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_模板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_模板

1、(以〈高山流水〉的音乐伴奏)自由练读: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李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
2、(看图片),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哪位李白愿意上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生上台演读)
3、做诗人还应自然些,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生起立,师生配乐演读。)
4、小结:诗人李白写出了他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像一幅壮美的图画。让我们想象着这美景,再有滋有味地把它背下来。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_模板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染力。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师:对了,那你见过瀑布吗?谁能说说瀑布的样子。
生:我在长白山上看见过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师:是一块铺在桌子上的白布吗?
生:是垂挂着的白布。
师:对,这样说就准确了。水流从高山陡峭的地方倾泻下来,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
师:瀑布宏伟壮观,一泻千里,而庐山的瀑布更是秀美无比令人神往。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由“讲”到“放”,教给了学生研习生字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自主习字的能力得以提高。
2.生生互评,欣赏交流
学生把自己的习字作品放在组内传阅,相互交流。
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的同时,在写中再去创造美。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之一
帽山小学、帽山第二小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完成偏旁归类练习,掌握认字规律。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喜欢旅游吗,看这里,你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
2、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提示旨在指导学生将学习过程迁移,学会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课堂,从而设计预习内容、预习方式及预习效果。
8、课件出示图片,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
9、这银河从天上掉下来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大家想一想,李白在哪一首诗中也展开想象,用到“疑”字?
(课件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1、指名读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中所描述的景物。
(二)品读三、四两行诗
1、指名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提问: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
(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3、(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组内的交流扩大了生生交流的范围,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和平台。
5.课外积累
推荐:《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1.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可持续发展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学校:丰台区和义学校时间:2009年2月20日
一、教学背景分析


语文
所用教材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任课教师
杨志红班级
二年级二班
课题22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
本课教学目标(把握新课程三维目标)
4、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诗句。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评读,配乐诵读等读好第三行诗,读时要求语调稍扬,重点指导朗读“飞流直下”,要求读时语速快速而响亮,给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6、“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4米高,3千尺相当于250层教学楼的高度。在这里,“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很长。李白在许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
热爱祖国山河
《沙滩上的童话》教案设计
外国语小学张丽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十个生字。积累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凶狠”“补充”“编织”“反驳”“赞赏”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像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时的情景。
1.学生看图,展开想象说说图上发生了什么事?
2.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害怕吗?介绍自己独自在家的经历
五、读一读,表演故事。
1.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短文,说一说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冬冬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2.演一演。
3.说一说,.总结。
学习了这一单元,你觉得要怎么样做才算是勇敢的孩子?
学生自由发言。
《语文天地六》教学设计
师:那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让我们到诗句中去感悟吧。请大家小组四人互读古诗,结合注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出来。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出示幻灯: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品读一、二两行诗。
(2)认字方法大比拼——把自己的好方法介绍给同桌。
(3)指名读句子,检查认字情况。
凶狠的魔王建造了魔窟。我们垒城堡,筑城墙,驾驶飞机去轰炸,救出了公主。
(4)学生简答: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把生字置于语境中反复认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b师:我们曾学过几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打开书81页)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一读?
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2人)
1.学习课文,了解内容,在角色的转变中,实现文本对话,在交际中体会到调查研究要深入,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1、有语气地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读好不同的问句。
2、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两个道理:调查要深入;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貌取人。
5、引导学生有滋有味地背诵整首诗。(看图背,齐背,赛背)
6、瀑布以它神奇的美感动着诗人,诗人以它神奇的诗句感动着我们。此时此刻,谁能够用上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望庐山瀑布》来结束这节课。同学们可以跟着唱。
板书: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望到(香炉紫烟瀑布)雄伟
想到(三千尺,落九天)壮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11、这神话般的想象,正是李白诗词特有的风格,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景象,一起读读第四行诗。
朗读第四行诗时,要求语调平稳有力,带着神往的表情,“落九天”要读出给人以瀑布很高很长之感。
四、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课件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7、再读第三行诗,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名回答并口头组词、订正。
二、学生用“非常”、“经常”造句。
1.出示例句,读一读,比较“非常”和“经常”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在小组内说一说句子。
3.指名交流、订正。
三、组织展开讨论“在课堂上怎样做才算勇敢?
1.出示讨论题,小组间讨论。
2.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3.老师小结。
四、让学生看图,并练字说话。
理清脉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读了这篇童话后,哪里最让你感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理解、感悟,提升情感。
4.拓展延伸、回顾课文
(1)师:谁先来介绍一下自己游戏时做了什么,想到什么?(出示学生自由活动时的图片,并指名讲解)
(2)师:他们的游戏多么有趣,你是不是也想说一说?(组内交流)
二、了解诗人,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请你用最简单的话介绍一下李白,注意不要重复。
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资料,可以帮我们进一步了解李白,谁来读一读。
a出示课件,请一名生读。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他的诗他的诗想象新奇,语言清新明快,所以广为流传。
(1)找朋友。(为前三个字找到形近字朋友,并区分字形上的不同;为第四个字组词。)
狠()补()话()
再()()()
相关主题