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

学习英语也需要大量阅读。

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黄源深,2005)。

这段话是英语教学专家对英语阅读重要性的认识,相信也是所有英语教学者的共识。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说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听、说基础之后,就需要不失时机地加强阅读教学。

因为英语学习需要不断地复现,需要大量的输入来强化。

简单机械的复现和输入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只有将所学的知识放到新的情景中,放到新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因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也需要大量的阅读输入。

一、小学英语阅读的目的是什么?阅读的目的是什么?阅读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给人们带来外语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二是给人们带来乐趣(reading for fun)阅读可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和语言经验。

那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阅读对于学习者来说,既是目的又是一种手段。

因为,作为人,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首先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作为小学英语的教学,又是希望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学英语,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字词句,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

所以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与英语阅读的目的有所不同。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综合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英语课标语言技能中的其中一项,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来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打下基础。

另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取信息,得到感知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英语能力的目的。

小学英语目标以听说为主,还有大量的口头表达,这也是冀教版教材编写的主题思想,这套教材就是让学生通过母语习得的方式来学习英语。

听说领先。

,但是学生到了高年级如只是听说,学习能力发展不快。

所以小学阶段应该发展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

虽说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小学侧重听说,中学更多是发展读写,但各种技能在小学都要培养,才能适应上中学后英语进一步的学习。

我们知道,小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小学生,英语需要大量的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由于我们中国小学生学外语这种自然的学习环境还不是特别理想,没有语境。

所以需要大量的接触英语,那么接触英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阅读,可能会有的教师会问,为什么要默读呢?大家想一想,默读和朗读哪个快?哪个得到的信息多?当然是默读了,要让学生形成能力,必须输入量要大,语言的学习要让他们先感知。

听说读写中要属读输入最大,而读中属默读输入量最大,朗读是不思考地读,如果真正理解只有默读,如果让学生大声读十遍,可能只是机械模仿,而不理解其意。

如果让学生默读,让他眼睛看,心理想着,这样输入量大,而且也能很快理解,速度也快。

所以小学阶段,即便是低年级阶段我们也应该安排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来阅读,来表演,这样能够通过学习故事,表演故事,能够有更多语言输入。

可以说不同的教材上针对不同的课型有不同要求的阅读。

有的是读后说,读后写,熟读后表演等,不同形式。

如pep教材中对阅读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如四年级下,read and write 通过生动活泼的情景呈现趣味对话,扩展语言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六年级是read and write A通过真实、活泼的情景复现A部分语言点并加以扩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五、六年级上下read and write B,在加大语言输入量的同时滚动出现新旧内容,提高B部分的语言点的复现率,力求通过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来巩固、拓展语言知识。

通过以上可以总结一下阅读的目的:1、阅读是四种技能之一,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阅读能力的培养。

2、阅读是扩大语言输入量的有效途径。

3、巩固学过的知识。

如词汇、语法、交际用语等。

4、有趣的阅读材料还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Reading for fun.(教材编写人员收入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都是一些有趣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有兴趣,还有课外的一些阅读材料)。

5、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

(如,粗读,精读、还是跳读,还是抓关键词读。

)二、在小学英语学习中什么时候开始进行阅读教学?在我们听课时发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低年级没有阅读,也就是说低年级不重视阅读,到了高年级才开始重视。

(所谓的低年级,如果是一年级开设英语,那么一、二、三年级是低年级,如果是三年级开设英语,那么三、四年级下是低年级),在小学阶段什么时候开始阅读教学?课标中有要求。

《课标》中的要求是什么?课程总体目标:语言技能目标:一级(三四年级)1、能看图识字;(针对比较小的学生和初学者)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五、六年级)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3、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4、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好习惯。

读懂:看懂(书面语言信息的传递、吸收和分析处理)从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技能的养成来看,学生只要学习英语,特别是见了文字(单词和字母),就应该有相应的阅读训练,只不过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要求有所侧重。

如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根据教材要求一年级一般不要求阅读,到二年级或二年级下才有相应的认读练习,如图文配对练习,但对于三年级级开设英语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听说读写都有了,这时应有阅读练习,这时的阅读练习只是阅读的初始阶段,可以让学生先听说,后拿眼睛看,这是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阅读意识以后他会养成这样一个习惯。

