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定价机制及中国的改革

石油定价机制及中国的改革

成品油价格水平当时虽然基本接轨,但没有完成 “改革方案”要求 的1999年完全接轨,每月调整。为此,2000年6月起明确国内成品油 价格完全按照既定接轨办法调整。
•具体改革内容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国内汽、柴油与新加坡市场挂钩,每月调整一次。
•以新加坡市场汽、柴油离岸价为基础,计算进口到岸完 税成本作为国内汽、柴油出厂的接轨价格,
•供应铁路、交通等部门专项用油在国家规定供军队用油 出厂价基础上,上下浮动5%。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2、第二阶段:2000年成品油价格接轨的实施
• 1998年石油价格改革方案出台后,原油价格即与国际市场接轨 两个集团公司内部油田与炼厂之间购销的原油价格由集团公司自主
制定。购销双方协商的基本原则是,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厂的成本与 进口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为使炼厂优先接收国内原油,在正常情 况下,国内原油到厂成本应略低于进口原油到厂成本。
•2、两次价格调整间隔不少于10天。
•采价期和调整时 间
•国内成品油涨(降)价区间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1、当国际市场三种原油平均价格每桶低于50美元高于18美 元时,发改委正常调整;每桶低于18美元或高于50美元时, 每低1美元或高1美元,按成本利润率提高1个或降低1个百分 点调价。
•汽、柴油零售价格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价,由国家发改委制定 最高限价,石油、石化和社会加油站可在此以下自主确定具 体零售价格。
实行差价管理,在执行配送制的地区,批零差价每吨不得小 于300,未执行配送制地区,由省级价格管理部门在考虑运 杂费基础上,确定合理批零差价。
•作价办法
•一、国内成品油价现成本定价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根据布伦特等三种主要原油的现货平均价格加上炼油成本和 成本利润率确定国内成品油出厂价 。
•供军队和国家储备用汽、柴油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政府定价。
•供铁道、交通等部门专项用油出厂价格实行中央政府指导价 ,以供军队汽柴油出厂价为基础,每吨加400元,由供需双 方协商确定。
• 供军队用和国家储备用汽、柴油标准品出厂价格,以 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的平均进口 到岸完税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运杂费、加工费 、损耗以及适当利润和应交税金确定。
•1、当国际市场布伦特、迪拜、米纳斯三种原油连续22 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相应调整出厂价 格和零售基准价格。
石油定价机制及中国的 改革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二、中石油股份内部成品油价格管理 三、国际石油贸易的主要方式 四、国际石油贸易作价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1、我国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基本情况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 改革方案》,国务院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中国石油 化工集团公司。与此相配套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 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价格形式由国家定价变化为国家指导价。
•具体改革内容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与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权重:6∶3∶1)三地市 场挂钩,并考虑国内消费结构制定汽、柴油价格。
•从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变化超过5%改为超过8%时才 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设定国内成品油涨(降)价区间,在国际油价波动超 出这一范围时,对国内价格调整采取较缓和的方式。
•供铁道等部门专项价格在国家规定的供军队出厂价格基 础上,在上浮5%的幅度内双方协商确定。
•零售环节的中准价等额调整;两大集团在上下5%的幅 度内制定和公布具体零售价格。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第三阶段:2001年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补充完善 。
自2001年1月1日起,原油不再由国家计委制定发布,由 两大集团按照既定接轨新加坡市场相似油种自行确定,报国家 计委备案。 2001年10月17日国家计委进一步改革了成品油价格形成 机制(计电[2001]96号)。将汽柴油价格单纯接轨新加坡市场 变为接轨三地市场。2001年11月24日,航煤也作相应调整, 但仍单独接轨新加坡市场。
•两大石油集团在零售中准价基础上允许浮动的范围由 5%扩大为8%。
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的品种范围,放开灯用煤油、化 工轻油和燃料用重油的价格。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第四阶段:2006年3月成品油价格机制的调整
• 2006年3月底,国务院以国办发[2006]16号文件形式 出台了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改变了国内成品油价格形 成机制,由直接接轨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改革为以国际市 场原油价格为基础作价,实行间接接轨国际市场 。
•具体改革内容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汽柴油的零售价为政府指导价,国家公布中准价,两大 集团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制定零售价格。
•当上月新加坡市场汽、柴油交易价格累计变动超过5% 时,由国家计委调整汽油、柴油零售中准价格。
•国家按照新加坡市场相同油品进口完税成本,制定供应 军队和国家储备用油的出厂价格。
•一、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沿革及发展方向
1、我国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基本情况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案》,国务院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 司。与此相配套国内原油、成品油价格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 阶段,价格形式由国家定价变化为国家指导价。 第一阶段:1998年价格与国际市场的初步接轨。 1998年6月3日国家计委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计 电[98]52号)。规定原油、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家计委每月 对国内原油基准价与成品油零售中准价进行调整。 汽油、柴油零售中准价格制定的原则是:以国际市场汽油、柴油 进口完税成本(离岸价加海上运保费、关税、消费税、增值税、港口费 用等)为基础,加按合理流向计算的从炼厂经中转配送到各加油站的运 杂费,再加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的经营差率制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