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毛毛虫变蝴蝶》及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蝴蝶的形态、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进一步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过程,丰富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蝴蝶生长过程图。
活动过程: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蝴蝶。
(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引起
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蝴蝶的话题。
)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朋友,请你猜猜它是谁?”
(出示谜语:有个虫子真奇怪,变样起来真是快。
开始吃菜
是害虫,后来会飞真好看。
)
2、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蝴蝶是什么样的?它们有哪些相同的
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播放课件:蝴蝶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
都
有一对翅膀、触角和身体。
颜色和花纹等不同。
3、你们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呢?你们知道蝴蝶的宝宝是谁吗?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幼儿讨论)
4、介绍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①以问题形式引出故事。
师:“你知道蝴蝶是怎么变出来的吗?”
(让幼儿分小组讨论,大胆地猜测蝴蝶的生长过程)
②教师播放毛毛虫变蝴蝶的视频,帮助幼儿更加形象的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5、教师和幼儿理清毛毛虫转变蝴蝶的过程。
师:“蝴蝶究竟是由谁变出来的?”“毛毛虫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蝴蝶的呢?”
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蝴蝶的生长过程:虫卵--------幼虫(毛毛虫)--------蛹--------蝴蝶。
(出示蝴蝶生长过程图)(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播放,帮助幼儿正确地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
6、幼儿尝试画出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
反思:
《毛毛虫变蝴蝶》是大班下学期的活动主题:虫虫,虫虫飞
中的一节结合健康与科学领域相结合的一个教育活动。
我根据本班
的幼儿的发展水平有所改变,因为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发现幼儿
非常喜欢蝴蝶,但对于蝴蝶是怎么来的,却不知道,所以我根据
《纲要》精神,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针对幼儿的好奇心理设计了这
个教育活动,在这个教育活动的活动目标中,是主要体现在运用肢
体表现蝴蝶的生长过程以及熟练地根据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我
对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后,觉的应该增加幼儿对蝴蝶的变化的认识
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而且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所接触的知
识掌握的更好。
所以我在一开始设计了对蝴蝶的认识以及毛毛虫变
蝴蝶的过程演示,幼儿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很积极,为后来的肢体表
演打下基础,幼儿在接下来的肢体表演中兴趣很高,唯一不足的是,活动场地不够宽敞,使幼儿不能尽兴的表演。
活动在幼儿的兴奋状
态下结束,活动延伸设计的不是很切合实际。
如果在延伸中让幼儿
继续玩肢体表演游戏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还有就是在设计教学
课件的时候,制作的蝴蝶生长过程的课件不是很形象,效果就相对
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