也就是说低年级阶段侧重是认读练习,到了高年级侧重的是语篇阅读,下面我们谈谈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就是认读,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认读能力的培养的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学习英语,将来要用在生活和工作中用英语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除了能听、能说以外,还需要能够阅读各样的材料,另外还需各样的材料,还需要写等。

认读能力是阅读的重要基础,或者说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学习一门语言需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学习,英语认读活动也是学习语言的过程。

什么是认读能力?从课程倡导的理念以及语言技能目标要求方面,培养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要求和途径是什么?认读“在英语中用recognition”这个词。

一般指单词的认读。

在《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中对recognition是这样解释的,所谓的recognition就是指辨认出某一个单词或者是一个词组是否曾经见过,并且能够指出它的基本的词意。

认读和记忆单词二者比较,认读就稍微简单一些。

记忆(recall),不但要求能够想到曾经学过的某个词,还要能够使用它。

而recognition只是要求能够辨认这个曾经学过的词。

所以,认读recognition是指对单词或词组的辨认。

《课标》一级目标要求指出,除了要玩游戏、会说等等,还有一条: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

二级目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故事。

所谓“听懂和读简单故事”的重要基础就是认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呢?就需要先分析一下认读的性质了。

上文我们提到认读就是recognition。

一般来说,认读分几个层次:第一个是最基本的认读就是小孩子们看见一个词能够说出来它的基本词意,第二是稍微高一点的层次,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认读,例如在一个句子里认读某个词的意思。

比如说book ,小孩子们一看,首先想到的是它的基本词意“书”。

可是在can I book a ticket ,please?中它作为动词,成了订票的意思。

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认读单词的意思,就是在某种语境中的认读。

第三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认读,就是通过词语等联想认读,称作word association.举一个例子,我们教airplane 这个字,在孩子学习airplane时,让他们联系airplane思考还能想起哪些其他学过的词。

孩子们可能就想,飞机会飞,fly。

这就叫做word association。

又比如,我们教baby这个词,小孩会想baby爱哭,那就是cry 。

这样,就把词语的认读激活了。

在学习策略的二级目标中,我们就要求学生能在词语和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另外在初中毕业要求的五级目标中也要求,能借助联想学习来记忆词语等,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能从简单的认读逐步发展到高一个层次的认读的能力,也就是尽可能不要脱离语境孤立地学习逐个的词,而是让他们通过语境进行认读,这样有助于他们能灵活掌握词语的用法并进而能够运用。

社会上有些人说,过去孩子学的是哑巴英语,现在的孩子学的是文盲英语,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社会对于外语教学的的一种误解。

有这种误解还是能够理解的,但我们不能说这是正确的。

比如,过去大家说的“哑巴”英语是指我们的学生能够读,能够写,而且主要是能够做一些笔头练习、词汇练习,可是张口说话的能力有限,听英语的能力也有限。

这就是有大家说的哑巴英语。

而现在,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都越来越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比过去有明显的提高。

但这不意味着没有重视学生的读写能力。

只是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要求,大家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更高的期望值。

特别是学生的家长,对小学生的认读能力非常重视。

比如说孩子回家以后,家长可能让孩子读点书或者给一些单词让他念一念,孩子可能马上读出来,因而家长就认为:“孩子们现在会听会说,但是不认识字了。

于是就认为这是文盲英语。

对待这种批评,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外语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阶段或不同的时候,可以侧重某些知识或者某些技能,在适当的时候再逐渐加强其他的知识和技能,这是正确的。

之所以说孩子们学的是文盲英语,主要是认为孩子们在认文字方面有些缺陷。

其实我们学母语都是从听和说开始的,识字能力也是逐渐提高的。

小学生学英语的过程也应遵循这样的规律。

所以让他们先能够听、能够说,是最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对读写能力的要求适当滞后一些是非常自然的。

孩子在一年级、二年级或者三年级还有很多字很多英语单词能听、也能说,但可能不认识,或者看到一篇短文或者对话的文字不能念出来,还不能说是文盲英语。

可能有些老师认为认读能力就是认读单词,认读课文的能力,还的的老师将认读理解为阅读,这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