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

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

污水处理行业现状分析目录一、2015年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3)二、我国水污染现状 (5)三、我国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处理情况 (7)(一)污水排放现状 (7)(二)污水处理情况 (8)四、近期出台的有关污水治理相关法律和政策 (9)五、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建设与运营模式 (9)(一)污水处理行业建设模式选择 (9)1.BOT模式 (9)2. BT模式 (11)3.捆绑模式 (12)(二)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模式选择 (12)1.TOT模式 (12)2. 托管模式 (12)(三)一种新型融资模式—PPP模式 (13)六、2015年7月28国家发改委发布PPP典型案例 (14)(一)项目概况 (14)(二)项目PPP结构图 (14)(三)特许经营协议主要容 (15)(四)借鉴价值 (15)七、污水处理行业风险分析 (16)(一)政策风险 (16)(二)技术风险 (17)(三)价格风险 (17)(四)竞争风险 (17)(五)行业其他风险 (18)“污水处理行业”是指行业通过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手段,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目的是使污染的水体能够达到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

根据2011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污水处理行业代码为4620。

一、2015年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表1 国生产总值累计值指标(亿元)2015第二季度2015第一季度2014第四季度2014第三季度2014第二季度2014第一季度国生产总值296868.00 140667.20 636462.71 435021.91 278740.39 132920.18 第一产业增加值20255.00 7770.00 58331.60 36816.00 19143.00 7491.00 第二产业增加值129648.00 60291.90 271392.36 191083.36 127657.77 59172.80 第三产业增加值146965.00 72605.30 306738.75 207122.55 132239.61 66256.3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国生产总值累计值变化情况表2 国生产总值同比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国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这是受去产能、去泡沫、清理债务等因素的影响,但值得可喜的是,第三产业占比超过第二产业,经济仍呈现服务化态势。

2015年是新常态统领中国经济的关键年份,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换挡期,出现经济滑坡是意料之中,中国应有充足的准备应付,如指标(%) 2015第二季度2015第一季度 2014第四季度 2014第三季度 2014第二季度 2014第一季度 国生产总值同期增长7.007.007.357.377.427.37第一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 3.50 3.20 4.06 4.09 3.78 3.3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 6.10 6.40 7.26 7.39 7.42 7.3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8.40 7.90 8.08 7.94 7.94 7.83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包括继续降低利率,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具体措施包括调整存贷比、降低存款准备金等;财政赤字扩大,清理沉淀资金;增加基础设施项目;调整房地产相关政策,降低首付比、相关税费等。

由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前景研究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中对污水处理行业分析,2014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资产达到1219.51亿元,较2013年同期同比增长11.9%,实现销售收入159.61亿元,同比增长9.6%,行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5.37亿元,同比增长3.0%。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呈现向上的增长趋势,行业资产逐年攀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10-2014年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资产总计二、我国水污染现状环保部2015年6月4日公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开展了水质监测,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图4为2014年河流湖泊水质类别比例。

图4 2014年河流湖泊水质类别比例对32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取水总量为332.55亿吨,达标水量为319.89亿吨,占96.2%。

在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水质优良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0.8%,良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25.9%,较好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8%,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

图5为地下水水质类别比例。

图5 地下水水质类别比例春季、夏季和秋季,全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280平方千米、41140平方千米和5736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湾、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全国近岸海域301个国控监测点中,一、二、三、四及劣四类海水分别占28.6%、38.2%、7.0%、7.6%、18.6%,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三、我国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和处理情况(一)污水排放现状我国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农业污水。

根据国家统计资料,近几年全国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图6给出的是2013年各地区废水的排放情况。

