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门镇中心学校养成教育汇报材料
注重学生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花门镇中心学校养成教育汇报材料开展“养成教育年”活动以来,花门镇中心学校全面贯彻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紧紧围绕“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全面”这个中心,扎实有效地在全镇广大师生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重点抓好了制度建设、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家校联动、检查督促六个环节,促进了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形成,推动了花门教育的全面发展。
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养成教育工作责任。
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卓有成效地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我校特成立了以中心学校成员和各校长组成的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王协斌同志任组长,教学副校长刘江南同志任副组长,中心学校其他同志及各中学校长任组员。
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王协斌同志负责养成教育工作的督导和管理。
刘江南同志负责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各项制度的制定和落实,赵新平同志负责教师养成教育工作,彭普庆同志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匡斌同志、其来同志、永兵同志负责学生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
二、广泛宣传,创设开展养成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
为了从思想上认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让养成教育观念深入到师生的心灵,中心学校先后召开了行政人员培训大会、中小学校长会、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大力宣讲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了师德演讲
比赛、养成教育学生巡回演讲赛等活动,树立养成教育典范;各校也召开了师生动员会、养成教育主题班会;开展了养成教育手抄报、黑板报、读书征文等活动,引发师生对养成教育的深思,让养成教育这一个概念浸润到每个师生的心田。
三、健全制度,使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规范有序。
中心学校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上重视养成教育工作,同时建章立制,确保养成教育各项工作开展规范有序。
为此,我校牵头制定了《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养成教育实施细则》及《中小学养成教育工作考核办法》。
各中学片则以教育局及中心学校相关文件为指导,以《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纲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级量化评估方案》、《优秀班级、文明寝室评比细则》、《阳光体育活动方案》、《学生文明礼仪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分细则》、《学生行为公约》等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考核标准,为积极推进养成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家校合一,把养成教育活动引向纵深发展。
各校充分挖掘德育资源,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四所中学每期都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养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传达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计划和对各个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鼓励家长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样。
为了更好的让家长配合学校搞好养成教育,中心小学还向家长提出如下要求:①父母应配合学校共同承担起养成教育的责任,不能过分娇惯、溺爱孩子。
②要从小抓
起,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③在家庭教育中也要体现“严”和“爱”。
④家长要及时向学校反馈孩子在家的实际表现。
这样就形成一个教育的整体合力,共同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抓专项活动开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花门一中针对校园环境卫生,开展“一伸手,一弯腰,争做校园文明人的活动”;花门四中针对校园突发安全事故,进行了安全演练活动;花门二中为了教育学生告别陋习,不进营业性网吧,举行了“远离网吧健康成长签名”活动;中心小学每周一升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使广大学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使命感。
另外,各校通过举办“养成明星评比”、“文明礼仪形象标兵”“流动红旗评比”、“‘养成好习惯争做好学生’演讲比赛”、“学生假期家长反馈信”、“师生养成宣誓”、“学雷锋见行动”等活动,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六、抓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教师树立师德榜样。
教师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其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为此,中心学校教育工会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出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倡议,对教师行为规范提出了《六要》、《十不准》的明确要求,引领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花门一中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我用爱心铸师魂”活动;花门二中以“教学生九年,为学生着想五十年,影
响学生一辈子”重师德,铸师魂活动;花门三中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提倡用语30条,教师禁忌用语30条”做学生楷模德育活动;花门四中以“廉洁从教,专心育人”为主题,开展了专题教育活动。
教师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庄重大方的仪表、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从而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七、抓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为了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中心校把它纳入了单位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是每次学校工作检查的必检项目,让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拓宽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
各校根据实际,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校园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每一棵树都会育人。
校园走廊、墙壁上挂名人画象、名人名言,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楼梯间贴着“轻声慢步靠右行”的教育宣传标语,提醒学生按规则要求上下楼梯,相互礼让,保持楼梯通畅;餐厅内贴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标语,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不能随意浪费粮食……,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文明素养的提高。
八、抓检查督促,确保养成教育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中心学校加强对各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定期进行阶段性检查和通报,采取听、看、查、问等方式,督促各校把工作落到实处,务求取得实效。
各校也成立了日常管理检查小组,坚持一天一检查,一周一公布、一月一评比、每周有主题、每月有汇报,常抓不懈。
另外,在校园内主要位置设立监督岗,志愿者轮流值岗,对个别学生的乱扔、乱丢等不良行为进行监督,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经过一段时间
的实践,校园里井然有序、学生轻声漫步、教室操场干净整洁,效果非常明显。
九、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
各校两课两操和体育课的开设落到了实处,跑操坚持得好,寄宿生的晨跑落实到位,定期开展球类和田径赛,认真做好毕业生体测的培训工作,及时进行学生健康数据上报工作,花门四中最为突出。
中心学校上学期组织对全镇19所小学进行了地毯式广播操检查与评比,效果很好。
十、特色和效果
1、一、二、三中均实施家校联系卡,督促学生在家里养成良好
的学习生活习惯,效果突出,家长反响好。
2、学生每天一日记,写自己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进步和反思,
收到了实效。
3、中心小学开展的“养成教育日日训”活动已成体系,效果非
常明显,成为我镇小学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模式。
4、花门二中的学生待人文明有礼受到社会一致好评。
5、校园环境和卫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