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第一章第一节
大学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第一章第一节
解: 按题意,反应式为:
H2(g) + 1/2O2 (g) = H2O (l)
1mol H2和0.5mol O2, 完全反应生成1mol 液态H2O 时: QV =-282.1kJ. △n = [ 0 – (1 + 0.5) ] mol = -1.5mol QP = QV + △nRT = -282.1kJ + (-1.5mol)×8.314J· -1· -1×298.15K×10-3 mol K =-285.8kJ 所以, 当生成2mol 液态 H2O时的恒压反应热为: (-285.8kJ) ×2 = -571.6kJ 答:该温度下生成 2mol 液态 H2O时的恒压反应热为-571.6kJ.
则反应进度为:
n ( H 2 )
n( N 2 )
(N
2)
9mol 10 mol 1mol 1
(H
2)
17 mol 20 mol 1mol 3
n( NH 3 )
( NH
3)
2mol 0mol 1mol 2
结论: 对于同一反应方程式,用何种物质来表示反应进度 结果都是相同的。
-1
(2) CaCO3(方解石) = CaO(s) +CO2 (g) ,
二、 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组成、结构、 性能及其 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
三、 化学的分类(五大分支)
按照研究对象或研究目的不同,可划分为五大分支学科: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1)无机化学:研究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无机化学
反应与过程的化学。
1、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称为物质的聚集状态。( 通常有气、液、固三态)
2、相
系统中任何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组成均
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也可分为气、液、固三相)
说明:(1)气态物质,无论包含多少种气体,也总是形成一个相。
(因为气体可以无限均匀混合) (2)液态混合物可形成一相、两相和多相。
b.体积功W(膨胀功,expansile work)
在恒定外压下 W = - p外 • △V
C.热和功不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它们是途径函数。
六、反应进度(ξ)
1.定义: 反应进度是用来定量地描述和表征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 理量。符号:ξ ,单位:mol 2.化学反应的一般形式:
对于某一反应:
可写为:
2.焓和焓变
焓(enthalpy)
焓变
根据 △U = U2-U1 = QP - P (V2-V1) 则有 QP=(U2-U1 )+P (V2-V1 )=(U2+PV2)-(U1 +PV1) 令: H = U + P V 则 : QP = H2-H1 = △H 即:△H = QP
结论:恒压过程的热效应在数值上等于该系统在变化过程中的焓变。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热和功
五、热和功
1、热 ( heat , Q) 体系和环境间因存在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
2、功 ( work, W )
除热以外其它各种形式传递的能量,统称为功。 W =W(体积功) + W′(非体积功) 说明:a 热力学规定:
吸热为正(Q>0,放热为负(Q<0);
得功为正(W>0,做功为负(W<0)。
(3)恒容反应热与恒压反应热的关系
又 ∵ △U =QV
∴ QV = QP – △nRT
或 QP = QV + △nRT
△n 为反应后和反应前所有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的改变量.
[例1-1] 298.15K 时, 向刚性密闭反应器中充入1mol H2和 0.5mol O2, 完全反应生成1mol 液态H2O 时放出热量282.1kJ. 试计算该温度下生成 2mol 液态 H2O时的恒压反应热.
