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工经验交流材料
监控量测是总工程师催眠的良方(心中有数)
超前考虑是总工程师规避错误的重要手段
四、项目总工工作误区
1、总工既是技术岗位也是管理岗位,要全面参与项目管理。不明确自身 职责,总认为总工是一个技术岗位,只负责施工技术,为现场搞好技术服 务就行,对安全、进度、成本等方面不关心,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 思想,未充分履行自身义务和发挥应有权利,一旦出现问题追究责任时感 觉不合理,冤枉。 2、只知自己埋头做事,不关注其他技术人员的工作状况,不能发挥团队
项目总工的难处:
1、企业规模增大,总工岗位需求增大,而项目员工一般较为年轻,经验不足,无法 让人信服。 2、大部分技术人才性格内向,交流沟通能力不足,与项目经理、项目其他副职、项 目一般员工沟通较少,信息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传达。 3、技术对现场生产、安全、质量、成本等支撑力度不够,可能导致项目其他员工觉 得技术线条可要可不要。 4、疑难问题解决措施经验不足或措施不当,导致项目其他员工对技术线条缺失信心 。 5、对外(质监、规划、、墙改、节能、测绘等涉外部门)的沟通不畅。
竣工文件编制、竣工移交等; 5、项目信用体系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质量记录。重点 是施工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闭合性。自检与报检程 序,设计变更程序,安全、技术交底,质量问题整改, 检验批验收资料,施工日志记录的及时性及闭合性,材 料及设备进场检验记录及状态标识,配合比及计量精度
,质量控制相关内业资料,实体质量控制情况(钢筋间
项目总工经验交流材 料
内容整理自网络
目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录
前言 项目总工定义 项目总工的要求 项目总工的工作误区 项目总工工作内容 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实施阶段工作内容 收尾阶段工作内容 如何做好项目总工 结束语
一、前言
利的决策。对无法归避的风险,采取有力措施,使风险对
项目的影响降到最低。 8、建设技术团队,培养骨干人才。
六、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任何事情,准备工作是关键,施工准备阶段工作十分重要,需要高度重视准备工作,需 要动员项目一切力量,在最短时间内优质完成准备工作,为及早开工打好基础。 1、将对项目起主要作用的相关资料动态归档、科学使用,并组织主要管理人员认真学习 、理解: ⑴、合同文件:招标图纸、招标文件、补遗书、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建设单位下发各
15、参与并建议分包策划,确保便于管理,分包内容合理。参与并对各种协议进行细致审修
,确保其条款具有可操作性及严密性,确保条款责权全面界定清晰。 16、必要时组织技术人员及主要管理人员到类似在建项目观摩学习。 17、加强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检测机构等各方的密切联系,为项目的顺利施 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包括二次经营)。 18、对项目技术管理统一性的准备工作。 19、组织进行单价分劈,测算各种工序的利润空间,确保变更时向有利的方向努力,或必要
重要且紧急的:必须自己亲自督办 、跟踪进展情况; 重要且不紧急的或紧急且不重要的
:委托或授权给有一定能力、有责
任心的下属办理、跟踪落实。但要 明确如何与自己沟通,确保自己掌 握事情的进展及质量状况。
不重要且不紧急的:委托或授权给
能力一般的下属办理、跟踪落实。 但要将事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 及时给予支持或建议。
6、施工过程中对测量、试验方面的关注度不够,对测量的精度、试验强度
不能有效掌控,导致出现测量偏位、强度不足等情况,测量原始记录随测 随丢,没有复核没有签字,像草稿子一样。
7、不注重公司要求上报各项资料(包括施组、方案、计划)的及时性和质量,敷
衍了事,未进行认真审核把关,对公司文件执行的严肃性重视不够。 8、编制方案未与项目团队、劳务公司、作业班组充分讨论,导致现场与方案两张 皮。 9、缺少对项目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养,导致自己干活很累,工作开展不走,技术 管理水平低,不能形成合力。 10、对项目的重难点方案、关键的地方应很清楚,超前考虑,重视不够,善于通过 查资料、网络、邀请专家的方式解决现场问题,不能心浮气躁,沉下心。 11、报检通不过,就想办法把监理工程师搞定而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这样,把我 们的班组带入了误区,可能一而再的发生同样的事。
动输出与输入的交点,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传输能力。 有较强的责任心、较宽泛的知识面、敢于开拓进取、创新管理 和运用“四新”技术,在思想、业务能力、工作作风上是技术 人员的楷模。 涵盖项目管理决策、项目实施和结束全过程的主要管理岗位。
项目总工的重要性: 1、“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龙头”; 2、技术工作贯穿过程全过程; 3、再小的项目也不能脱离技术;
协作精神,不能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有的当甩手掌柜,具体事情从不过问
,被动工作;
3、对程序文件、公司手册的学习不彻底,总工应干哪些工作不知道。 4、科研工法参与度低,积极性差,应付了事,没有真正开展起来,时间到 了就临时编凑,成果水平不高,获奖成果少。 5、质量环境管理,没有真正形成质量环境管理保证体系,体系运转不正常 ,有的干活现场想咋干就咋干,质量没有底线,质量通病和大的隐患很多 ,麻木不仁,无法满足施工要求。项目的节能减排工作也没有真正开展起 来,停留在表面,有的只是概念。
6、测量复核、精度达标;各种砼抗压强度统计分析、适当优化。
7、二次经营按商务策划及相关程序进行。 二次经营:会干更要会算,要有大智慧、大胆略、高情商,善引势、巧借势、会造势。 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瞄准着力点、选好结合点,使项目二次经营有序开展。 8、各种施工音像资料的定期收集、整理、归档。
问题1:准备好了没有? 企业规模在逐渐扩大,总工人才需求加大,但进入总工岗位的同 志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是否就适合这个岗位? 问题2:岗位的疑惑 我行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怎样开展工作? 有哪些工作程序?
