步的扩大。 (8)TEM的应用领域相对更加广泛。瞬变电磁法可以解决
bx e )
kz
E x i( a x e
bx e )
kz
E y i( a y e
kz
by e )
kz
对于任意层,阻抗为:
Ex Zn Hy
n
设第推函数Rn为:
kn Rn th( kn hn arth Rn 1 ) kn 1
则第一水平层阻抗Z1、电阻率1和地表阻抗Z10 关系可写为:
的特点,故取名为瞬变场。
瞬变场的激发:与谐变场情况一样,其激发方向也有
接地式和感应式两种。在阶跃电流 (通电或断电)的强大变化磁场作 用下,良导介质内产生涡旋的交变 电磁 场,其结构和频谱在时间与空 间上均连续地变化。
谐变场和瞬变场涡旋电流结构
瞬变场的参数:瞬变电磁场状态的基本参数是时间。
这一时间依赖于岩石的导电性和收 -发距。研究瞬变电磁场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可探测具有不同导电性 的地层分布纵向电导。也可以发现 地下赋存的较大的良导矿体。
甚低频法: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了潜艇通讯及导航目的,设立了
强功率的长波电台。其发射频率在15~25kHz范围内,甚低频
电台发射的电磁波,在远离电台地区可视为典型的平面波。这
种电磁波适合做电导率填图,还可用于探测大的断层、破碎带、 石墨化地层和矿化带,在有利条件下还可探测浸染和块状硫化 矿。 大地电磁剖面法:研究深度可达到结晶基底,可提供研究区域的
质、水文地质调查。可分为人工主动源 电磁剖面法和被动源方法两类:
a 、人工主动源电磁剖面法:
研究深度为几十米到一、二百米。
包括不接地回线法、电磁偶极剖面法、航空电磁法
等。 这些方法 既可在频率域中采用,也可在时间域中采用。
航空电磁法:在实际工作中,航空电磁法不局限于直找矿, 应用范围较广。
b、被动源电磁剖面法:主要有甚低频法和大地电磁法。
谐变场激发方式
均匀大地表面上谐变偶极子场源的电磁场: x、 y轴
位于水平面内,z轴向下,在电阻率为ρ的均匀大地表面上:
PE 3PE 2 kr Ex [3 cos 2 (1 kr)e ] E y sin cos 3 3 2 r 2 r PE Hx sin cos [8I1 K1 kr( I 0 K1 I1 K 0 )] 3 4 r PE kr 2 2 Hy [(1 4 sin ) I1 K1 sin ( I 0 K1 I1 K 0 )] 2 2 r 2 PE 1 2 2 kr Hz sin [( 3 3 kr k r ) e 3] 4 2 2 r k
Ez 0
式中I0、K0、I1、K1为贝塞尔函数,r为收-发距,k为传播系数,
PE为电偶极距,为r方向与x轴的夹角。
b、平面电磁波的传播: 平面电磁波的结构特点:在无限均匀介质中, 同一相位面为平面的电磁波称为平面电磁波。若 在这一平面上场振幅为常数,则称为均匀平面电
磁波,否则为非均匀平面电磁波。
i0 Z1 R1 k1
1
1
0
Z
0 2 1
由上式,得出大地电磁法所测得的视电阻率的模或振 幅具有以下形式:T 1来自0Z12
按这种方法确定的视电阻率称为卡尼亚视电阻率。 大 地 电 磁 测 深 两 层 曲
大 地 电 磁 测 深 三 层 曲 线
频率电磁测深法:采用电或磁偶极场源,用改变频率的方 法来控制探测深度,而不用增加供电电极距 AB 。对 地层的分辩力强;勘探深度较大等。近年来,频率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