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温度温标专题复习完整版

初二物理温度温标专题复习完整版

初二物理温度温标专题复习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温度、温标一、概念梳理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摄氏温标是一种确定温度的标准。

是由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1742年提出的,除此外还有华氏温标与开氏温标等,我们国家目前主要使用摄氏。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1、 (a )如摄氏温度用t 表示:t=25℃ (b )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c )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

单位:开尔文,符号:K 。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

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T=(t+273)K 。

0K 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

(3)华氏温标: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18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t 的换算关系:F=59t+32 5、温度计(1)常用温度计:构造: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玻璃泡、液面、刻度等几部分组成。

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

6、正确使用温度计(1)先观察它的测量范围、最小刻度、零刻度的位置。

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20℃-110℃,最小刻度为1℃。

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42℃,最小刻度为0.1℃。

(2)估计待测物的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3)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但不能接触容器底与容器侧面)。

(4)待液面稳定后,才能读数。

(读数时温度及不能离开待测物)。

(5)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相平。

(6)记录数值和单位温度计的工作液体不选用水。

因为水的热胀冷缩有反常现象,在同样受热与遇冷时,水的温度变化小。

注1、第一支温度计是伽利略发明的气体温度计,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当温度升高,液面下降,与常用温度计相反。

2、读数0以上的读正数,0以下的读负数7、体温计(1)、构造特点:(a)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小的弯管(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弯管,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b)体温计玻璃泡容积与细管的容积之比远比普通温度计大得多。

所以体温计的精准度高。

(2)、刻度范围:35℃-42℃。

(3)、最小刻度:0.1℃。

(4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8、分子动理论扩散: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之间进行。

大量实验事实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如氧分子、水分子等。

各种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有多大呢?(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作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几个埃(1=10-10m),氧分子大约为3埃,质量约为5.3×10-23克。

(2)宏观物体中分子数非常多。

例:如果把1克蔗糖(含1.8×1021个分子)放入洪泽湖中(正常蓄水31.3亿m3),均匀之后,取1cm3的湖水,其中仍有蔗糖分子56.5万多个,这糖水还甜吗?(3)分子之间有空隙.一根玻璃管中放一半水,再放一半加颜色的酒精,用手堵住管口,来回倒置几次,总体积的高度下降1厘米多。

分析: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在酒精与水混合的过程中,有些酒分子进入了水分子的空隙中,有些水分子也进入酒精分子的空隙中,这一实验证明了水分子、酒精分子之间有空隙.2、分子的运动图3问:若上面的实验不把玻璃管来回倒置,而是静放一段时间后,有色的酒精分子会运动到水中,——液体的扩散如图,在冷、热两杯水中放一滴蓝墨水,现象1:过一会儿水就变蓝了.——说明液体分子在运动。

现象2:在热水变式比冷水快——说明液体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水变色——液体扩散、气体的混合叫做气体扩散,固体之间也有扩散现象 大量的实验表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物体分子从浓度较大的地方向浓度较小的地方迁移的现象。

(扩散可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激烈。

3、分子间的作用: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1)分子间有引力.分子既然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着,为什么没有人看见固体分散成一个个分子呢?原来分子间有很大的引力,要想分开固体,必需克服分子间的引力才行.(2)分子间有斥力.若要压缩固体,减小分子间的空隙,是十分困难的,如压缩粉笔,比分开要困难得多.这是因为,若分子距离很近时,分子间斥力就显示出来,要使分子靠得更近,必须克服分子间的斥力才行.(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何时表现为引力,何时又表现为斥力呢? 说明:①平衡位置r=r 0;②分子间的距离r >r 0时,引力大于斥力,表现为引力; ③分子间的距离r <r 0时,引力小于斥力,表现为斥力.④当r >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认为没有作用力了.分子运动论 的内容 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 分子大小,肉眼看不见分子数目多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 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很难分开——表现引力很难压缩——表现斥力例: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阳光下看到灰尘飞舞。

B 、经过面包房子,闻到阵阵奶香。

C 、牛奶中放入砂糖,牛奶变甜。

D 、鸭蛋裹上混有食盐的泥巴,过一段时间变成咸蛋。

经典例题【例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是_,读作。

【例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的温度规定为100℃,把的温度规定为0℃。

【例3】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_离开被测液体(选填“能”或“不能”)。

最小刻度是_℃。

【例4】如图2所示是体温计,它的最小刻度为℃,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

【例5】下列估值中合理的是() A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B 、教室门框的宽度2米。

C 、普通成人体重120千克。

D 、人正常步行速度10米/秒。

【例6】如图3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罗布泊沙漠中某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则这天的最低气温为_,当天的温度差为__℃。

图1 图2【例7】一根刻度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中显示出的温度是4℃,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96℃。

若把它插在温水中所显示的温度是20℃,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是()(A)16℃(B)24℃(C)0℃(D)17.4℃温度温标自测训练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用表示,读作。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的温度规定为100℃,把温度规定为0℃。

3.如图1所示是在某地昼夜四个不同时刻测得的气温数值,气象学规定这四个确定时刻测得的气温平均值叫做日平均温度。

则这个地方的日平均温度为℃。

这里一昼夜温差是℃。

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_℃。

图1 图24.梅花绽放的时候,距离梅花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花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了。

5.如图3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6、如图4所示,分别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示,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作______________,且温度越高,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5所示,A是实验室常用的水银温度计,B是体温计。

请仔细观察这两种温图4度计,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