为什么不按我编制的方案进行?
问题3:是我们的方案保守吗?
方案不切合实际吗?
对方案的落实不切合实际吗?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安全、质量事故?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质量缺陷和质量通病? 是工艺不足用方案来补吗? 我们的执行力、现场落实的力度够吗?
7、编制项目策划(掌握各种边界条件,分析项目特点、重、难点及对策,明确项目区
段划分及总体施工顺序、各种资源需求、工期目标、临建规划、二次经营策划等)。 要求:深度策划、巧妙规划、细心计划、严格执行。 8、组织人员进行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别,列出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编制 安全管理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编写应急预案、重大环境因素管理方案;
技术创新、QC、工法编制
项目总工的作风
任何时候技术问题责任都在总工程师 实事求是是技术工作的出发点与落着点 工作作风决定工作效率(人格魅力与责任心)
自信来源于自身的技术水平与能力(知识面与统筹性)
项目总工的工作关键点
施工图纸的熟悉与掌握设计意图 整体把握项目的施工方案与风险点的控制及成本核算的牵头人,项目经理是负责人。
20、制作较好的投影PPT资料,为本项目以后各种汇报打好基础。确保汇报内容新颖、资料排 版合理、图文并茂。 达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标准、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考核”的管理境界。 21、项目总工在准备阶段事情特别繁多,经常对工作进行梳理,要善于利用“优先矩阵”:
项目总工的意识要求
超 前 意 识
经 营 意 识
原 则 意 识
创 新 意 识
大 局 意 识
项目总工的职责
技术标准、规范、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公司文件的贯彻于执行 项目施工方案的总体策划与施工的编制 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并据实及时修正
项目技术总结与编制归档管理
技术人员管理与培养
二、项目总工定义
项目总工是一个行政管理岗位,是项目经理的“军师”,是
项目部的“参谋长”,是项目工程技术、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是项目执行层的领头人。 对项目技术、生产、安全、质量、成本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 配合服务,对项目整体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项目总工位于“8”字的中间交点,处于信息交汇点,是项目活
种文件;
⑵、规范、标准、规程、验标、指南等; ⑶、建设单位及当地政府文件; ⑷、各种调查资料,与项目相关方的协议或书面往来资料。 ⑸、企业上级相关管理办法或制度或文件。 ⑹、竣工资料管理办法。
2、认真学习招标文件及合同文件,梳理出履约要求、预付款条款、变更条款、临建标
准要求等,提供给相关负责人员办理相关资料,确保相关工作针对性地开展。 3、原材料调查、取样、试验,及早做好开工需要的配合比。 4、认真疏理出各种边界条件,并进行认识、分析、评估; 5、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核对,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沟通(确保向有利于我方的 方向沟通),做好设计优化策划工作。 6、组织人员现场调查和测量,确定临建方案和平面布置及临建标准。
距、砼保护层厚度、防水板搭接宽度等),建筑物基础 验槽记录等。
6、沟通管理,主要涉及项目团队内部和外部的沟通交流
,是项目总工是否能够顺利履责的重要前提,也是相当重 要的。 7、应急管理,项目实施过程影响因素多,有内部的、外 部的,每个因素的边界条件动态变化,对项目实施都有不 同程度的影响;作为项目总工,必须尽最大努力掌握各种 边界条件,快速反应,权衡利弊,做出对项目、对企业有
五、项目总工工作内容
1、技术管理工作,涉及到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测量、监测及试验、科
研及推先管理;
2、履约管理工作,涉及开工程序、资源配置计划、调 度管理; 3、成本管理,主要涉及到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工艺的 可行性、消耗控制、合同商务条件等;
4、技术总结与提高,主要涉及到经验交流、技术总结、
七、实施阶段工作内容
1、明确并落实各工序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分析,至少每月明确进度滞后或超前的情况,并分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