(如水-酒精,为一相; 水-油,为两相)
(3)固态物质,每一种物质为一个相;同一物质不管分成多少部分 都是同一个相。 (如铁、食盐等。) (4)相与相之间是有明确界面的,如果界面发生了变化,则系统的 一些性质也要发生变化(密度、组成等)。(如水—冰)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状态和状态函数
三、状态和状态函数
在恒温、只有体积功条件下,伴随化学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也叫反应热。
反应热分为两种: 恒容反应热(QV)和恒压反应热(QP)
(1)恒容反应热(QV)
是指化学反应在恒容 ( V1=V2) 条件下的反应热。 在恒容和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 ∵ V1 = V2, △V = 0, W =- P△V=0, Q =QV ∴ △U = Q + W = QV
2、只需了解反应的始、终态,不考虑反应过程。
1.1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
1.1.1 基本概念
一. 系统和环境
(1) 系统 (system): 人为划定的被研究对象称为系统(之前称为体系)。 (2) 环境(environment): 系统之外与系统又有直接联系的其它部分称为环境。 系统的分类 ------依据系统与环境有无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2
2
2
结论: 反应进度与方程式的写法有关,方程式写法不同,反应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热力学第一定律
1.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内能 U( internal energy ) 系统内部各种能量的总和称为热力学能,也叫内能. 内能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内能变△U=U2-U1 , 只与始态 和终态有关,而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四、本教材的内容
理论化学(上篇:讲授) 应用化学(下篇:自学) 实验化学( 实验课 )
五、学习方法
1、听: 听课;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解决问题。 2、做: 做好课堂笔记、作业和实验。 3、看: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理论进行解释。
六、考核办法
1、平时成绩: 上课情况、作业情况 2、实验成绩: 实验情况、实验报告 3、期终考核: 试卷 10% 20% 70%
热化学与能量转化—反应进度
同理: 反应式(2)的计算结果见下表:
反应式(2)
vR 开始时物质的量/ mol 至t 时物质的量/ mol △nR
1/2 N2(g) + 3/2 H2(g) = NH3(g)
-1/2 10 9 -1 -3/2 20 17 -3 1 0 2 2
ξ= △nR/vR
进度也不同。
⒈ 状态(state) 由一系列描述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所确定下来的系统 的存在形式,称为系统的状态。(如PV=nRT) ⒉ 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 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如 P、V、T、U、H 等) 特点: ①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 与变化的途径无关。 水(373K) 水(323K)终态 水(298K)始态 △T =T2-T1= 25K 水(273K)
说明: (1) 由于H = U + PV, 其中的U、P、V 都是状态函数, 所以焓也是系统的状态函数. 即△H只与始态和终态 有关,与途径无关. (2) 对于恒压反应: 当△H>0, 表示吸热反应; 当△H<0, 表示放热反应。
1.1.4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1、 Hess’Law(盖斯定律)
ξ=△nR/vR= [nR(ξ) - nR(0)]/vR
反应进度的微变定义为:
dξ= dnR/vR
说 明: (1) vR 符号: 反应物为负(-);生成物为正(+)。
(2) 化学反应进度(ξ)的单位:mol。 (3)反应进度表示的意义:若ξ=1, 表明发生了1mol反应。
例如: 合成氨反应的有关数据见下表。试比较下列 两个反应式中反应进度是否相同? 反应式 (1) N2 + 3H2 = 2NH3 vR -1 -3 2 开始时物质的量/mol 10 20 0 t 时刻物质的量/mol 9 17 2
(2)有机化学: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也有人
称之谓“碳的化学”。
(3)高分子化学:研究链状大分子的合成、大分子的链结构
和聚集态结构,以及大分子聚合物作为高分 子材料的成型及应用。 (4)分析化学:用来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
(5)物理化学:研究所有物质系统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
和方法的学科。 上述学科不断交叉、渗透、融合,界限越来越模糊,综合性越来越强。 《大学化学》就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无机、有机、分析、物 化等。)
ⅰ在恒压或恒容的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态和 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因为: Qv =△U ;Qp =△H ); ⅱ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 应总值是相同的。即 △H = △H1 + △H2+ …
[例题] 已知:在298.15k、100 kPa时,
(1) Ca (s) + C(石墨) + 3/2O2(g) = CaCO3(方解石), △rHmө = -1206.92kJ•mol △rHmө = 178.3kJ•mol-1 求: 反应(3) Ca (s) +C(石墨) + 3/2O2(g) = CaO(s) +CO2(g)
例如:对上式: vA = -a ; vB = -b ; vD = d ; vE = e
3.化学反应进度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任一反应: 0 =ΣvR R
设反应开始时,物质R的反应进度为ξ=0,物质的量为nR(0).
设在反应进行至t时,物质R的反应进度为ξ=ξ, 物质的量为nR(ξ).
物质R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nR = nR(ξ)- nR(0) 反应进度(ξ)定义为:
即: △U = QV
结论:恒容过程的热效应在数值上等于该系统在变化过程中的内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