表3 全国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年份排放量排放源合计工业源农业源城镇生活源集中式2011 废水(亿吨)659.2 230.9 —427.9 0.4 COD(万吨)2499.9 354.8 1186.1 938.8 20.1氨氮(万吨)260.4 28.1 82.7 147.7 2.0 2012 废水(亿吨)684.8 221.6 —462.7 0.5 COD(万吨)2423.7 338.5 1153.8 912.8 18.7氨氮(万吨)253.6 26.4 80.6 144.6 1.9 2013 废水(亿吨)695.4 209. 485.1 0.5 COD(万吨)2352.7 319.5 1125.8 889.8 17.7氨氮(万吨)245.7 24.6 77.9 141.4 1.8变化率(%)废水 1.5 -5.3 — 4.8 —COD -2.9 -5.6 -2.4 -2.5 —氨氮-3.1 -6.8 -3.3 -2.2 —图6 各地区废水排放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2013年废水排放量大于30亿吨的省份共8个,依次为、、、、、、、,8个省份废水排放总量为370.9亿吨,占全国废水排放量得57.6%。

工业废水排放量前3位的是,和,分别站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得10.5%,8.6%和8.1%。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前3位依次是、、,分别占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的14.3%,7.7%和6.5%。

(二)污水处理情况根据住建部资料,2014年地有3,717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每日1.57亿立方米,较2013年新增约每日800万立方米。

尽管如此,与污水排放总量相比,我国在治理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缺口。

图7为近几年我国污水处理产能,“十二五”目标是截至到2015年污水处理量每日达2.08亿立方米。

若要达成目标,2015年污水处理量需大幅提高32%,目前大大落后。

因此,2015年下半年,我国水处理任务非常艰巨,同时带来的污水处理行业市场将非常可观。

图7 中国污水处理产能文件名称发布时间主要容(目标)《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水十条”《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财税【2015】78号) 2015年6月对垃圾、污泥、污水处理劳务征收增值税,其享受退税优惠70%,再生水退税50%,如果因违反税收或环保法而罚单超过一万元的,三年不得享受退税优惠。

“水十条”在未来五年将会给污水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潜在投资额,据环保部测算,2020年中国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计划将达到2.74亿立方米/日,带动的投资规模为3,500亿元,加上污水收集管线等相关配套设施,污水处理网至少需要5,000亿元投资。

2015年是规划年,“十三五”规划具有“承上起下”的重要作用。

2015年7月,在举行的“2015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环保部相关发言人表示,针对水污染治理,环保“十三五”规划将新增在河湖、近岸海域等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对总氮、总磷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

“十三五”在环境投资方面,水污染防治预计达4.6万亿。

五、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建设与运营模式(一)污水处理行业建设模式选择1.BOT模式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

BOT模式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是目前污水处理项目最常用的建设运营模式。

其运作模式如下:图8 城市污水BOT项目运作模式BOT模式具有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的特色。

一方面,BOT 能够保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BOT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这就是和私人机构达成的有关BOT的协议。

项目的实施过程包括:立项→招标→投标→谈判→履约。

一个典型的BOT项目参与人有政府、BOT项目公司、投资人、银行或财团以及承担设计、建设和经营的有关公司。

各自的职能见下表:表5 项目各参与方的主要职能参与方职能政府BOT项目的控制主体,决定着是否设立此项目,是否采用BOT模式,并对项目建设必要环节进行监督,项目特许到期时,无偿收回BOT项目公司BOT项目的执行主体,它处于中心位置,全面负责筹资、分包、建设、验收、经营管理等投资人BOT项目的风险承担主体银行或财团通常是BOT项目的主要出资人,由于BOT项目的负债率一般高达70-90%,所以贷款往往是BOT项目的最大资金来源BOT模式作为目前污水处理行业最常用的建设运营模式,其优缺点见表6。

可以看出BOT模式仍存在改进的空间,就风险的规避和分担这个意义上讲,推广BOT的途径,不是依靠政府的承诺,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法制建设。

表6 BOT模式的优缺点优点 1.项目由国、外私营企业或公司投资,减少了政府的直接财政负担;2.将项目公司的收益和履约责任相联系,减少了项目经费超支的风险;3.有利于在不影响政府所有权得前提下,分散基础设施投资风险;4.使项目所有者以低价格高服务使消费者受益;5.有利于引导外资向基础产业合理倾斜;缺点 1.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限于基础设施,病要有较稳定的投资回报;2.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3.风险大且复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