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D 5:A 6:D 7:A 8:B 9:D 10:D 11:D 12:C 13:A 14:C 15:C 16:D 17:B 18:C 19:A 20:B 多选题
21:ABC 22:ABE 23:ABCE 24:DE 25:ABCDE
第四简答题
30,简述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
1.调节资源在各们之间合理的分配,引导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变化,
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把社会资源配置到效率较高的环节中去;
2.发挥竞争优势,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管理,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发展;
3.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已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
能力和开拓市场的活力。
31.影响利润高低的因素有哪些???P137
1.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例变化,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也越高,反之则相反
2. 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就某个部门来说,利润率越和有机构成按向反方向变动,该部门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月底,其利润率也就越高。
就同一部门内部的个企业来说,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企业利润率也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只能货的较低的利润率甚至亏本。
3. 不变资本的节约。
节约不变资本,可以使资本家的预付资本量减少,从而提高利润。
4.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越快,同量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越多,从而年利润率也就越高
32.为什么说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垄断???P146
答:生产集中之所以会形成垄断原因:
1.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
2.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必要
3.生产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竞争困难,从而导致垄断趋势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导致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势。
33.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主要是产业结构的优化。
2.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比如使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来推动经济发展。
这是从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变化来看对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影响。
3.对外开放程度。
一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与对外开放程度也密切相关。
通常来说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越高。
在高度开放的情况下,一国能够从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资,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有效地提高经济发展谁能够,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4,简述发达国家进行国际调节的主要形式???
1.国际经济组织协调
2.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
3.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
35.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P110-P11
答:(1)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是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创造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
但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工人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劳动力在一
定时间内的使用权就属于资本家。
资本家为使工人的劳动合乎自己的目的,就要对工人的劳动进行监督,迫使工人紧张地劳动,并节省生产资料的耗费。
二是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是资本家的各种生产要素相结合的过程.因而劳动成果也就归资本家所有。
(2)价值增殖过程
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工人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生产出的产品中,成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同时,工人所支出的活劳动创造出新价值,这个新价值也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如果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就不可能获得剩余价值.达不到实现价值增殖的目的,这样的生产过程对资本家毫无意义。
实际上,生产过程不会到此结束。
那么,资本家是怎样实现价值增殖过程,从而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呢?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购买工人一天的劳动力,支付的是一天劳动力的价值,于是作为买者的资本家就取得劳动力一天的使用权。
假定一天劳动力的价值工人只需要4小时就能生产出来,但这并不能限制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4小时以上,假定让工人再继续劳动4小时,这继续劳动的4小时就是工人为资本家所提供的无偿劳动,它为资本家创造出剩余价值。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的产生是由于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这就是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
所以,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从上述分析可见,在生产过程中,工人一天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在生产过程结束后,资本家按商品的价值将商品售出,收回的价值大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大于的部分即剩余价值,从而实现了资本增殖的使命。
从以上分析可见,随着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广大劳动者沦为雇佣工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的形式采取了资本与雇佣劳动相结合的特殊形式,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通过这种雇佣劳动制度,资本家利用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大量剩余价值,实现了资本价值的增殖。
36.论述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的客观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根据社会化大生产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额个社会在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要求。
1.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的客观要求。
2.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缺陷的需求。
市场并不是对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
用。
市场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3.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需求。
国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
对外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政府发挥作用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市场经济必须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