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桁梁明桥面施工标准工艺
7.1.1工艺概述
钢桁梁桥明桥面是支承钢轨的桥枕直接放置在梁体上的桥面系,一般由钢轨、枕木、护轨等
几个部分组成。
本工艺适用于钢桁梁桥明桥面施工。
7.1.2作业内容
本工艺作业内容包括桥枕、护木、护轨安装,和轨道中心步行板安装。
7.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7.1.4工艺流程图
7.1.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
一、桥枕安装
桥枕应采用油质防腐枕木,规格、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轨枕铺设应符合设
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桥枕净距为 100-180mm(横梁处除外),专用线可放宽到 210mm。
2.桥枕不能铺设在横梁上,与横梁翼缘边应留出 15mm 及以上缝隙。
横梁两侧桥枕间净距在300mm 以上且桥枕顶面高出横梁顶面 50mm 以上时,应在横梁上垫短枕承托,短枕与护枕应联结牢固,与基本轨底应留出 5-10mm 空隙。
3.桥枕不容许压在钢梁联结系杆件、节点板或螺栓上,在行车情况下应留有 3mm 空隙。
4.每根桥枕应用两根经过防锈处理的 M22mm 标准型钩螺栓(应配有相应的铁、木或胶垫圈)与钢梁钩紧。
在自动闭塞区间,钩螺栓铁垫圈与钢轨扣件间应有不小于 15mm 的间隙,以防止轨道电路短路。
二、护木安装
护木铺设方式(Ⅰ式或Ⅱ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标准和铺设方法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护木的断面尺寸为150mm×150mm,材质为一级松(杉)木。
2.护木接头应采用半木搭接设在桥枕上,并用 M20-22mm 螺栓串联牢固。
护木与桥枕联结处应
将护木挖深 20-30mm 的槽口仅扣在桥枕上。
3.护木与桥枕的联结螺栓顶端不应超过基本轨顶面 20mm。
4.护木内侧与基本轨头部外部的距离,应符合明桥面布置图的规定。
护木应安装顺直,在钢
梁活动端处必须断开并留出空隙。
三、护轨安装
明桥面小桥的全桥范围内,钢梁端部前后各 2 米范围内,设有温度调节器的钢梁的温度跨度范围内以及在钢梁的横梁上均不得有钢轨接头,否则应将其焊接或冻接。
当机车车辆在桥头或桥上脱轨时,道心上如果没有障碍物阻挡,对上承钢梁而言,脱轨车辆将翻于桥下,对于下承钢梁而言车辆将会撞上主桁,造成车翻桥毁的严重后果,为此在正轨内侧头部间距220±10mm处铺设两股护轨,以满足脱轨车辆 140 毫米的车轮能顺利地在其间滚动。
护轨的顶面不得高于正轨的顶面,也不得低于正轨顶面 25 毫米,以免脱轨车轮有爬上护轨的可能,当护轨的
高度无法满足上述的要求时,护轨下容许加垫厚度小于 30 毫米的纵向长垫板。
每股护轨应在每隔
一根桥枕上和每根线路枕木上钉两个道钉,在使用厚度 20-30 毫米垫板时在每根桥枕上钉两个道钉,
以加强道钉对护轨的扣压力,防止脱轨车辆撞倒护轨,使护轨失去作用。
四、施工注意事项
1.明桥面铺设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钢桥明桥面技术条件》(TB/T2627)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桥上线路铺设中线与设计中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50mm,双线时两线间距偏差允许+10mm,但两
线间距不得小于 4.0m。
3.桥上线路纵断面应符合设计坡度和梁跨拱度要求。
调整钢轨上拱度时,桥枕挖槽深度及垫
板厚度,应根据实测纵梁拱度曲线与设计曲线计算确定。
桥枕挖槽深度应不大于 30mm。
挖槽宽度
比钢梁上翼缘宽度不应大于 4mm,与螺栓头或铆钉头接触处可挖纵槽。
桥枕的新加工面和栓钉孔眼
应按有关规定做好防腐处理。
4.伸缩调节器铺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伸缩调节器的尖轨尖端在单线桥上应与重车运行方
向相顺,在复线桥上应与行车方向相顺,轨距不得大于 1451mm 和小于 1433mm。
5.防爬角钢尺寸和安装数量、位置、方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防爬角钢的长肢与桥枕应用直
径20-22mm 螺栓串联牢固。
6.护轨铺设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应采用与基本轨同类型的钢轨。
(2)护轨顶面不应超出基本轨顶面,(特殊情况不得高出基本轨顶面 5mm),也不应低于 25mm。
护轨与基本轨头部间净距,当基本轨为 50kg/m 及以下时为200±10mm,60kg/m 及以上时为220±
10mm,安装钢轨伸缩调节器区段其净距可为(320-350)±10mm,护轨过渡段长度不小于10m。
(3)护轨下允许加垫厚度不大于 30mm 的垫板。
垫板厚度在 20mm 及以下时,每股护轨应在每隔一根桥枕上钉 2 个道钉;垫板厚度大于 20mm 不大于 30mm 或桥枕净距大于 150mm 时,每股护轨
应在每根桥枕上钉两个道钉。
当护轨下必须加垫总厚度小于 35mm 的垫板时,垫板总厚度大于 30mm 应
加设铁垫板(可以切边),并采用加长道钉。
(4)护轨应伸出桥台砟墙以外,直轨部分长度不应少于 5m,当直线上桥长大于 50m 及曲线上桥大于 30m 时直轨部分长度应不少于 10m,然后弯曲交会于线路中心;弯轨部分长度不少于5m,
轨端伸出台尾的长度不应少于 2m;因道口、道岔等影响,护轨伸出长度不足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特殊处理。
轨端顶部应切成不陡于 1:1 的斜面并联结密贴,梭头尖端悬空不得大于 5mm。
(5)护轨接头每侧安装 2 个螺栓,螺帽安装在线路中心一侧,在伸缩调节器处应采用一端带长圆孔的夹板。
(6)自动闭塞区间,护轨应安装绝缘装置。
7.1.6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铺轨机是钢桁梁明桥面施工的主要工具。
7.1.7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1.各种吊机不得任意超重起吊,并防止拉、斜吊。
2.各种吊机要经检修试吊后方可使用。
3.起吊杆件的吊具与杆件棱角的接触处一定要用胶皮垫好。
4.杆件装车时,杆件中心与车辆中心相重合,杆件侧向支稳,再松开吊钩,并注意杆件装车
方向与安装方向一致。
5.车辆运梁时,速度不得大于 5km/h,并在运梁车前后设有专职信号员。
6.油漆库房一定要设置齐备的防爆、灭火等安全设备,并杜绝一切火种存在。
7.打击冲钉时,对面不能站人,不能用手探孔,防止冲钉或铁楔块飞出伤人。
明桥面应设置防火水桶或砂箱。
冬季结冰地区防火水桶应换装砂子。
设有巡守的桥梁应配备有化学灭火器,压力水管、消火栓、水龙头带水枪等防火用具。
所有防火设备均应经常保持完好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